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杜牧 〔唐代〕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譯文

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騎馬向長安進發。

關中的少年朋友們,你們多準備美酒吧,我們很快就會把春色帶進關內來。

創作背景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杜牧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就在這一年中了第五名進士,當時他才26歲。唐代科舉制度,及第的進士還要到吏部參加另一次考試——關試,錄取後才能得到官職,因此杜牧中進士後立即赴長安準備關試,這時他寫了這首七言絕句。

賞析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大和二年這次考進士在東都洛陽舉行,一共錄取了三十三人,所以首句說“東都放榜”,次句說“三十三人”。唐代考進士在正月,二月放榜,洛陽花還未開,所以“放榜未花開”。考中的人按慣例要騎馬遊行,以示榮耀,所以三十三人都“走馬回”。“走馬回”,就是孟郊《登科後》詩中所寫“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思,但孟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杜詩裏此時的洛陽卻連花還未開。洛陽花在唐詩中多指牡丹,二月的時候牡丹自然沒開,至於別的花,恐怕還不在詩人的眼中。“未花開”將情緒稍作壓抑,爲三、四句蓄勢。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秦地少年”指的就是題目中的“長安故人”。“關”和“春色”此處都有雙關意。“關”既指潼關,也指關試。潼關是從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路。進士及第後稱爲“新及第進士”,還要到長安吏部去應關試,通過後才能做官,雁塔題名、曲江宴等也都要在關試之後。杜牧要到長安去應關試,因此“關”便雙關潼關與關試。通過關試,登記人選,謂之春關。唐御史中丞韓儀有個朋友要考關試,他做了一首《知聞近過關試儀》詩:“短行納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今日便稱前進士,好留春色與明年。”所以“春色”既指大自然的春色,也指順利通過關試。“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意思是囑咐朋友們多準備酒,因爲他已經要經潼關到長安,馬上就能通過關試,帶來無盡春色了。這是志在必得,讓朋友們提前準備爲他慶祝的意思。

東都“未花開”,詩人卻自信已帶將春色入關來,一派意氣風發的瀟灑豪情,可見詩人的自我期許之高。杜牧家學淵源,“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又自幼勤學,抱負遠大,眼界奇高,“於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無不精通於心。明胡震亨在《唐音癸籤》卷二十五中評論:“杜牧之門第既高,神穎復雋,感慨時事,條劃率中機宜,居然具宰相作略。....牧之後,詩人擅經國譽望者概少,唐人材益寥落不振矣。”清全祖望稱他爲“唐長慶以後第一人”,才略不在賈誼之下。可見杜牧的自信不是狂妄,而是有自身實力做保障的。

杜牧到長安之後恰好趕上制舉。唐朝科舉分常科和制舉。常科每年舉行,包括明經、進士等數十種科目,制舉是用以選拔非常之才的特殊考試,不是每年都有,而是臨時設置,由皇帝親自主持。杜牧在大和二年三月考中了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在同一年中接連進士及第、制策登科,這是很難得的。杜牧在《贈終南蘭若僧》一詩中寫:“兩枝仙桂一時芳。”指的就是這件事。孟榮《本事詩》中說他:“弱冠成名...制策登科,名振京邑。”結合杜牧的出色成績,他在此詩中所表現出的高昂志氣,就更好理解了。劉熙載在《藝概》卷二中說杜牧的詩“雄姿英發”“無窠白”,杜牧不僅是詩文雄姿英發,不落窠白,人亦如詩,英姿俊爽,俊邁不羈,千載之下,猶令人想往其風采。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