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 〔唐代〕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村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譯文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爲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像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采薇。

你應試落第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說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着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餘輝映得孤村豔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爲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此詩圍繞送友還鄉,層層深入,娓娓道來。詩人對綦毋潛參加科舉考試落第一事反覆地進行慰勉,鼓勵友人不要灰心懊喪,落第只是暫時的失意,要相信世上還會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終是不會受埋沒的,表達了對朋友懷才不遇的同情和勸慰,寫得委婉盡致。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開頭四句言當今正是太平盛世,人們不再隱居,而是紛紛出山應考,走向仕途。“聖代”一詞充滿了對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賴和希望。“盡來歸”,是出仕不久、意氣風發的詩人對天下舉子投身科考的鼓勵,規勸綦毋潛不發歸隱,而要振作精神,樹立信心,爭取再考。五、六句是對綦毋潛的安慰:儘管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選擇科舉之路是沒有錯的,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勸綦毋潛暫回家去。“度寒食”“縫春衣”,是從時令上提醒對方,含有關切之情。“江淮”“京洛”,從路線的選擇上提出建議,含有送別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見詩人對綦毋潛的深情厚意與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設想對方回鄉的快捷與沿途風光,給人以溫暖之感,意在安慰對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開心起來。最後兩句規勸對方,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華恰好未被主考官賞識,切不要因此怪罪於開明的“聖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爲朝中賞識英才的人稀少。這一懇切安慰之辭很能溫暖人心,激勵綦毋潛繼續仕進。

這一首送別詩不僅寫出了對朋友的關心、理解、慰勉與鼓勵,也表現出詩人積極入世的思想。全詩感情真摯而親切,詩人爲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對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詩的格調並不流於感傷,相反顯得奮發昂揚。這樣的送別詩自然會給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讀這樣一首送別詩,會讓人有一波感動,有一份溫暖,不僅被詩人對朋友的諄諄告別語所感動,更被詩人對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溫暖。

創作背景

綦毋潛是在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登進士第的,因此這次落第至少應在三年之前,則此詩當作於王維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被貶濟州之前。當時唐玄宗雖然徵招人才,但仍有許多賢能未能被用,所以詩中有“君門遠”之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