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儒林外史中婁家公子的形象如何?他有怎樣的事蹟?

儒林外史中婁家公子的形象如何?他有怎樣的事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儒林外史三公子四公子的主要事蹟

婁府的三公子四公子,其父原爲當朝的中堂(宰相)。三公子四公子並沒有因爲家庭出身的原因,而成爲紈絝子弟。相反,三公子爲孝廉(舉人),四公子在監(學子監,指學校)讀書。看得出此二人雖然出身顯赫,但卻是學有所成的讀書人。

雖然沒有像其他官宦子女那樣的墮落,但整日裏安逸無拘只懂得聖賢書的兩位公子,他們對充滿爾虞我詐的現實社會,不甚瞭解。因而,他們常被一些世俗小人所欺騙和利用。

二位公子辭別姑丈蘧太守,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遇到了給自家看祖墳鄒吉甫的兒子鄒三。來到鄒三家,他們探望了年邁的鄒吉甫。閒聊中,鄒吉甫談到了鎮上的鹽商楊執中。

楊執中是位貢生,他平日裏除了出外閒遊,就是在店裏垂簾看書。至於生意上的賬目,不用心料理,交給了夥計胡三。許是胡三作祟,東家來楊執中店內盤賬時,發現虧空了七百多兩銀子。因而,楊執中被東家告到德清縣。縣官判楊執中入獄。鄒吉甫希望藉助三公子四公子的力量,救一救楊執中。

儒林外史中婁家公子的形象如何?他有怎樣的事蹟?

鄒吉甫是希望婁家二位公子出個面,到德清縣縣衙給楊執中說個人情。婁家原是中堂府邸,門第很高。德清縣縣令,一定會看在婁家的情面上,把楊執中給放了。

這些看似平常的人情世故,鄒吉甫曉得了,而婁家二位公子卻無法理解。欠債總要還錢的,二位公子先湊齊七百五十兩銀子,又寫了二人的名帖。他們派家人晉爵到德清縣一趟,用銀子爲楊執中填補虧空,希望如此縣令把楊執中放了。那知家人晉爵只拿了二十兩銀子,找到德清縣縣衙的書辦(負責掌管文書,核擬稿件,嗣後用爲掌案書吏的專稱。),出示了二位公子的名帖。通過書辦的演說,借用婁家的勢力,壓力下縣令只得自補虧空,把楊執中放了。

儒林外史中婁家公子的形象如何?他有怎樣的事蹟? 第2張

熱心助人的婁家二位公子,事後他們也不過問楊執中釋放前後的細節。他們輕易地被家人晉爵利用了,被騙取七百多兩銀子。至於,後來二位公子兩次登門找尋楊執中,他們不過是希望得到人家的感激言語而已。

婁家的勢力挺大,俗話說,主多大奴多大。像君爵這樣的家人,難免在主人視野之外,是個惡奴。否則,他不會對德清縣縣衙的書辦,如同下命令一樣的送二位公子的名帖。

水路擁擠,掛着“相府”燈籠的船上,那些如狼似虎的僕人拿着鞭子打那擠河路的船。恰巧,這天婁家二位公子乘船在河上游玩。那揮鞭子的僕人的行爲漏了餡。原來這劉家的僕人是假借婁家的勢力,假冒婁三公子的名義行兇打人,爲的是方便自家的船。這次是被二位公子碰巧遇到了,發現自己被人利用。然其他時候,更多的場合,婁家二位公子被他人利用的事,他們是不會知道的。

婁家二位公子尊崇的是四書五經,滿腦子的聖人言語。“公子有德於人,願公子忘之。”這句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本是食客規勸信陵君不要因爲救趙有功而驕傲的話,此時被用來化解二位公子因爲得不到楊執中感謝所帶來的鬱悶。因而,雖然二位公子常遊走於市井和平常人家,但他們的頭腦與世俗生活之間是脫節的。

德行天下是好的,然而需要在言辭教化與作爲上與平民的認知相互溝通。空間的迥異,會引起領會的錯覺。婁家二位公子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無憂無慮的他們,與被保釋出獄只會疑惑一番,落得身子乾淨的楊執中之間,是不易溝通的。相反,晉爵在辦事過程中,利用二位公子的迂腐,貪吞了大筆銀子,又救了楊執中,他在兩邊都落了好。這大概就是,爲何中間商是最大受益者的某些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