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扎木年這種樂器是如何組成的?是什麼形狀?

扎木年這種樂器是如何組成的?是什麼形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扎木年歷史悠久,究其起源,衆說不一。有的認爲:扎木年是古代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一種多絃樂器演變而成的;有的根據藏文古代文獻《西藏王統紀》中,松贊干布賜宴時曾有藝人演奏樂器的記載,判斷扎木年是於唐代從內地傳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而爲數較多的西藏學者也根據藏文古文獻認爲:扎木年源於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創造的鄉土樂器,約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田聯韜教授,他在《藏族傳統樂器》一文中說:“筒欽、扎木年、 豎笛等應爲藏族本身創造的樂器。”

扎木年這種樂器是如何組成的?是什麼形狀?

傳統的扎木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馬子和琴絃等部分組成,共鳴箱(藏族俗稱“池塘”下同)似切開的半葫蘆形,長27釐米左右,用整塊木料製作,上部較小,掏空內腔,表面呈棱形,下部挖出橢圓形腹腔,表面蒙以山羊皮、獐子皮或魚皮,面寬14釐米~16釐米。

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開有一個彎月形出音孔(“扎木年卡”意爲“扎木年的嘴”)。腹腔裏面的琴背與皮膜之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條豎向凸條花紋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細木條,既外表美觀,演奏時又避免琴身滑動。琴頭(“當裏”意爲“馬頭”)先向後、再朝前彎曲、呈半圓形,頂端一般無飾。弦槽通透,絃軸(“居布”意爲“擰緊”)六個分列兩側(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設山口。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向下將杆身挖出空槽,杆壁厚度以1.5釐米爲宜,其上再粘以紅木指板,表面不設品位。置木製橋空馬,張六條羊腸弦或絲絃。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