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便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因爲“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七夕節成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到了現代,更是被稱爲“中國情人節”。

中國人過節,最離不開的就是吃,無論是莊嚴肅穆的祭祀大典,還是民間的歡慶節日,總有花樣繁多的食物。那麼,七夕節除了被迫“吃狗糧”外,還有哪些應節食品可以吃呢?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巧果

乞巧節的應節食品中,最有名的便是巧果。巧果也稱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也是流傳最廣的七夕食物。在《東京夢華錄》中,稱巧果爲“笑靨兒”、“果食花樣”。

巧果款式極多,以油、面、蜜、糖爲主要材料,加以芝麻、花神、核桃、玫瑰等不同配料,製作成各種小型物品,在放入油鍋煎炸。早在宋朝時,街市上就已經有七夕巧果售賣,先將白糖放入鍋中加熱化爲糖漿,和入麪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擀薄,晾涼後再用到切成長方塊,最後折成棱形巧果胚,入油炸成金黃色即可。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第2張

巧酥

在我國不少民間糕點鋪,七夕節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酥”,售賣時又稱“送巧人”,民間認爲吃了巧酥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現在的巧酥經常被製作成不同形態,例如花形、魚形。大部分巧酥外形精緻,口感豐富,一口咬下去香酥脆甜,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點心。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第3張

巧芽面

七夕恰逢暑熱季節,人們喜歡吃清涼爽口的食物,因此很多地區有吃“巧芽面”的習俗。在古代,巧芽面的來源種生求子,相傳在乞巧節,人們會準備一個乾淨的小木板,上面撒上綠豆、小豆、粟米的種子,定期噴水,幾日後便能張楚嫩綠的幼苗,庾翼喜得貴子、家中孩子健康成長。巧芽面就是將種生求子時種的綠豆芽與肉絲一同翻炒,加水做成豆芽湯,再澆在過水涼麪上即可。

七夕節有哪些應節食物?各地都有獨特的食俗 第4張

我國人口衆多、幅員遼闊,各地七夕節的食俗也存在差異,鄄城、曹縣、平原等地的風俗是吃水餃;在河北雄縣等地區有宰殺公雞的習俗,寓意若無公雞報曉,牛郎織女便可永不分離;福建地區的年輕姑娘則是攜帶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合稱“五子”)同拜織女,祈求獲得智慧、巧藝和美滿姻緣;南京一帶過七夕也有獨特的習俗,就是吃用糯米、豆粉、芝麻等食材製作而成的江米條,祝願生活甜美;閩南在七夕這一天吃石榴,煮蛋、肉和紅糖糯米飯,來驅蟲防瘟疫;湖北鄂州武漢一帶,吃各種土產小吃,特別是菱角,稱爲咬巧......

總之,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美滿、姻緣順遂的熱切期盼。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