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馬邑之謀: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次軍事冒險

馬邑之謀: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次軍事冒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在登基之初由於覺得時機不成熟,就同意了當時匈奴的和親要求。然而根據《史記》記載,在這次和親兩年之後,漢武帝又突然在朝堂上宣佈對匈作戰,這個決定立刻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爲首的主戰派和以韓安國爲首的主和派,圍繞着戰與不戰的問題又展開了一場大論戰。那麼主和派和主戰派將會展開怎樣的脣槍舌劍呢?主和派韓安國又會用怎樣的殺手鐗來阻止漢武帝打匈奴呢?主戰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麼破敵之策才能說服漢武帝呢?這個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又經歷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波折變化呢?

建元六年,漢武帝違心地同意了韓安國和大臣們與匈奴和親的主張,作爲漢武帝來說,他是一個一貫主張對匈奴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與匈奴和親,我們上一次曾經提到過他有一個難言之隱,這個難言之隱是什麼呢?兩點,第一,他剛剛繼位啊,漢武帝十六歲繼位當天子,到建元六年的時候他剛剛繼位六年,才二十二歲,要一個二十二歲的天子改變了一個實行了七十多年的和親國策,對匈奴大規模作戰,這是需要勇氣的。第二個原因,韓安國提出來了對匈奴作戰的風險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件事情剛剛過了兩年,漢武帝突然之間向朝臣們提出一個建議,他對朝臣們說,他說我大漢對匈奴不薄啊,我們把我們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帶去了那麼多禮物送給匈奴的單于,我們得到的是什麼?得到的是搶劫、傲慢,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我決定和匈奴開戰。他把他這個決議一拋給大臣們以後,整個朝中就像是開了鍋一樣,炸了營。朝中兩派再一次掀起了一個大規模的論戰,論戰雙方的代表人物還是兩年前那兩個人,主戰派大行王恢,和親派御史大夫韓安國,兩派爭論得非常激烈,可以說是脣槍舌劍。

爭論的焦點三個問題,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戰派啊,王恢以史爲鑑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戰國時期的那個代國,代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就在山西北部。說那個戰國時期的代國北面是強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諸侯國,但是代國的國君他竟然能夠對抗匈奴,讓匈奴不敢輕易地南下,保護了代國的百姓安居樂業。對比一下戰國時期那個小小的代國的話,我們這個泱泱大國實在是太窩囊,匈奴現在打我們簡直比當年打代國都頻繁。這說明一個道理,它對當年戰國時期的代國有畏懼,而對我們今天的大漢它毫無顧忌之心。所以這個仗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出國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這是王恢的意見。韓安國還是老主意和親,不能打。韓安國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韓安國講了三條爲什麼不能打:第一,找不到。茫茫草原,那個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個馬背民族,沒有一個固定的處所,你派了那麼多軍隊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證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嗎?你能找到它的軍隊嗎?第一個原因找不到啊。第二,打不贏。你找到它的時候你已經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軍隊去對抗它的精銳之師,你能保證打贏嗎?第三,划不來。你就是千辛萬苦、萬苦千辛打贏了,你佔了那個大草原,你佔了大戈壁你幹什麼用?你是農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開荒種地,還是在戈壁灘上你想種糧食?沒有用啊。

馬邑之謀: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次軍事冒險

主和派代表韓安國一番義正言辭,總結了不該打匈奴的三個理由:找不到、打不贏、划不來,可以說是有理有據,合情合理。而主戰派王恢所提出來的泱泱大國被匈奴欺負,則是有些太窩囊,在情感上也是很得人心支持的。主戰派和主和派雙方的辯論可以說是勢均力敵,那麼接下來雙方還有哪些爭論焦點呢?這些問題最後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主戰派跟和親派爭論的第二個問題,是怎樣看待高祖和親。劉邦是漢代的開國皇帝,他在漢代歷史上地位崇高,影響巨大,怎麼樣看待高祖的和親是個大問題,每當在戰、和問題發生爭論的時候,主和派,和親派就把劉邦和親當做一個萬能的法寶,樹起這面旗幟來。你比如說呂后,我們知道呂后這個人那是心高氣傲、專橫跋扈,但是她遇到冒頓單于的挑釁性的信件的時候,呂后是準備打的,當時她手下一個大臣樊噲還說了一句很大的話,樊噲說只要給我十萬軍隊,我可以橫行匈奴,結果被欒布駁回去了,說樊噲應當殺。說當年漢高祖帶領三十二萬大軍被困白登,被困了七天七夜,最後還是用了陳平之計賄賂了冒頓單于的閼氏,然後靠着閼氏的一番話,閼氏就對單于提出這麼一句話,你打敗了漢朝你佔了它的土地也沒有用啊,你是遊牧民族,你佔了那個農耕的田地有什麼用啊?這樣劉邦困了七天最後才解困而出啊。所以劉邦和親這件事情一提出來以後,呂后是啞口無言啊,呂后最終是駁回樊噲的主張聽了欒布的意見,採納了和親的這個主張,你可見漢高祖劉邦的和親對於呂后影響多大。所以後來怎麼樣看待漢高祖劉邦的和親,就成了主戰和主和兩派一個爭論的焦點。這就是主和派的法寶,也是主戰派難以逾越的一個鴻溝,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沒有辦法在理論上說明爲什麼要和匈奴打。

對這個問題兩派各有不同的解釋,韓安國是怎麼解釋的呢?韓安國說,他說高皇帝之所以當年不和匈奴打,是因爲他不會因爲個人的私怨而讓天下的百姓受苦,他不計個人的恩怨。他避開了一個打不過的問題,實際上他的潛臺詞是說打不過,但是這個打不過是很難說出口的,你要說開國皇帝無能打不過匈奴,這是個很犯忌諱的事,這是韓安國的解釋。主戰派的王恢做了一個另類的闡釋,王恢說高皇帝當年不是打不過,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戰爭之後,重新讓漢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爲天下蒼生考慮。這個話說出來,王恢這個解釋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韓安國一樣迴避一個問題,迴避打不過的問題,他是說不是打不過,而是不想讓連年戰爭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無休無止的戰鬥,所以高皇帝當年這樣不打。所以王恢這個解釋他很巧妙,他提出來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同時又帶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說高皇帝當年不打是不想讓老百姓受苦,而現在的和親卻帶來了匈奴是連年地入邊騷擾、搶劫,讓漢朝的百姓是連年受苦。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爲了不讓漢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會打,這是王恢的主張。雙方爭論的第三個問題,怎麼打。怎麼來打?因爲韓安國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爲漢朝對匈奴一直採取的是消極防禦,我就派兵守住我的邊防,你一來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邊。一直是消極防禦幾十年,現在要打,按韓安國的說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們,這個仗風險很大。

通過王立羣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戰派與主和派最後爭論的焦點就是如何能夠打贏匈奴,如果能夠找到打贏匈奴的方案,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打不贏則只能繼續和親。那麼漢武帝究竟有沒有找到打贏匈奴的作戰方案呢?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又是如何記載漢武帝對匈作戰的決策過程呢?


漢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佈要對匈奴作戰,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對匈作戰的良策。以王恢爲首的主戰派和以韓安國爲首的主和派的當堂爭論,又爲漢武帝的最終決策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意見。那麼漢武帝對匈作戰的殺手鐗究竟是什麼呢?這一策略的具體實施過程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又是如何記載的呢?

這一次漢武帝之所以提出來要和匈奴打,實際上是漢武帝已經得到了一個零風險的作戰方案,這個零風險的作戰方案是避開了韓安國所談的深入匈奴腹地,尋找匈奴主力來作戰。怎麼個打法呢?是“誘敵入邊,聚而殲之”,把匈奴的軍隊引誘到漢朝的邊界上來,然後加以圍殲。這樣既消滅了匈奴的主力,又規避了韓安國所說的種種風險,這就是漢武帝苦苦等待的那個零風險的作戰方案。那麼這麼一個作戰方案是怎麼樣被提出來的呢?這涉及到兩個人,一個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另一個是馬邑的一個人。馬邑是漢代邊郡的一個縣,雁門郡的一個縣,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縣。馬邑有一個富商,這個人姓聶,聶耳的聶,叫聶壹,聶壹這個富商是怎麼富起來的呢?他是商人嘛,靠貿易,特別是靠邊貿。和誰做生意呢?和匈奴人做生意,他發了。由於他長期跟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關係非常親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聯繫,像聶壹這樣的邊境地區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層有聯繫。他給王恢提了一個建議,他說從建元六年和親以來,匈奴大單于對漢朝的邊境還是比較放心的,假如我們利用這個機會給單于一個說法,就是說我可以把馬邑縣的這個縣官、縣令給殺了,殺了以後我把他的人頭掛出來,你看見我掛了人頭以後你就帶領軍隊來,把這個縣城的人口、財產,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損失,因爲沒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搶走。這就是馬邑之謀。聶壹就把這個計謀告訴了王恢,王恢就報告了漢武帝,漢武帝這才下令讓朝臣們討論要打仗。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計劃,這個計劃的大概就是聶壹誘騙單于,單于領兵前來,漢軍埋伏在周圍,單于進了馬邑城,漢軍把馬邑城圍起來聚而殲之,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作戰方案。這個方案兩個目的都達到了,一,消滅了以匈奴大單于爲首的匈奴主力;第二,沒有風險,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了,十萬人進入一個城中,那你豈不是甕中捉鱉嗎?所以漢武帝就很欣賞這個方案,這就是漢武帝從建元六年同意和親以來,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個零風險的作戰方案。結果漢武帝把這個意見說出來以後,大臣們一致同意,這就是馬邑之謀。這一仗漢武帝派韓安國作爲主帥領着四員大將,其中有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李廣,也有王恢,有公孫賀,還有李息,領着這四元大將埋伏在馬邑城的周圍。漢武帝動用了多少軍隊啊?三十萬,動用了三十萬軍隊等着匈奴單于的十萬軍隊。

馬邑之謀: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次軍事冒險 第2張

通過王立羣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漢武帝對匈作戰的良策可以說是天衣無縫,這個甕中捉鱉、誘敵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韓安國所說的對匈作戰找不着、打不贏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據司馬遷的分析,這個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點,可以說具有很大的勝算。那麼這個作戰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實施的呢?漢武帝這對匈作戰的第一戰最後戰果如何呢?

這個計劃批准以後,王恢是個具體的執行者,他就派聶壹以邊貿的名義深入匈奴,通過他的老關係找到了匈奴的單于,跟匈奴的單于講,我可以把馬邑城的縣令、縣丞全部殺死,然後你得到我的信號以後你帶領軍隊過來,這樣馬邑城已經是羣龍無首沒有人防禦了,你可以沒有任何阻擋地進入馬邑縣城,然後這個城裏的人口你可以抓走,這個城裏的財物你可以整個搬走。而且對匈奴來說,最大的誘惑是沒有戰爭,它是一個沒有抵抗的搶劫,所以對匈奴來說這個誘惑非常大。因爲匈奴民族是一個不講仁義的民族,司馬遷對於匈奴這個民族有兩句評價,叫“苟利所在,不知禮義”,就是說假如利存在的話,這個民族是不考慮禮儀的,不講仁義的,他考慮所有問題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利,這個利有多大。而這次馬邑之謀利又大,同時又沒有風險,對於匈奴的單于來說,他也覺得沒有風險,所以單于就帶領他的十萬大軍悄悄地向馬邑進發。然後聶壹回到馬邑城後,就從死囚牢裏面提了一個犯人,把這個判處死刑的犯人提前處決了,然後把這個犯人的人頭掛在城樓之上,這就是一個信號。匈奴的單于得到這個情報以後就知道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膽地帶領他的部隊一直向馬邑進發。但是走到離馬邑有百十里地的時候,單于發現了一件怪事,這個怪事就是馬邑城周圍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圍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單于就感到很奇怪,史書的記載是兩個字“怪之”,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虜,抓個舌頭來了解情況,然後他就選擇了一個邊塞,攻擊這個邊塞。

佔了這個邊塞以後,結果這個邊塞中間非常不湊巧,有一個武州尉史,這個武州尉史是雁門郡郡尉手下的一個下級官吏,他本來是到馬邑來視察工作,結果遇到馬邑之戰,他原來不知道,來到以後知道馬邑之戰後他沒有地方可去,他就臨時躲在這個要塞裏面,而他躲的這個要塞剛好是被匈奴人攻擊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虜。抓到這個俘虜以後,其他的下級士兵並不瞭解這個情況,而這個尉史他知道這個情況,抓到以後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於把這個重大軍事機密告訴了大單于,大單于知道以後是大驚失色,立即退兵。退了兵以後他還非常感謝這個尉史,他並沒有殺這個俘虜,他覺得這個尉史是上天給他派來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他還封了這個尉史。這樣單于就帶領他的軍隊退回去了,馬邑之謀就落空了。但是漢朝的軍隊並不知道這個情況,因爲大單于的部隊離馬邑城還有一百多裏地,不知道這個情況,等到單于的軍隊撤退以後才知道,再追來不及了。但是有一個人知道得比較早,就是主戰派的王恢,而且給他事先的任務是攻擊匈奴後面的後勤部隊,就是輜重、糧草啊。但是王恢知道以後不敢打,王恢只有三萬軍隊,而匈奴單于的部隊是十萬軍隊有計劃地撤退,如果以三萬軍隊攻擊對方十萬軍隊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王恢權衡了利害以後,他覺得冒一點風險保存這三萬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他就沒有攻擊,就放單于的輜重部隊也過去了,這樣馬邑之戰就結束了。

本來策劃很好的馬邑之謀,由於一個細節的疏忽導致了對匈作戰前功盡棄。最終作爲這個計劃的執行者,王恢在關鍵時刻爲了保存漢朝的三萬主力部隊,也沒有迎頭痛擊逃跑的匈奴十萬大軍,致使漢武帝這個計劃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正所謂成也王恢,敗也王恢,那麼主戰派王恢事後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在王恢的極力勸說之下,漢武帝才最終下定決心向匈奴開戰,並且王恢策劃執行的馬邑之謀也是非常完美,然而結果卻功虧一簣。那麼漢武帝在馬邑之謀失敗後是如何收場的呢?《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的王恢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馬邑之謀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一個泡泡糖,但這個泡泡糖沒有吹起來就破滅了,回來以後漢武帝是萬分震怒,非常掃興。一怒之下,首先把主戰的王恢下了監獄,要處罰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獄,王恢一是覺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殺,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給丞相田蚡,想讓田蚡爲他說情把這個關節疏通。但是田蚡覺得這個事情很大,漢武帝這麼發怒,自己恐怕完成不了任務,所以田蚡就把自己的意見告訴了他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就跟漢武帝說了,馬邑之戰的首謀,就是首先主持打馬邑之戰的是王恢,你現在殺了王恢等於是替匈奴人出了一口氣,王恢殺不得。但是王太后的這個干預她是不說還好,一說更糟。因爲漢武帝即位以後,特別是在竇太后去世以後,漢武帝感到最牽制他的,就是他母親王太后和丞相田蚡,就是他的舅舅,他對這兩個人是很有看法的,現在竟然是太后出來替王恢求情,他已經猜到這裏面有貓膩、有名堂。所以漢武帝就說,首先提出來打的是王恢,王恢是完全可以攻擊單于的後勤部隊的,這至少可以給我們挽回點面子,但是王恢沒有這樣做,所以王恢不能赦免,駁回了王太后的求情,王恢一聽說就在獄中自殺了。其實王恢提出來一個非常好的方案,但是這個方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這個仗沒有打成。沒有打成其實責任不在王恢,王恢之死他固然有過,王恢不攻擊匈奴的後勤部隊,他還替漢武帝保存了三萬主力部隊啊,應當說他是功過相當的一個人。

馬邑之謀最終的結局是,漢朝沒有把匈奴聚而殲之,反而打草驚蛇,這個謀略的執行者王恢回來後也被迫自殺,當了馬邑之謀沒有成功的替罪羊。那麼馬邑之謀對漢匈之間的關係究竟有着怎樣的影響呢?漢武帝在這個過程中吸取了哪些教訓呢?王立羣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馬邑之謀的呢?

這一仗雖然沒有打成,馬邑之戰可就成了漢匈關係的一個轉折點,一個分水嶺。因爲在這之前,漢匈之間雖然有匈奴大規模地入侵,漢匈之間的最主要的辦法,是漢朝採取和親的辦法,馬邑之戰以後和親就不要再談了,甭提了,因爲漢朝也不會和親,匈奴也不可能相信了。你建元六年的和親過了兩年,你就準備了這麼個陷阱,準備了一個圈,挖了個坑要他往裏跳,所以對匈奴這一方來說他是惱透了,他不可能再相信漢朝的和親了。那麼對於漢朝來說,漢朝也沒有辦法和親了,你再和親別人不相信,一廂情願,你是白送白給,漢朝也不願意和親了。第二,元光二年的馬邑之戰不但是兩個民族關係的轉折點,也是漢朝作戰方針的一個轉折點,過去對匈奴的作戰採取的是消極防禦啊,被動防守,你不來打我我不去打你,你來打我我就防守。可是元光二年馬邑之戰以後,那不存在防守的問題了,就是你不打我我也要打你,你來打我我來打你,成了雙方相互進攻的這一年。第三,靠一個馬邑之謀想從根本上解決漢匈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你想想,漢匈之間的矛盾存在了幾百年了,戰國時代的代國、秦始皇修長城、漢初漢高祖劉邦的和親、呂后的和親、文帝時代、景帝時代,這個漢匈矛盾存在了幾百年,幾百年的矛盾啊,幾百年兩個民族的宿怨,你想靠什麼?靠一次騙局,靠一次充滿變數的這一場伏擊戰,就想一次性地根本解決兩個民族之間的問題,這可能嗎?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啊!馬邑之戰如果勝利了,兩個結果:第一,殺死匈奴的單于;第二,消滅單于的主力,勝利了無非是這兩個結果。但是作爲一個民族來說,死了一個單于人家會再立一個單于;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損失了十萬主力固然是遭到一次重大的損失,但是損失十萬主力他就不打了嗎?就能夠解決問題了嗎?所以馬邑之戰宣告了漢朝拋棄了和親的政策選擇了戰爭。馬邑之戰也宣告了另一個,就是漢武帝對匈作戰要再想依靠像韓安國這樣主和派的老將,去對匈作戰已經是不可能了,我們知道韓安國是漢代的名將、宿將、老將,也是主和派的首領,是這次馬邑之戰的總指揮,想依靠這樣的老將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戰已經不可能了。漢武帝在選擇對匈作戰的同時,他還面臨一個難題,他需要選擇一批新的將領,一批年輕的將領,一批有朝氣的將領,敢於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和匈奴的主力進行決戰,這樣一個難題漢武帝怎麼樣去解決呢?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