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新華日報》太行浴血:工作人員殺敵後跳崖

《新華日報》太行浴血:工作人員殺敵後跳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華日報》最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國共產黨的大型機關報,它是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創辦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張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並一直持續至1947年2月28日。《新華日報》於1949年4月在南京復刊,1952年成爲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機關報。

1942年,日寇爲了擺脫太行軍民抗日鬥爭的威脅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困境,於5月19日,糾集了兩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及大批僞軍共三萬多人,進行所謂“鐵壁合圍”,妄圖摧毀八路軍總部。

5月24日,日寇開始向遼縣、武安、偏城等地進行合圍。25日,日寇以六千多兵力從西、北、南三面組織了一個以艾鋪爲中心的合圍圈。當時位於華北的《新華日報》也被圍在合圍圈中。爲了適應打游擊和出報,報社社長何雲將報社人員臨時編成兩個連隊,由報社祕書長史紀言、印刷廠廠長周永生分別擔任連長,對外總稱是八路軍教導隊,他親自擔任隊長,並任命上過抗大的林火任指導員。25日凌晨,八路軍總部從麻田、大林口出發,何雲帶領二百多人的報社隊伍,在一個警衛排的掩護下,與總部一起向根據地附近的莊子嶺、寺子溝轉移。

《新華日報》太行浴血:工作人員殺敵後跳崖

何雲帶隊一路急行軍,上午十時左右,順利到達寺子溝。但一直看不到一起突圍的總部人員。太陽落山的時候,何雲等人發現西山山樑的路上,隱隱約約像是有哨兵在站崗,原來是政治部的羅瑞卿主任突圍到此,何雲急忙集合隊伍去和總部會合。當時羅向他們介紹了總部幾天來的情況。此時何雲才得知:左權副參謀長在指揮部隊作戰中不幸犧牲。

第二天拂曉,羅瑞卿率政治部和大隊人馬沿着高山狹路,向東南方向轉移,走了三個多小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敵人。羅瑞卿等各分隊匯合後,立即集合隊伍宣佈:我們已陷入敵人包圍圈,決定化整爲零,分散突圍,要求各單位人人獻計獻策。報社經過討論,決定分成三路:一路由何雲率領少數編輯、電務、印刷工人組成輕裝小分隊,隨羅主任突圍轉移,繼續出油印報;另一路包括採編部、參考室由陳克寒和林火帶隊,隨某團突圍,到太南採訪;餘下人員由史紀言帶領就地分散隱蔽,和老鄉們一起打游擊。

何雲帶着準備出油印報的小分隊突圍,到次日天亮前,大部分同志突出了包圍圈,何雲與部分同志還是沒有衝出去。

天亮後,敵人以密集的隊形開始搜山。何雲和十幾個同志寸步難行,於是只能做出兩項決定:一是一部分轉移到莊子嶺上去隱蔽,與上級取得聯繫後再出油印報,二是由電務科副科長文綬帶着電務科五、六個人從另一方向去莊子嶺,約定太陽落山後在莊子嶺集合。爲了減少目標,讓文綬帶着電務科的同志先走。

當夜幕降臨時,文綬帶着電務科的幾個人跑回現場,只見何雲倒在地上,距他不遠,王默馨、相復興、何雲的警衛員王保林,都負了重傷。電務科同志把何雲的屍體擡到半山坡的一棵大樹下,搬了很多石頭壘起來,讓敵人以爲是一堆石頭。

第二天,敵人又展開隊形,向山洞、樹林搜索,醫生閻兆文猝遇敵人慘遭殺害。報社調研科長王友堂隱蔽在樹林裏,被敵發現捅了三刀,後來倖免於死。史紀言與敵遭遇,彈傷大腿,被僞軍踢落田坎。電務科長王默罄負傷後,咬破舌頭,噴血滿面,敵以爲彈從口出,踢了他兩腳走開。很多同志用手挖土,埋上自身,避過搜山敵人。有幾個同志在暮色蒼茫中,與敵狹路相逢,急中生智,脫下一隻布鞋向敵扔去,敵誤認爲是手榴彈慌忙臥倒,他們抓住這一剎那,轉身跑入林中。莊子嶺只有一戶人家,在敵人的掃蕩中,郭二嫂冒着生命危險,讓丈夫和兩個兒子給山洞裏的同志送飯、送水和搶救傷員。她目睹喬秋遠被敵抓住後,被鬼子砍下頭顱;閻醫生在與敵搏鬥中,慘遭殺害。郭二嫂的大兒子隱蔽在道士帽山的石洞裏,看到報館經理部祕書兼主任黃君珏、十六歲的譯電員王健和醫生韓巖等三個女同志躲在對面一個峭壁的山洞裏,被敵人發現,當敵人逼近洞口時,黃君珏突然躍出,打死了幾個敵人,縱身跳下百丈深淵,以身殉國。王健和韓醫生寧死不屈,被煙火薰死在山洞裏。

《新華日報》太行浴血:工作人員殺敵後跳崖 第2張

直到6月5日,彭德懷副總司令從十字嶺突圍後,指揮部隊打了位於長治的日寇飛機場,燒燬了汽油庫,敵人才撤離。華北新華日報社在五月反掃蕩鬥爭中,犧牲、被俘、失蹤共計47人。國際新聞特派員、22歲的高詠,揹着即將完成的長篇敘事詩《漳河牧歌傳》身陷重圍,被敵刺死,鮮血浸溼了黑漆提包裏的詩稿;《勝利報》記者、22歲的陳宗平和華北《新華日報》記者一塊到敵佔區採訪不幸被俘犧牲。《新華日報》出版科長肖炳煌、總務科長韓秩吾、國際編輯繆乙平、編輯黃中堅、管理股長孫克溫、十九歲的女會計郝青芳、記者陳述、印刷隊長董自託、報務員萬兆蓮、發行員張芳萬,印刷工人胡義晉、郭漢文等,亦在突圍中犧牲。報社管委會祕書長楊敘九、印刷廠指導員樑振山、編輯李暉等被俘後,慘遭殺害……他們的鮮血灑遍了太行山莊子嶺的隘谷深溝,這是我黨新聞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也是光輝燦爛的一頁!

反“掃蕩”結束後,華北《新華日報》社於7月8日在涉縣郭峪村西山腰的一座石廟裏,爲何雲等烈士開了追悼會。同志們用松柏、樹枝搭起了牌樓、靈棚,院內掛滿了輓聯、悼文和花圈。林火致悼詞,新任社長陳克寒講了何雲生前爲黨、爲人民的功績,號召大家化悲痛爲力量,用實際行動爲烈士報仇。

9月1日,青年記者學會延安分會舉行追悼何雲及全體新聞界殉國烈士紀念會。楊尚昆到會報告何雲生前的英雄事蹟,博古講話。參加追悼會的還有王若飛、王鶴壽、胡喬木、羅邁、陶鑄等。當天,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楊尚昆《悼何雲》、陶鑄《沉痛的哀悼》等文章。華北《新華日報》發表了鄧拓《哭何雲同志》的輓詩:

文章浩蕩衛神州,血濺太行惠亦酬。黨報事艱來日永,同儕心痛老成休。雲山遙祭揮無淚,筆陣橫開雷大仇。後死吾曹猶健在,不教胡語亂啾啾。

1986年5月,由太行新聞史學會、山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發起,經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在華北新華日報社駐地及何雲等烈士的犧牲地修建了一座太行新聞烈士紀念碑。紀念碑正面鐫刻着楊尚昆的題詞:

太行新聞烈士永垂不朽!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