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鴻門宴上范增的三大失誤:范增的計謀有大缺陷

鴻門宴上范增的三大失誤:范增的計謀有大缺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古人年屆六十一般都會卸甲歸田告老還鄉,這叫安享天年。可年過七十的范增還要出山幫助項梁項羽叔侄二人打天下。真的是“有志不在年高”。而且范增老謀深算,有“善用奇計”之稱,可結局因跟項羽意見不合而憤然出走,落得個病死路途耿介而死的慘劇

其實項羽還是比較尊敬范增的,“亞父”的稱號即爲證明。范增最終的結局並非項羽一人所致,其自身亦有一些疏忽和缺陷。在《鴻門宴》上這種缺陷就體現爲三大失誤。

言辭過於激憤,沒有理性地認識到自身謀臣的身份這是范增最大的失誤。鴻門宴上,范增出召項莊時說了一席話。“君王爲人不忍”,是當着項羽另一部下項莊的面說項羽的缺點。這句話雖然沒有本質上的惡意,也不是有意說出,恐怕只是范增無意間的表白,但他涉及到是在背後評論人的是非,這種無意間的表白更嚴重,說明範增經常在別人面前評判某人。這種行爲是很多人忌諱的。恐怕項羽也不例外。筵席上,項羽對范增的示意“默然不應”就表明兩人意見有分歧,這種分歧恰恰說明項羽對范增的言行有些不滿。而范增渾然不覺,還說是“項王爲人不忍”,豈不荒唐?真的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第二第三句是交付項莊的任務,並囑咐他完成任務的方式,很好,明確而具體。第四句是從反面對項莊闡述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可以說,但最好不說,因爲一說出來必然增加下屬的心理負擔,給任務的完成產生負面影響。可范增的話給人一種趾高氣揚咄咄逼人的感覺,聽來很不舒服,像大人在訓斥小孩一般。你看,“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這是一個被動句式,強調“若屬”即你們這些人,將自己排斥在外。要知道,范增爲項羽的主要謀臣,是項羽軍營中至關重要的一員,怎麼能夠把自己當做一個局外人呢?真是一個糊塗的范增!在劉邦逃席過後,范增有更過激嚴重的言辭。劉邦都逃脫了,范增還拔劍打碎玉斗,並罵曰“豎子不足與謀!”這言行是范增憤怒心理的表現。

鴻門宴上范增的三大失誤:范增的計謀有大缺陷

我們知道,鴻門宴上是項羽殺死劉邦的絕好時機,范增精心佈置着每一個殺招,竟讓劉邦逃了。他能不氣憤嗎?可稍微精明一點的人發怒也要看場合啊。你一個臣子,當着君王的面罵人砸東西,沒大沒小啊?況且還有外人張良在場,很不給項羽的面子。要是劉邦必定追究責任,項羽沒有,可見項羽的大度。項羽沒說什麼並不代表他對范增沒意見。范增的這一切言行都爲他後來被劉邦運用離間計埋下了禍根。項羽沒有殺他已經很不錯了。范增這些過激言辭他未必不知道,只是他太沒注意這些小細節罷了。這些不該有的細節也恰恰暴露了范增的缺點,擺老資格,在君王面前都是倚老賣老。當時范增七十多歲,項羽才二十五歲多一點,相對於項羽來說,它是有老資格的,可在領導面前哪能倚老賣老呢,不是有句俗話叫“伴君如伴虎”嗎?越是有老資格老輩分,還是倚老賣點乖的好!

鴻門宴上找項莊舞劍又是范增的一大失誤。項羽軍營四十萬人,可以說是人才濟濟,范增偏偏選中了項莊,可項莊是一個唯唯諾諾,缺少變通和機智的老實人,通過他的一曰一劍舞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此人辦事遇到意外變故而失敗是很自然的事情。要是范增找到一個像樊噲這樣機智又勇猛的將領,我相信擊殺沛公於坐肯定沒問題。可范增太草率,挑選了一個不能勝任此項重任的人。你說,這難道不是范增的錯嗎?

劉邦中途逃席,他也毫無知覺。鴻門宴,劉邦如坐鍼氈,哪有心思飲酒。范增作爲宴席中一員,劉邦的一切言行均在他的觀察之中。察言觀色的能力,對於老謀深算的范增來說應當是具備的。可對於劉邦中途“起如廁”的幌子,他也竟然相信,沒有采取應急措施,這豈不又是范增的一大失誤。

如此看來,鴻門宴上項羽的無心責罰劉邦,范增的三大失誤,造成劉邦能夠化險爲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