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范增作爲項羽集團的首席謀士 范增爲什麼連傳記的資格都沒有

范增作爲項羽集團的首席謀士 范增爲什麼連傳記的資格都沒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范增無傳記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范增作爲項羽的智囊人物,范增爲什麼沒有傳記?難道說是范增的實力不配嗎?

楚漢相爭四年,以劉邦垓下之戰戰勝項羽,項羽烏江自刎而結束,事後劉邦說其戰勝項羽主要是其用了張良、韓信、蕭何三個人:“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響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范增作爲項羽集團的首席謀士 范增爲什麼連傳記的資格都沒有

范增劇照

劉邦的意思是張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是爭奪天下戰略規劃者;蕭何穩固根據地,提供兵馬與糧餉;韓信則是攻城略地的名將!而項羽只有范增一個謀士卻不能用,所以被擒獲!我們瞭解司馬遷寫《史記》,給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這幾位興漢大功臣都是以世家這個級別進行記載的;韓信因爲謀反,雖然有大功,也沒有列入世家的資格,僅以列傳記載其事蹟,當然給韓信單獨列傳也不一定適合漢朝朝廷的想法!那麼項羽集團的首席謀士范增的事蹟僅僅散落在項羽本紀、高祖本紀、陳丞相世家等等別人的記載裏,爲什麼連傳記的資格都沒有呢?

我認爲這主要是范增雖然是項羽集團的首席智囊人物,但是他的功勳不夠,其謀略比劉邦集團的首席智囊人物張良差太遠,另外鴻門宴時想謀殺劉邦而導致無法給他單獨立傳!

(一)范增是在陳勝起義失敗身死後投靠項梁的,他給項梁出的第一個計策是讓項梁立楚王之後爲王,理由是陳勝起義後沒有立楚國王室之後爲王,所以敗亡,現在楚地衆將歸附你是因爲項氏世代爲楚國將領,所以你應該立楚王后代以爭取民心,這樣項梁就找到了楚王后代給人牧羊的熊心爲楚懷王,讓陳嬰爲上柱國,不料項梁打了幾個勝仗後驕傲自大,被章邯帶領的秦軍擊敗身死,秦軍攻趙,楚懷王令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次將、范增爲末將帶兵救趙國,因宋義見死不救,項羽斬殺宋義奪得兵權,破釜沉舟,鉅鹿之戰大破秦軍,諸侯將領入大帳都是跪行,不敢擡頭看項羽,項羽成了諸侯上將軍,范增自然也在其內!

范增的獻的第一計顯然是個不成功的計策,其時包括陳嬰等人都投靠項梁,陳嬰有兩萬多人馬,項梁才三五千人馬,人們是奔着項氏世代名將有軍事才能去的,楚國已滅十多年,楚王后代熊心給別人牧羊,是沒有才能與號召力的,出了這一策讓項梁、項羽頭上憑空有了上司,所以項梁戰死後,項羽需要自己斬殺宋義再奪回兵權,項羽與秦軍主力大戰,劉邦趁機殺進關中先入咸陽,反而按約定可爲關中之王,項羽不得已自立西楚霸王,又殺了義帝楚懷王,可以說這一策讓項羽在得兵權與天下統治權時在名義上都處於不利地位,後來劉、項爭戰時成了劉邦攻擊項羽的理由!

范增作爲項羽集團的首席謀士 范增爲什麼連傳記的資格都沒有 第2張

劉邦劇照

(二)相比張良給劉邦作出的是奪得天下的戰略規劃,先以巴蜀、漢中爲基本,火燒棧道讓項羽失去警惕,積蓄力量後暗渡陳倉等,范增只是給項羽出了些戰術性質的計策。鴻門宴上,作爲雙方的首席謀士張良通過周密的計劃讓劉邦脫離險境並且還請封了漢中地,范增則沒有提前預案,明瞭解項羽剛愎自用,也沒有事先對項羽說明白殺劉邦的必要性,張良、范增都已經看透天下的爭奪就是劉邦與項羽的決鬥,張良已經耐心勸劉邦示弱以待天時,范增則只是自己明白然後讓項莊舞劍刺殺劉邦,豈不知項羽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物,他向來不用陰謀詭計,加上項伯反水,鴻門宴上范增的計劃落空,劉邦成功逃過一劫,然而范增怒罵:“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也!”。這讓項羽情何以堪呢?對自己的領導性格缺乏瞭解,不能正確的勸諫,把項羽集團內部矛盾暴露,爲後來陳平反間計成功提供了機會!包括後來讓項羽攻克滎陽擒殺劉邦都是戰術性質的!

(三)得天下首先要得民心,項羽先前大破秦軍,因秦軍降卒有反叛之心,故坑殺二十萬秦軍情有可原,但是秦已被滅,鴻門宴後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搶掠珠寶與焚燒秦宮室則是大失天下所望,不得民心之舉,相比劉邦約法三章,民心向背上項羽已經失敗了,范增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對項羽進行任何勸阻,與張良勸劉邦勿貪享樂形成鮮明對比!

(四)列土分封諸侯王是逆歷史潮流的,項羽、范增顯然沒看到秦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纔是進步的制度,項羽實際上已經取得天下統治權,然而卻分封十八個諸侯王,自立爲西楚霸王,讓諸侯國戰亂再起,實際上項羽分封是比較公平的,但是人心不足,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形成歷史循環,張良則阻止劉邦封六國後代爲王,很明顯范增沒有張良的戰略眼光!

(五)定都彭城,項羽屠咸陽,在韓生建議都關中的情況下卻爲了衣錦還鄉的虛榮心要定都彭城,范增沒有提出諫言,也看不到定都關中的重要性,韓生有不敬之語,眼睜睜看着項羽烹殺了韓生,沒有阻止項羽這個行爲!這樣劉邦、項羽四年爭霸過程中,項羽缺乏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提供糧草、兵馬,越打兵越少,地盤越小,糧草接濟不上,最終必然失敗!

總之,范增在大政方針上確實不如張良太遠,太驕狂,對項羽這樣一個霸王老是責備、頤指氣使,導致劉邦採納陳平反間計成功,范增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還是埋怨項羽,最後沒到彭城劉病死途中。縱觀其一生,如陳平一樣只能出些陰謀詭計,實在不是項羽最需要的戰略家,沒有象樣的功勳,特別是有在鴻門宴上欲謀殺劉邦的行爲,達不到單獨列傳的資格,司馬遷也沒法給他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