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抗日戰爭 > 一二八事變的歷史影響:正式推行“攘外必先安內”

一二八事變的歷史影響:正式推行“攘外必先安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積極的一面

1,促進了國內團結。一二八事變前,蔣介石下野,國民黨內寧粵對峙並未結束,羣龍無首。事變後,國民黨各派系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團結,汪蔣合作,蔣介石復出,自此南京政府的地位相對穩固。而國內各階層、各界人士,也因支援淞滬抗戰,激發了民族精神,促進了團結。

2,建立了抗戰的信心,轉變了國際觀念。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對外戰爭幾乎逢戰必敗,而且幾乎每次都以割地賠款告終。淞滬抗戰期間,國軍屢挫強敵,迫使日軍三易主帥,而最後的停戰協議中,既無割地內容,又無賠款條款,實爲百年來所罕見。一二八抗戰中,十九路軍和第五軍的廣大愛國官兵表現的高度愛國熱情和抗日救國的英勇犧牲精神,表明了爲民族生存而戰的中國軍隊,雖然武器裝備遠不如敵軍,但抗日衛國的正義性質,和廣大人民的支援,使中國軍隊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在中國的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中國軍隊的英勇表現,也爲在滬西方人所親見,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清末以來西方人輕視中國軍隊的心理,提高了中國軍隊的形象,改變了中國的國際觀感。

一二八事變的歷史影響:正式推行“攘外必先安內”

  消極的一面

  國民政府確立“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早在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即已發表《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書》,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口號:“惟攘外應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 在此通電中,蔣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規定攘外即反對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安內”即平定反蔣勢力及剿共。但當時“安內”主要指平息內外衝突,解決兩廣問題。 九一八事變後,蔣和南京政府於1931年9月21日決定“將討粵和剿共計劃,悉行停緩”。

一二八事變時,國民黨指責中共乘國軍在上海浴血抗戰之時,擴大湘、贛、粵、閩蘇區。國民黨驚呼“中共豫鄂皖邊區曠繼勳部,與鄂中段德昌部、鄂西賀龍部、湘東贛西李明瑞部,互相呼應企圖包圍武漢。一時擾亂範圍,遍及七省;‘赤化’面積,達200,000方里。大有燎原之火,不可收拾之勢。”

蔣介石聲稱鑑於“九一八”、“一二八”兩次事變,中共皆乘機“擴大叛亂,塗炭生民”,國軍難以全力抵禦外侮,乃於1932年6月9日,在廬山召開“五省‘剿匪’會議”,宣佈“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1932年6月1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汪精衛在北平外交大樓接見新聞記者,以江西紅軍在淞滬抗戰中不僅不支持抗戰反而攻擊援軍爲藉口,說:“中央認定不‘剿共’不能抗日,故派蔣委員長、何應欽同志擔任剿匪工作,努力進行,務期消滅。”至此國民政府正式確立“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