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1年0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在84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 (農曆八月初七),“九一八”事變爆發。1931年9月18日(距今已84週年了),日本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對中國東北地區發動了武裝進攻。柳條湖位於瀋陽內城以北2.5公里處,在瀋陽站與文官屯站之間,關東軍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爲爆破地點,其原因有二:一是這裏較爲偏僻,便於行事;二是距東北軍北大營較近,便於誣爲中國軍隊破壞,也有利攻擊。

18日22時20分,炸藥點燃,一聲巨響,震盪長空,炸燬一段路軌。以爆炸聲爲信號、早已準備好的全副武裝的日軍,便向預定目標攻擊,同時瀋陽站附近的日軍大炮向北大營猛烈轟擊。23時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義給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發出第一份電報,謊稱中國軍隊在瀋陽北部北大營西側破壞了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中兩軍在衝突中。接到電報後,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參謀長三宅光治、參謀石原莞爾等人緊急研究對策,一致認爲此時是訴諸武力的“絕好機會”。本莊繁當即決定,按照預定的計劃,迅速將主力集中到瀋陽,先發制人,“懲罰”中國軍隊,佔領東北三省。

19日凌晨1時30分至2時之間,本莊繁向關東軍下令:駐遼陽第二師,駐公主嶺獨立守備隊第一、第五營等迅速開往瀋陽,攻擊該地中國軍隊;駐長春步兵第三旅準備進攻長春。同時,還向駐朝鮮日軍求援。最後,本莊繁將他的命令及戰況正式報告給軍部。爲了便於指揮,19日凌晨3時30分,本莊繁率領關東軍司令部火速趕往瀋陽。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9月18日夜,日本在瀋陽的駐軍只有獨立守備隊第二營和第二師的第二十九團,人數僅幾千人。柳條湖事件發生後,日軍連夜向瀋陽增兵。駐紮在鐵嶺的部隊,於19日凌晨4時到達瀋陽,配合第二營於5時30分佔領北大營。與此同時,駐紮在海城和遼陽等地的第二師所屬部隊及師長多門二郎也於19日凌晨5時抵瀋陽,與原來駐在瀋陽的第二十九團一起行動,6時30分佔領瀋陽內城。然後該師又與獨立守備隊採取聯合行動,向距瀋陽10公里的東大營進攻,日軍南北夾擊,東北軍和講武堂學員不戰而退。中午12時許,日軍佔領了這個東北軍的第二大營。由於東北軍絕大多數部隊執行了蔣介石“不準抵抗”的命令,一夜之間,日本侵略軍便輕而易舉地佔領了瀋陽城。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遼寧省政府、兵工廠、飛機場及一切重要軍政機關和東三省官銀號等悉被佔領,所有駐省城的軍警均被繳械。僅瀋陽兵工廠,即損失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重炮。野戰炮250門,各種子彈300餘萬發,炮彈10萬發,東三省航空處積存的300架飛機,盡爲日軍掠去;其唯一的金庫所存現金7000萬元,亦被洗劫一空。

9月18日夜裏,關東軍在南滿鐵路沿線展開了全面攻勢。19日,日軍攻佔南滿、安奉兩鐵路沿線的重要城鎮營口、田莊臺、蓋平、復縣、大石橋、海城、遼陽、鞍山、鐵嶺、開原、昌圖、四平街、公主嶺、安東、鳳凰城、本溪、撫順、溝邦子等地。19日凌晨4時,日軍向長春發動總攻,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後在吉林軍署參謀長熙洽“毋須抵抗”的命令下含憤撤退。當日22時許,長春陷落。9月6日,張學良電令駐瀋陽北大營旅長王以哲:“中日關係現甚嚴重,我軍與日軍相處須格外謹慎。無論受如何挑釁,俱應忍耐,不準衝突,以免事端。”同日,又電臧式毅、榮臻稱:“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參謀長榮臻命令北大營駐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着死,大家成仁,爲國犧牲。”

駐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8月間即預感到日軍要採取行動,旅長王以哲專程到北平請示張學良。張學良說:“蔣指示暫不抵抗,準備好了再幹,一切事先從外交解決;……遇事要退讓,軍事上要避免衝突,外交上要採取拖延方針。”王以哲根據這一方針,決定對於日軍的進攻,採取“釁不自我開,作有限度的退讓”的對策,“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全軍退到車山嘴子附近集結,候命行動”。這樣,不抵抗主義,從中央到地方層層下達,貫徹比較徹底。結果造成大片國土輕易地落入敵手。滿鐵的土木建築公司經理神谷仙次郎在日記中,誇耀日本侵略軍進攻“北臺(大)營的戰爭,創造了世界戰爭的記錄,敵人有1.2萬人,而關東軍用650人即以1/20的兵力,戰鬥7小時,就把它攻佔了”。瀋陽的陷落,也並不是日軍攻陷的,基本上是從敞着的大門開進來的。當日軍進攻北大營時,瀋陽城門大開,榮臻和臧式毅會商應付辦法,認爲日領事館已經說了日軍不進城,“如果進城,吾方即閉城門,日軍亦可用炮擊毀,不若開城聽其如何”。果然。日軍一炮未發,便從敞開的城門進入城內。

事件爆發後,蔣介石仍令不抵抗。目居北平的張學良一夜之間十幾次致電南京蔣介石請示,均不準抵抗。蔣指示張學良:“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爲免除事件擴大,絕對抱不抵抗主義。”在這種不抵抗政策下,拱手讓敵,使東北大好河山淪於敵手。

  1941年09月18日 中日第二次長沙會戰

在74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18日 (農曆七月廿七),中日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8日,日軍集中兵力向新牆河一線展開猛攻,第二次長沙會戰正式開始,由於第九戰區對敵情判斷有誤,中國軍隊正面防備不足,日軍在2天內便完全突破新牆河防線,並推進到汨羅江北岸。第九戰區急忙佈置汨羅江南岸防禦,並集結部隊,伺機自東南向西北側擊南進日軍。由於雙方實際戰鬥力不相上下,戰役打得十分激烈。後來,第九戰區的作戰密電兩次被日軍破譯,致使第九戰區部隊遭到嚴重損失,20日,日軍在駱公橋至浯口之間強渡汨羅江,26日,日軍主力向長沙猛攻,在撈刀河一線擊破第九戰區主力部隊之一的第七十四軍。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第2張

27日晨,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轟擊長沙中國守軍陣地,然後發起集團衝鋒,中國軍隊在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後,官兵傷亡慘重,長沙終於於中午被日軍攻破。第九戰區部隊雖然被迫撤出了長沙,但仍積極組織反攻。

  1948年09月18日 印度尼西亞的“茉莉芬事件”

在67年前的今天,1948年9月18日 (農曆八月十六),印度尼西亞的“茉莉芬事件”。

1948年印度尼西亞右派勢力在茉莉芬市鎮壓印尼共產黨人的事件。1948年印度尼西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7月 ,美、荷帝國主義與印度尼西亞右派勢力在爪哇茉莉芬策劃 “消滅紅色分子的建議”。8月初,梭羅的丹·馬拉卡集團武裝組織野牛隊暗殺了左派武裝力量國軍第四師師長蘇達爾多。9月1日,駐梭羅的右派部隊西利萬吉師綁架印尼共產黨人,並無故扣押前往營救的第四師軍官,引起雙方武裝衝突。9月17日,駐梭羅的左派軍隊被右派軍隊趕出梭羅,退往茉莉芬。9月18日,茉莉芬駐軍兩派發生衝突,左派軍隊控制全市,當時州長出差在外,左派組織人民陣線推選副州長(共產黨員)代理州長職務並電告中央政府。哈達政府聞訊立即聲稱印尼共在茉莉芬發動政變。9月20日,茉莉芬民族陣線政府成立,並公佈了“爲了勞動人民的需要,加強和保衛無產階級共和國”的7項政綱。9月21日印尼共領袖慕梭撰文聲明,茉莉芬政府是民主的印尼共和國的一部分 。9月30日,政府軍攻佔茉莉芬。10月底,慕梭在戰鬥中犧牲。11月,沙利佛丁等印尼共其他領導人被俘,12月被害。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第3張

在茉莉芬事件中,印尼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被捕者達3.5萬人,其中1萬人慘遭屠殺。茉莉芬事件不僅嚴重削弱印尼共力量,同時也使新生的印尼共和國元氣大傷。

  1066年09月18日 諾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當上英國國王

在949年前的今天,1066年9月18日 (農曆八月廿六),諾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攻進英國,成爲英國國王。1066年9月18日 諾曼底人齊集法國沿岸,攻打英國,之後成功進攻英國。而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其後成爲英國國王。威廉一世(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1035年,諾曼底公爵羅貝爾一世(寬宏的)在去耶路撒冷朝聖的歸途中去世。由於他沒有婚生子女,因此唯一的私生子威廉被立爲諾曼底公爵。英格蘭第一位諾曼人國王。生於1028年,8歲時繼承父親的公爵位,15歲時被封騎士,開始在領地執政。1046年至1055年間多次平息貴族的叛亂。1054-1060年間反對國王享利與安茹的馬特的同盟。1063年征服曼恩。1066年9月18日召集諾曼底人齊集法國沿岸,攻打英國,首先攻佔了佩文西和哈斯丁斯鎮。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第4張

10月,擊敗了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抵抗。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爲英格蘭國王。爲了確保邊疆的安定,威廉於1072年入侵蘇格蘭,1081年入侵威爾士,並在邊境設立特殊的居民地。他一生的最後15年多住在諾曼底,任命老友蘭弗朗克爲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蘭朝政交給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時間,他根本未到英格蘭一次。1087年,死於諾曼底。

  0096年09月18日 羅馬帝國皇帝圖密善被刺殺

在1919年前的今天,0096年9月18日 (農曆八月十三),羅馬帝國皇帝圖密善逝世。

提圖斯·弗拉維烏斯·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 ),英語化作“多米提安、圖密善 Domitian”,漢文神學書籍譯作多米田王,51年10月24日-96年9月18日。他繼承父親維斯帕先與兄長提圖斯的帝位,爲弗拉維王朝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81年-96年在位。由於他執政中後期曾嚴酷處決許多元老以及迫害基督徒,因此他在後世史書中的評價普遍不佳。

圖密善出生在羅馬城,當時他的父親即將就任羅馬執政官,早年的家境並不富裕。當他的父親與兄長在外從事軍旅生活時,他則留在羅馬接受貴族的青年教育,學習修辭和文法。

歷史上的今天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第5張

公元69年,皇帝維提裏烏斯的軍隊在第二次貝德里亞庫姆戰役失敗後,支持維斯帕先的部隊即將進入羅馬城。在城內大亂之際,圖密善與當時擔任城市長官的伯父“薩賓努斯”逃到卡庇托裏上的朱庇特神廟,但敵人闖入並放火焚燒神廟,薩賓努斯被皇帝逮捕與處決。圖密善打扮成伊西絲女神的祭司,逃過追捕者的搜查。不久,維提裏烏斯戰敗身亡,支持他父親稱帝的軍隊進入羅馬,圖密善被軍隊擁護高呼爲“凱撒”,並授與執政官的地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