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聊齋先生”蒲松齡:其實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聊齋先生”蒲松齡:其實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老舍曾這樣評價過清代文人蒲松齡。他的一部《聊齋志異》,說盡鬼道人間,刺貪刺虐,在中國婦孺皆知,甚至走出國門,對西方文學家如卡夫卡等人也產生過重要影響。而這位大師的人生,卻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連自己的著作也無錢印行。種種痛處,只印證了一句古話:“窮愁著書。”

坎坷功名路

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出生於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蒲家祖上曾做官,到蒲松齡的父親蒲盤時,開始還讀書,後來因爲家窮,下海做生意了,他有5個兒子,蒲松齡排行老三。

“聊齋先生”蒲松齡:其實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網絡配圖

蒲松齡從小跟着父親讀書,19歲考秀才,異常順利。當時他的一篇答卷縱橫議論,發揮得酣暢淋漓。主考官恰巧是愛才若渴的學使施愚山。這位施大人爲人通達,見到蒲松齡的答卷,非常欣賞,立即將其拔爲頭籌。隨後,蒲松齡連着三場,鄉里、縣裏、道里都是第一名。這事轟動了十里八鄉,讓蒲家人臉面上着實增光。

在一般人看來,這位青年才子一定前程遠大,誰料想此後蒲松齡竟然在科舉考試的泥途上一路受挫,再也沒能前進一步!其中幾次落榜都很意外。一次,他第一場的答卷相當出色,考官極爲欣賞,甚至內定蒲松齡爲頭名人選,不想蒲松齡突發急症,無法繼續參加考試,前功盡棄。他那滿心的怨悵之情可以想象。還有一次更離譜,蒲松齡費盡心思從當官的朋友那裏求來一份推薦信,覺得考官一定會照顧他幾分,心裏一高興,文采大發,只顧洋洋灑灑、筆走龍蛇,卻沒想到有一處寫得超出了格式規定,這在當時被稱作“越幅”,要被取消考試資格。蒲松齡得知後如五雷轟頂,驚愕、茫然、痛悔,最終也只能沮喪而歸。

40多年間,蒲松齡一共參加過十幾屆科考,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垂頭喪氣而歸。逢發榜之日,他就像領受酷刑一般煎熬,最後還是被落榜的大棒當頭打下。每當這時,他都會咬牙切齒,發誓再不去赴考,可3年過後考期一到,他心裏又蠢蠢欲動,忘記了落敗之痛,興致勃勃地打點行裝出門應考……就這樣,翻來覆去,好像被放在熱鍋上來回烙烤一般,讓蒲松齡的人生變得無比悽慘。

“聊齋先生”蒲松齡:其實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第2張

網絡配圖

儘管一再受挫,直到年過六旬,蒲松齡對帶給自己如此苦痛回憶的科舉考試還是不肯放棄。他的老妻實在看不過去了,毅然出來勸阻,對丈夫說:“你還是省省吧!如果命裏有這個福氣,能夠考上的話,現在都該做到司道閣老了。從今往後,你就不要再去碰釘子了!”蒲松齡終於冷靜一些,想想妻子的話,的確有道理,從此纔不再應考。

貧賤夫妻

一個讀書人,若不能考取功名,就無緣進入仕途。蒲松齡的日子一直過得相當困窘。爲了餬口,他長期在外坐館(擔任老師、文書工作),幫一些鄉紳人家訓導子弟,替東家代辦書信文筆之事。家裏面奉養老人、撫育孩子的辛勞,就全託付給妻子劉氏了。

蒲松齡18歲即與劉氏成婚。劉氏出身於讀書人家,賢惠明理。大家庭裏不乏人際關係上的煩惱,蒲松齡的兩個嫂子爲人刻薄蠻橫,經常挑起事端。劉氏一向寬容忍讓,連蒲松齡也對妻子的胸懷歎服不已。

但由於婆婆一再誇獎三兒媳賢淑懂事,嫂子們心懷嫉妒,一再蓄意尋釁吵鬧。蒲松齡的老父實在忍受不下去,只得爲幾個兒子分了家。嫂子們都爭搶好的房屋田地,劉氏靜默在一旁聽任發落,結果落到蒲松齡名下的只有老家農場裏的20畝薄地和3間草屋,地處荒涼,屋子連門都沒有。

“聊齋先生”蒲松齡:其實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第3張

網絡配圖

從蒲松齡小說中對“悍婦”的描繪與奚落裏,我們可以體察到兩位蠻不講理的嫂子,帶給蒲松齡的那份苦澀無奈的感受。

蒲松齡的生活本就貧困,分了家後越發困難,他不得不外出謀生。劉氏一個20來歲的少婦帶着幼小的孩子住在陋室荒圃,白天野狐出沒,夜晚狼入豬舍。劉氏常常徹夜紡紗,以保護牲畜、孩子。就這樣,她撫養大5個兒女,用一個女人柔弱的雙肩,爲蒲松齡分擔了生活的重擔。蒲松齡娶得如此一位賢妻,還算是他人生中一件幸事。

蒲松齡30多歲時,父親去世,贍養老母的重任落在他的頭上。他窮到“家徒四壁婦愁貧”。但痛苦中,蒲松齡卻不失幽默,他有篇文章叫《祭窮神文》,裏面寫道:“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麼情分,你怎麼整天寸步不離地跟着我。就算我是你護院的家丁、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鬆,難道我們是纏綿的情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