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伍秉鑑後代有錢嗎

伍秉鑑是清朝時期的首富,但是作爲他的後人卻並不像他那麼富有,這是爲什麼呢?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伍秉鑑塑像

伍秉鑑的生意的確做的很大,鼎盛時期甚至把資金投資到了美國,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有句古話叫做樹大招風,也正是因爲跟外國商人來往密切,在鴉片戰爭爆發後,他才成了清政府的重點“照顧”對象。伍秉鑑曾經爲了求一個安寧,花巨資跟朝廷買了一個三品的官職,但是卻並沒有得償所願。

《南京條約》簽訂後,他一個人就爲清政府償還債務一百萬銀元,之後的喪權條約就更不用說了,如果只有這些也就算了,家大業大的他就當花錢買平安了,只要生意還能夠做。但是落寞的王朝是不會輕易放棄這隻肥羊的,他被多次以通敵之類的藉口罰款,生活都不得安寧,當然更無心生意了。以至於他生意越做越小,花銷卻越做越大。

也有一種說法是瘦死的駱駝也會比馬大,伍秉鑑多少還是有些家業留給子孫後代的吧,這個應該是真的有的,只是多與少的問題,相信伍秉鑑被清朝剝削之後,應該也沒有多少可以留給後代了,最多也只是一點祖業,畢竟清朝當時國庫虧空不是一星半點。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第2張

所以說,雖然伍秉鑑非常有錢,但是他卻沒有多少錢留給後代,再加上伍秉鑑的後代沒有多少可以守成的人,更遑論是那些可以創業的人才,所以伍秉鑑的後代的日子只能越過越落魄。

伍秉鑑把財產轉移到哪兒去了

都說伍秉鑑是二十世紀時期的中國首富,但是他究竟有多少錢你是否說的清楚?在他死後,這些錢又去了哪裏呢?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說明吧,相信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他爲什麼能成爲榜首了吧!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那個時候一兩白銀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兩百塊錢,而伍秉鑑的身價換算下來就是現在的四十億;另外你知道清政府一年的稅收是多少嗎?身爲兩廣總督的林則徐,那麼大的官他一年的俸祿又是多少?當時清政府一年稅收是四千萬兩,林則徐則一年賺兩萬兩,而伍秉鑑他的身價就是當時朝廷的半年收入,需要林則徐不吃不喝賺一千年的!想必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多有錢了吧,那麼這些錢又都去了哪裏呢?

大家都知道鴉片戰爭爆發後,統治者簽訂了很多的條約,其中都有寫到割地賠款給西方列強,那麼這些錢從哪裏來呢?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第3張

據記載,在《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下令商行出資三百萬銀元用以償還債務,其中伍秉鑑一個人就出資一百萬銀元。而在此之前,伍秉鑑爲了能夠更好的發展事業,曾經花巨資向清政府購買了一個三品的官職。但是這並沒有保住他的家財,因爲做的是跨國的生意,所以與外國的商人有着密切的聯繫,鴉片戰爭爆發後,因爲這一理由,清政府多次向伍秉鑑開口要錢。之後就更不用說了,再有錢的商號也經不起政府的這樣壓榨,加之做生意需要資本的同時好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作爲封建王朝末期的富商,伍秉鑑的財富根本無法長期保持,也就是說他的財富是跟着他的人一起消逝在了歷史的場合中。

伍秉鑑兒子

伍秉鑑,又叫伍敦元,字成之,是清朝乾隆時期人。他的家族從他父親那代起開始參加對外的貿易。他的哥哥伍秉鈞創辦了怡和行之後英年早逝,他接手業務後把怡和行經營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清朝首富伍秉鑑的後代有錢嗎? 第4張


伍秉鑑像

到了廣東以後,他把一個小家庭經營成了全球最顯赫的大家族,自己也成爲了那個時期富可敵國的商人。他總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叫伍元芝;次子伍元蘭;三子姓甚名誰已不可考;四子伍元華,也叫伍受昌;五子伍崇曜,原名伍元薇。後來伍秉鑑退居二線,把生意交給了四子伍元華和五子伍元薇打理。

伍元華,字良儀,號春嵐。清朝候選道員,能詩善畫,收藏頗豐。他接任怡和行雖然時間不長,卻是個精明能幹、善於經營的人。他與英商勾結,包庇鴉片買賣,縱容走私,同外商關係密切。

伍元薇,也稱爲伍紹榮,字元垣。在經營活動中,他很注重外商企業,是當時美國負責販賣鴉片的旗昌洋行大股東。由於伍家和外商的密切聯繫非常密切,所以歷任廣東的朝廷大員都會請伍紹榮擔當洋務官員以處理對外事務,所以他的政治角色也比較突出。他還多次籌備軍餉,爲清政府付出了不少,所以是封建時期,官商向買辦商人轉化的最典型的代表。只是後期他私通洋人買辦,內外勾結販賣鴉片,後來被林則徐革職查辦,一代官商從這裏也開始凋零。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