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口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口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時始終打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來反漢。那麼這句口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這裏的“蒼天”所指的就是當時統治天下的漢室王朝,這個“黃天”自然就是太平道(張角借用《太平要術》的經典創建的迷信宗教)。加上五行上的說法,漢朝是火德,火生土,土又是黃色的,也暗合了“黃天”,故而黃巾軍個個都是頭戴的黃巾的。

第二句裏“歲在甲子”,就是指代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爲這一年剛好是六十年一輪迴的開始甲子年,“天下大吉”就是說在這一年他張角取代漢室,天下將會重新歸於興盛太平,百姓自然是生活的幸福安康。這兩句就是要告訴衆人,尤其是那些迷信的老百姓們,漢室必然會滅,而取代它的必將是他張角的太平道。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口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實際意義:給起義軍勇氣,說明黃巾起義的正統。漢王朝理當滅亡,黃巾起義應該取代它,就在中平六年,(起義軍起義的那一年)天下就會太平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一口號極具感召力,但是它的含義是什麼?爲什麼它能有這麼大的鼓舞力量?許多人對其進行了探究。

黃巾起義口號與陰陽五行和五德所形成的思潮相關。這兩股思潮在戰國以後逐漸密切結合,只是在東漢末年極其盛行。“五德”指的是土、木、金、火、水五種元素的性能或德性;“五德終始”這五種性能有從始到終、周而復始的循環運動,以前的人們認爲這是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

五行取象類似“色合五行”的含義,認爲黃天是五行中的“土氣”;“黃天當立”應該指黃巾軍“主土德”,意思是張角會運應土德而稱王。”但是古代以木、火、土、金、水爲五行排列順序。比相隨,謂之相生相互促進;間相隨,謂之相勝;相互排,能勝“蒼天”。

那麼以“黃代替蒼”就和五德終始的說法不相符合。此外,東漢其實主火德,並不是主木德。這個觀點在學界引起了許多爭議。有學者堅持黃巾軍是以“黃”代“蒼”的這一觀點。他們認爲《太平經》曾被張角視爲“聖物”,但是隨着後來形勢的發展,張角爲了更好地配合起義,對《太平經》中的教義做出了重大修改——將其中保劉安漢的“以火德王”說改爲倒劉反漢的“以木德王”說。

在唐朝章懷太子李賢給《後漢書•公孫述傳》作的注中也說:“赤者,漢行也”、“五行火生土,故云以黃代赤。”因此,他認爲“赤”是故意被改爲“蒼”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應是“赤天已死,黃天當立”,代表着要推翻東漢王朝,建立農民的太平盛世的意思。

從西漢末到三國時代最流行的一個口號是“赤德衰盡、黃承赤而興”。黃巾起義就是藉助當時“黃德當興”來發動起義,從而達到推翻東漢統治的目的。據《尚書•牧誓》等史籍的記載,武王伐紂發生在“甲子”,“甲子”與王者受命時間有關。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口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第2張

這說明“甲子”已經成爲一種讖言(讖言是巫師或方士等以讖術製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作爲吉凶的符驗或徵兆,又稱讖居、符讕、符命,是迷信的說法;因通常有圖,故又叫圖讖),“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是從“甲子”讖言引申出來的;《宋書•符瑞志》上也載有“初,黃帝之世,讖言曰,‘西北爲王,期在甲子’,‘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於昌戶,昌拜,稽首受之’”一句。

“蒼天已死,黃天立,歲名甲子年,天下大吉”出自晉人幹寶的《搜神記•赤厄三七》,這句話和《後漢書•皇甫嵩傳》中所記載的黃巾口號是一樣的。因此,“赤厄三七”作爲讖語,也是黃巾軍口號含義的重要依據。

一些學者則認爲黃巾起義的口號代表着起義軍的“理想”。他們認爲“蒼天”、“黃天”包含着農民們對政治和權力的渴望。“黃天當立”中的“黃天”指農民的太平天下、理想世界,“黃天泰平”是黃巾口號的依據。而“蒼天”指的是東漢的腐朽統治,這依據是曹操宗族墓磚銘中的“蒼天乃死”四個字。也有人說黃巾口號是黃巾軍起義的政治行動綱領,要讓農民階級翻身做主。

還有認爲黃巾軍的口號是一種“迷信或妖言邪說”。因爲黃巾起義的根本原因是戰爭的迫害和土地的缺失,而這一口號至少在精神上給了農民安慰,這對當時處在嚴酷的情勢下的貧困農民來說,極具煽動性。

關於黃巾起義的口號衆說紛紜,它的含義究竟是什麼,還有待人們進一步的探究。相信隨着史料的不斷髮現,這個謎底在不久的將來終會被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