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黃巾起義和東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東漢到三世達鼎盛,傳八世而亡國,對東漢的滅亡,黃巾起義並不是實質性原因但它也確實起了導火索的關鍵作用。黃巾起義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次著名的堪稱規模最大的因宗教影響而爆發的農民起義,雖然黃巾起義結果是以失敗告終,但它動搖了東漢的國家根基,致使東漢最終走向滅亡。

黃巾起義的名字由來是因爲起義的羣衆相約頭綁黃巾作爲標誌,至於黃巾的由來要從東漢時期的神學發展說起。

在東漢前期,經過光武帝的勵精圖治,政權得到加強,中央與地方的勢力也能夠和平共處,舉國上下一片祥和,於是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快速發展。

民間流傳當初劉秀能夠當皇帝是因爲得到了讖緯崇信的指引,據史料記載,劉秀當皇帝之後對國家政策的實施,人才的選用,祭祀活動等都會先經過讖緯預卜。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君王尚且如此,宗教又該是多麼地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宗教在生活中扮演的很大一部分角色是一個人心靈的寄託,使他們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能夠依託神靈,宗教的因果輪迴能夠安撫百姓委身於別人的統治,但當統治者不顧百姓死活,自然會有其他人藉助神明的名義團結起信徒。

哪有不貪生怕死的人,若非不是生活的苦難更甚於他們對生的渴望,又怎麼會有人願意起義造勢流血犧牲呢?

在起義爆發之前,因爲宦官與外戚的爭權奪勢,再加上與西羌長達十幾年的交戰,土地兼併嚴重可百姓仍要承受沉重的賦稅,皇城之內爾虞我詐全然不顧皇城之外的餓骨遍野,反正百姓橫豎都是一死,何不奮力反抗說不定能爲自己掙出一條活路呢?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第2張

所以當張角藉着神明的幌子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口號時,百姓第一時間紛紛響應,而其中的“黃天”代表着“太平盛世”,所以百姓頭綁黃巾,示意要取代當前不堪的東漢政權。而張角趁機建立“太平道”,借宗教的名義拉攏人心,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據史料記載,張角的信衆後來發展到有數十萬之多,在百姓之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把百姓逼上這條“下下路”的政治也不是一朝一夕來的,早前可以追溯到漢章帝時期,開創了任用外戚的先河。所謂外戚即後宮妃嬪的孃家人,一般來說,歷代皇帝對外戚勳臣都是多加防範的,哪怕是在給予重任的同時,也不忘制衡他們的權力,就像風箏自然是飛得越高越好的,但是線必須緊緊握在手中。對於有功的給予豐厚的獎勵,封官賜爵,但是禁止他們參與政治,生怕他們一支獨大後會生出非分之想。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第3張

建立東漢政權的光武帝劉秀及起初的明帝章帝借鑑西漢政權旁落的教訓都很注重加強中央政權,因此還鬧出了歷史上著名的"自是大臣難居相任"事件,許多大臣因爲被猜忌和忌憚就隨便找個理由給處理了,很難有機會再向上發展,也因爲這件事使得劉秀被後人所詬病。但是漢章帝劉炟死時,繼位的漢和帝年僅十歲,可能連朝堂的意識都沒有建立完全,所以根本無力獨自掌握政權,只好由竇太后輔助垂簾聽政,而竇太后又不免會在政事上詢問孃家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朝上也不免多有關照,外戚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東漢的政治舞臺中心的。

除了漢和帝,接下來的歷代皇帝年紀都很小,例如:安帝十三歲,順帝十一歲,衝帝二歲,質帝八歲,桓帝十五歲,靈帝十三歲,獻帝九歲,這就使得外戚干政的情況一直得不到抑制。但是皇帝長大後有了獨自的思想總是會生出不願繼續當一個傀儡的不甘,可是朝堂之上都是外戚的勢力,皇帝若想培養能和之抗衡的勢力就只好着眼於身邊的人,比如宦官,於是宦官就是這樣被皇帝帶上政治舞臺的,慢慢醞釀成了後來的宦戚相爭的局面。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第4張

在漢和帝期間,竇太后的哥哥位居大將軍職位輔政,竇氏一族的子弟皆居要職,旁的官員一邊倒,竇憲想要辦什麼事,朝前說一聲自然有人附和,成爲東漢外戚擅權的第一人。

和帝長大後爲了扭轉局勢而聯合宦官鄭衆,在永元三年竇憲出征回朝那天以竇氏謀反的罪名收回兵權將其遣回自己的封地再將其殺害,政權就此又回到皇帝手中,鄭衆因爲在此事上有功而以一個宦官的身份開始參政。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第5張

後來歷史重蹈覆轍,殤帝兩歲夭折,安帝十三歲繼位,大權又重新回到外戚手中,皇帝又借宦官之手奪回政權,這個遊戲愈演愈烈,一直到國家滅亡才真正得以結束。一開始的事情看上去其實都不復雜,只是發展的後來宦官與外戚都作爲各自利益的代表開始了不受皇帝控制的權力爭奪,他們開始着手親自扶植一名幼帝上位,以便更好地操控政權,互相廝殺再到後來把歪心思動到了皇帝身上,這是漢和帝怎麼也沒有想到的局面吧。

在朝堂一片混亂的同時,忍無可忍的百姓已經密謀着動手起義了。一時之間,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的人民紛紛反抗,在荊州、揚州集結民衆,在洛陽準備裏應外合,由於密謀已久,州郡的接二連三失守,引起朝堂的極力鎮壓。漢靈帝派出精兵,解除黨禁以及請求外援這纔將這次叛亂平息下來。

東漢滅亡是真的因爲黃巾起義嗎 其實建國之初就埋下了禍根 第6張

雖然黃巾起義以失敗告終,但通過這次戰爭,使得中央失去威信,並且爲了平息戰亂,中央下放軍權,爲地方擁兵自重埋下苦果,政權紛紛興起,出現了軍閥割據,爲三國分立奠定了基礎,中央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東漢政治在其興盛時期也有過極其清明的時候,衰落的時候又是無比渾濁,這樣的年代容易出現英雄,只是這樣的年代也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好感,因爲沒有深刻的浪漫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