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景之治時間是公元前167年至1前41年,是西漢王朝第五位皇帝漢文帝劉恆與第六位皇帝漢景帝劉啓在位時出現的治世。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漢文帝

文景之治的時間分爲兩個時間段,漢文帝劉恆統治時期和漢景帝劉啓統治時期。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登基爲帝,他沿襲了漢初“與民休息”的政策,並在此基礎之上減免稅賦,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減免戰事,實現“輕徭薄賦”。注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頭在田間耕作,鼓勵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西漢原本衰弱的經濟在文帝的種種舉措之上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經過諸呂之亂後,文帝着手削弱諸侯勢力,抑制豪強,加強中央集權,使國家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之下。這是文景之治的文治時期,這段時期的時間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

文景之治的景治時期,即漢景帝的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景帝劉啓登基之後,平定了七國之亂,在文帝的基礎之上更大限度的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他與文帝一樣親自去農田耕種,以身示教。景帝繼續推行文帝時期的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的政策,並且還允許本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利用貿易順着賺取了不斐的收入,使得西漢經濟達到了十分繁榮的地步。

因爲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期間共同取得的成就,所以後來的史學家便將此成爲文景之治。也因此文景之治時間就是漢文帝與漢景帝的在位爲帝的時間。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王朝時期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啓統治時期。西漢初年的時候,國家的經濟衰弱,於是朝廷就推行黃老之治,改革當時的社會生產背景,採取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給予百姓生產發展的時間。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第2張

漢文帝劇照

漢文帝在位期間十分重視農業的生產,因此在他做皇帝之後他就多次下詔勸課家桑,並且他還按照戶口的比例來設置三老、孝悌、力田等榮譽善長的獲得者若干名,時常給予他們獎勵,以此來鼓勵農業、手工業和養殖業的發展。此外,漢文帝還十分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多次減免農民稅賦,徭役也從每年一次改爲每三年服役一次,並且還提高了服役的年齡。他下詔“弛山澤之禁”,開放國家的山林川澤給百姓使用,增加了農業的收入,促進了農業和商業的發民。漢文帝的種種舉措,使得原本衰弱的社會經濟逐漸恢復了原氣,並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在刑法方面,文帝也做出了許多改革,比如廢除了誹謗妖言法,連坐法等等,一改春秋時期“苛政猛於虎”的情景。漢景帝沿襲了文帝的這一些舉措,並且增加有益於百姓的政策。因爲漢文帝和漢景帝的生活十分的節儉,對於國家的開支十分有節制,這也使得貴族官僚們不敢太過奢侈,使得“休養生息”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實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居樂業,民心穩定,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太平盛世,因此後來的史學家稱其爲“文景之治”。以上便是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先秦之期,諸子百家,各個學說自成一派。一個國家要統一發展,則必然要有一個統一的文化。文景之治爲西漢未來的大一統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那麼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呢?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第3張

黃老學說

文景之治採用了黃老之學。黃老之學是屬於先秦時期的道家學派,創始人是黃帝和老子,他們主張無爲而治。西漢初年,國家剛剛經歷過一場戰爭,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很脆弱,百廢待興。而且秦朝實行的嚴苛峻法仍餘威善存,民間百姓人心惶惶,綜合這兩方面的原因,統治者要想管理好這個國家,則必須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統一的局面。這個統一不是表面上國家統一,還包括經濟,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因此高祖劉邦決定採取黃老之學,實行無爲而治,與民休養生息。而這一思想,在文帝和景帝時期得到了最好的運用。

黃老之學在“文景之治”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利用“無爲而治”的思想鞏固皇權,漢文帝在國家的管理上很少去幹預社會生活,只是管理國家的大體事務。二是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勸課農桑,減輕農民稅賦,鼓勵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反之加重商人的稅賦,以保證國務的稅收收入。三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這是黃老學說在文景之治中最重要的體現。西漢的社會生產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的恢復和發展,國家能夠穩定的積累財富,與實行黃老常說有着很密切的關係。

文景之治的結果

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時對於治理西漢王朝採取的措施,能被後人概括爲“文景之治”,並讚揚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第一個太平盛世,可見文景之治的結果是很好的。那麼文景之治究竟爲西漢的發展帶去了怎樣的結果呢?

文景之治的內容 文景之治採用哪家學說 第4張

景帝劉啓劇照

西漢初年的時候,大的諸侯國內的人口數量差不多是一萬戶左多,小的不過五六百戶。然而到了文景之世的時候,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很多流離在外的居民回到家鄉,而且還有輕徭薄賦的政策,因此人口數量增長的特別的快。以至於幾年之後,大的侯國之內的人口數量達到了三四萬戶,比之前翻了好幾倍,小的候國內戶口也增加了一倍之多。文景之世時,十分鼓勵農業發展,對於農民的優惠更是一給再給,因此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糧食的產量也增加了很多。在一段時間內,糧價爆跌,文帝採取了“貴粟”的政策,將多餘的糧食收購存於庫房。後據《漢書》記載,由於糧食過多,積壓在糧倉之內,導致很多糧食腐爛不能夠食用。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糧食的過多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繁榮。

然而,文景時期的一些政策雖然看似是對農民十分有利,然而受利更多的則是地主和商人。而文帝在政治上的決策不夠果斷,隨任諸候國的成長,導致後來的七國之亂產生,威脅了國家政權。因此事物必有兩面性,文景之治爲西漢的發展奠定了殷實的基礎,然而也爲後來的統治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