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什麼說“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又傻又能幹?

爲什麼說“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又傻又能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說“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又傻又能幹?這是因爲李怡小時候沉默寡言,也不善於交際,總給人一副悶頭呆腦的印象,因此宮中的人都覺得他有點傻,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推選爲帝

唐憲宗去世後,唐穆宗繼位,李怡被冊封爲光王。然而唐穆宗僅在位四年就崩世,隨後唐敬宗繼位,接着就是唐文宗,此後便是唐武宗。在這26年裏,唐朝就換了四位皇帝。

由於政權的不斷更換,也使得朝堂中出現了一些明爭暗鬥的局面。從輩分上來看,李怡是唐敬宗和唐文宗以及唐武宗的皇叔,甚至他的年齡比前兩位皇帝還要小。

因此唐敬宗和唐文宗在位期間,對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叔叔是多加關照的。因爲李怡一直癡傻的狀態,他們都覺得此人構不成威脅,但作爲血親還是給予他一定的優待。

然而唐武宗就不這麼認爲,他一直覺得李怡是在裝傻,因此對他特別不待見。一次宴會上,唐武宗還下令強迫李怡當衆講話,以此來供衆人取樂,還稱他爲“光叔”,言語中盡是輕視之意。

而經歷了四個皇帝的李怡其實深諳這些皇權爭鬥的可怕之處,因此面對別人的傲慢無禮,他始終隱晦不發,要他幹什麼也極力地配合。正是因爲這個“人畜無害”的樣子,讓他成爲了宦官們的候選人。

唐武宗時期,朝政大權被宦官馬元贄和重臣李德裕把持,致使朝堂中問題日益嚴重。後來唐武宗病危,在選擇儲君的時候,馬元贄覺得李怡很好控制,於是將他推選爲皇太叔。

同時李怡也正式更名爲李忱,而且在馬元贄和李德裕的監視下開始監國,每天他都流着淚的去接見大臣和明斷國事,在這些奸臣的打壓下,成爲了他們名副其實的傀儡。

但是對於李忱來說,他必須要隱忍,用自己的傻去騙過宦官們,只待有朝一日等他登上王位再找他們算賬。

爲什麼說“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又傻又能幹?

不久後這一天也終於來臨了,公元846年唐武宗病逝,李忱登上帝位。那一年他37歲,而就在他登基之後,便一改往日癡傻的樣子,一道聖旨就把官員們嚇得膽寒不已。

政治舉措

在李忱的身上可以用“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這句諺語來讚美,這次他終於擺脫了宦官和姦臣的高壓政策,甩掉傀儡的身份,真正的爲大唐活一次。

這些年的忍耐讓他能更好地審時度勢,看清楚朝中的局勢,於是登基後他便下了一道聖旨,用極短的時間清理了馬元贄和李德裕的黨羽,肅清了整個朝綱。

大臣們沒想到平日來傻里傻氣的他居然有着這般的雷霆手段,紛紛表示遇到了明君。然而除了這些以外,李忱的政治舉措還有很多。

李德裕被清除之後,“牛李黨爭”的現象也宣告結束,李忱大力重用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恢復科舉的公平競爭制度。

他繼位後欽定宰相的人選,其首先想到了白居易,可惜當時他已經過世,後來在權衡利弊之下任用了崔慎由,後又提拔蔣伸爲相。

他的授官原則就是不以個人喜好和好感去授官,也不會以親近程度去授官。並且他對朝中高官的人數嚴格把控,特別注重地方的最高刺史。

他覺得地方父母官與百姓有着裙帶關係,正所謂任人唯賢,這樣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在任用刺史的時候,那人不能直接走馬上任,而必須要在京城中接受他的當面考察才行。

李忱的偶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諸多政治舉措都是效仿他,而且還將《貞觀政要》書寫在屏風之上,天天拱手作揖去拜讀。

唐太宗在位時期非常注重官員的納諫,而李忱對於此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也被稱爲唐朝歷史中納諫僅次於唐太宗的皇帝。

爲什麼說“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又傻又能幹? 第2張

魏謨是魏徵的五世孫,他非常善於納諫,而且敢於向皇帝進言。因此他深得李忱的重用,君臣倆在朝中的關係再現了當年李世民與魏徵的授諫的風範。

除了整頓朝政之外,李忱還特別勤儉治國、且體恤百姓。他經常出遊到民間去體察民情、減少賦稅,使得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在外交上他收回了當年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侵佔的大量土地,維護了邊境的安穩與和諧。大唐在他的治理之下逐漸走向了繁榮,一改原本衰敗的局面,實現了“大中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