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唐宣宗李忱爲什麼賜崔鄲“德星堂”

唐宣宗李忱爲什麼賜崔鄲“德星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宣宗李忱爲崔鄲御書賜額曰“德星堂”

“崔氏清河世望”(《史通通釋》),北魏時定世族大姓,以“崔氏爲清河第一”。清河曾是郡、國治,管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的清河、南宮、棗強及山東省的臨清、夏津、武城、平原一帶。清河崔氏在東漢到南北朝期間,名人輩出,高官疊現。據《崔氏族譜》所載錄的自一世至二十世(東漢到唐五代)的120人中,達官顯宦及有功名者多達115人;在《崔氏族譜》所載錄的世系中幾乎無人沒有功名,無人不任官職,其中任尚書令史、尚書右丞、尚書、將軍、太守等高官者不勝枚數。

唐宣宗李忱爲什麼賜崔鄲“德星堂”

崔鴻居於崔氏族的“六世”,東漢尚書令史崔琰的嫡派子孫。崔琰,曾師從大經學家鄭玄,好擊劍,尚武事,在當時很有聲望,被曹操闢爲別駕從事,是魏文帝曹丕的師傅。曹操爲丞相,以崔琰爲東西曹掾徵事。魏國初建,拜爲尚書令史,後又遷中尉;崔鴻的高祖崔輯仕晉爲中尉;高叔祖崔州平是三國時的隱士,有極高的文才和名望,與南陽諸葛亮、潁川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相友善。其排名,諸葛丞相爲第一,崔州平居第二。在《三國演義》第37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中寫道:“(一高士)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皁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劉備問他,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崔鴻的曾祖崔曠(《崔氏族譜》中作崔修之)曾仕宋爲樂陵太守;祖父崔靈延(《崔氏族譜》中作崔幼孫)仕宋爲長廣太守;伯父崔光爲北魏時的臺閣大臣,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元老。同時,是孝明帝的師傅,主持“迎立”孝明帝即位大典。孝文帝拓跋宏(後改元宏)非常器重崔光,曾誇讚崔光說:“孝伯(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光’是孝文帝所賜)才浩浩乎如黃河東注,固今日之文宗也。”足見孝文帝對崔光的敬重。崔光因“奉迎明帝之功,封博平縣公,領國子祭酒。詔乘步挽於雲龍門出入。尋遷大將軍,儀同三司”。(《北史·崔光傳》)可見當時崔光名望崇極一時,權勢炙手可熱。崔光逝世,“明帝聞而悲泣”,“親臨撫尸慟哭,御輦還宮流涕於路”。至使後來也“言則追傷,每至光坐講之處,未嘗不改容悽悼。”孝明帝對崔光的敬重與感懷之情可謂達到了極至。崔鴻的父親崔敬友,是“恭寬接下,修身勵節”之人,拜爲“本州治中”。他樂善好施,心地善良。“自景明以降,歲頗不登,飢寒請丐者,皆取足而去”,“又置逆旅於肅然山南大路之北,設食以供行者”,他的德行爲同僚所欽佩,尤其爲下層人士所敬仰。後除樑郡太守,因丁內憂(母喪)而沒有到任。在崔鴻的近宗叔伯輩中,如崔宗伯、延伯、亮、俊、仲文、仲方、光韶、宏、偃等,概爲朝中重臣。其中崔宏(崔鴻的近宗,長一輩)仕魏爲吏部尚書,曾主持制定北魏的各種典章制度,國號“魏”即是其所擬定,人稱“天官大人”,卒諡“白馬公”。崔鴻的從兄弟(叔伯兄弟)崔勵、崔劼(崔光之子)及同宗的崔瞻、崔浩亦均爲朝中大員。崔鴻的子侄、孫曾等輩中做高官者不能盡數。迄於唐元和年間,崔邠、崔郾、崔鄯、崔鄲及他們的子侄輩多爲朝中要員,臺閣重臣。唐宣宗曾親筆御題崔氏門額,曰“德星堂”。由上述可見,崔氏一門自東漢至隋唐五代。數百年間隆盛不衰,其族望之重,門第之高,非他姓所能比擬,崔氏之族望可謂譽滿九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