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發明了勾踐和夫差都愛吃的美食,范蠡到底有多全能?

發明了勾踐和夫差都愛吃的美食,范蠡到底有多全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范蠡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爽面是浙江省縉雲縣的一種獨特手工面,是其美味在南方面條中最爲食客們稱道。宋朝詩人黃庭堅吃了縉雲爽面之後,賦詩道:“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王箸惜”。在當地的《縉雲縣志》中有專門關於爽面的記載:“拜年上門,先喝茶,吃糖果,隨後吃索麪卵”。索麪卵,就是縉雲爽面加煎雞蛋或煮雞蛋。縉雲各鄉各村都製作爽面,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進門主人就盛一大碗土爽面加蛋來招待客人,都想討個長壽吉利、好運順爽的彩頭。而且縉雲爽面也讓很多遊子們一解思鄉之情。縉雲爽面已經成爲知名的中華美食。那麼美味可口的縉雲爽面是誰發明的呢?

發明了勾踐和夫差都愛吃的美食,范蠡到底有多全能?

相傳春秋晚期吳越爭霸。一開始越國打敗吳國,公元前494年,勾踐聽說吳國準備復仇,於是打算先下手爲強,大臣范蠡勸阻不成,執意發兵。

越軍果然在會稽山大敗,范蠡勸勾踐先答應夫差的條件投降,勾踐不聽,率殘部逃到南山,也就是今天縉雲的括蒼山。吳兵追兵很快趕到,在今天縉雲一個山溝裏發生了一場戰爭。敵衆我寡,越王勾踐跑一座破廟裏求神保佑,這時吳國追兵趕來,勾踐等人趕緊躲到供桌底下,一下子出來很多蜘蛛,結成層層蜘蛛網將他蓋住。吳兵搜索過沒有找到,以爲勾踐走遠繼續前追,過上坪村後沿路遠去,勾踐暫時躲過一劫,但是自己所騎白馬已然不見了。勾踐又氣又惱,扔掉了手中的馬鞭。

那時候的縉雲,大部分是荒山野嶺,人口稀少,招兵困難,後勤不足,而且吳兵就在不遠處,凶多吉少,勾踐望着身邊幾個人,嘆氣道:“難道我這輩子就這麼完了嗎?”文種勸說道:“當初商湯被桀囚禁在夏臺,周文王被紂王關押在羑里,晉文公重耳逃亡北翟,齊桓公小白逃亡莒,最後都稱霸天下。這樣比較,這點委屈能算什麼?”

發明了勾踐和夫差都愛吃的美食,范蠡到底有多全能? 第2張

聽了這話,勾踐稍覺安慰,安頓之後,正逢自己生日。於是范蠡四處找賀壽之物,雖然當地百姓很熱情,但是因爲生活困難,索討了很久,僅找到少量麪粉和幾個雞蛋。范蠡是河南人,善於做麪食,精通“計然之術”,能根據時節、氣候、乾溼、食材製作合適的美食。他靈機一動,着手和麪,並在面里加了一些鹽,再把麪糰壓成圓形,然後到竹片按照面團的形狀,由外向內把麪糰切成一圈圈條狀,然後再晾在竹竿上。等條坯發酵完成之後,做出和中原不一樣的麪條品種,煮熟之後,上面鋪上煎雞蛋,作爲賀壽的食物。

勾踐覺得很好吃,於是詢問這是什麼食物,范蠡說,在我中原老家,人們喜歡吃麪食,但今天我的做法和老家大不相同,現在越國局面非常困難,老百姓都是把僅剩的面、雞蛋等奉獻出來,現在需要大王“果斷利索”地做出決策拯救越國百姓,所以這麪條叫“索麪”。勾踐說道,我們要利索而爽快地做出決定,所以也可以叫做叫做“爽面”。於是勾踐拿出身邊所剩不多的財寶——“璊”酬謝當地村民(酬之以璊)。附近還有白馬、白馬經坑(今名金坑)、馬鞭頭等地名。越王丟失白馬的前樁(今名前莊)修建白馬殿。

賀壽結束之後,君臣又開始商討國策。范蠡和文種都主張暫時投降吳國,范蠡認爲吳國國王夫差好色好美食好讒言,於是暗中派人給吳國權臣伯嚭送厚禮,離間吳國君臣。夫差開出了勾踐保住性命的條件。然後范蠡勸勾踐答應吳國的條件。吳王沒有聽伍子胥的忠言,退兵而去。

勾踐依約被帶到吳國不久,夫差過生日了,范蠡又依樣畫葫蘆,把索麪燒給吳王夫差吃,因爲材料豐富了,所以加了“芡頭”,吳王覺得果然是天下第一美味。史書記載,吳王善食麪食,就是這樣來的。麪食在江蘇一帶流傳開來,范蠡功不可沒。後來勾踐又聽從文種范蠡的計策,獻上美女西施,再後來,越王“臥薪嚐膽”實現復國夢想,成爲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勾踐復國之後,敕封救過他命的“三個神”爲“紫殿”。在縉雲留下了很多相關的地名。越王躲藏的山叫做越王山,山上建有越王廟,每年農曆六月十六日,附近村民去廟裏求保佑。吳越古戰場叫做越陣,就是現在的越陳村。范蠡酬謝當地老百姓提供食物的地方叫做稠門(酬璊)。

除了留下一系列地名,范蠡發明的縉雲爽面(索麪),一直在縉雲當地流傳,並作爲過生日以及招待客人時必備的上好美食。爽面的製作工藝,影響遍及全縣及周邊各地。

而范蠡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後來帶着西施離開勾踐,遠離政治,專心經商,他高超的經商技巧,讓他成爲當時的首富。後代許多人立他的塑像,成他爲財神爺。財神爺發明的麪條,一定要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