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臺靜農有着怎樣的藝術成就?他在藝術上有着怎樣的貢獻

臺靜農有着怎樣的藝術成就?他在藝術上有着怎樣的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藝術上,臺靜農的小說“師法魯迅”前面已有論述,其格調沉鬱陰冷,手法質樸圓熟,出色地寫出了當時農村社會的環境氣氛。因此,楊義先生認爲:“如果說三十年代一批優秀雜文家發揚了雜文上的‘魯迅風’,那麼臺靜農則在二十年代繼承了小說上的‘魯迅風’,他主要不是繼承魯迅小說格調中那種果戈理式‘含淚的笑’,而是繼承了安特萊夫式的陰冷”(《中國現代小說史》)。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中國考察時,曾與劉半農商定,擬提名魯迅爲諾貝爾獎金候選人,由劉半農託臺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魯迅在致臺靜農的信中答道:“諾貝爾賞金,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爲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爲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這大概是中國作家第一次問鼎諾貝爾獎金之事。而這裏,魯迅對於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獎金之事的態度和看法,則頗值得時下許多急着要問鼎諾貝爾獎的作家(或經濟學家……)好好反省一下了。一個文學家或者是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寂寞艱苦的勞作和淡泊名利的修養,而僅僅靠媒體的炒作來浪得虛名,就能得到諾貝爾獎嗎? 三、臺灣的書法名家 臺靜農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即練習書法,又喜收藏。

臺靜農有着怎樣的藝術成就?他在藝術上有着怎樣的貢獻

早年所習隸書爲華山碑與鄧石如,行楷爲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及《爭座位帖》。及至求學北京時,臺靜農受到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視書藝爲“玩物喪志”,因此不再練習。抗戰居川期間,受到業師沈尹默的指導,頗喜倪元璐行書之格調清新,併爲之心折不已,後來,隸書又改習《石門頌》。任教臺灣大學後,臺靜農由於與魯迅及左翼文壇的親密關係,再加之他在戰前幾次鋃鐺入獄的經歷,其行動和言語受到了臺灣當局的嚴密監控。在此背景下,臺靜農遂開始寄託浸淫於書藝。他在《靜農書藝集》序上說:“戰後來臺北,教學讀書之餘,每感鬱結,意不能靜,惟時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願人知”。經過四十年的苦練,臺靜農的書法卓然成爲一代名家,這也是他始料不及的。 臺靜農的書法廣取前人墨意,變化倪書筆致,由行書而草書,以晉唐人爲典則,於奇肆古雅中顯出個人風格。著名美術評論家蔣勳先生評論道:“大體說來,靜農先生的書法,動勢的狂辣嚮往晚明,線條的起落和移動則來自於漢隸北碑,是頗爲複雜的綜合”。除了書法外,臺靜農對中國書法史上幾位既能承繼傳統又能開創新局面的樞紐人物,如生於陳隋末世的智永禪師及生於五代末世的楊凝式也作了深入的研究,並有談論書法藝術的《靜農書藝集》問世。

臺靜農有着怎樣的藝術成就?他在藝術上有着怎樣的貢獻 第2張

1982年,臺靜農首次在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個人書法展。翌年9月,臺北《雄獅美術》月刊151期接着推出“書家臺靜農專輯”,由學理上闡釋臺靜農在書法上的傑出成就,從而奠定了他在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雖然他從不以書法家自詡,然而他的書藝卻聞名中外。從此,求書者日多,臺靜農越寫越覺得不勝其苦。這是因爲臺靜農個性和氣親切,又從不對人擺架子,故對於登門求書者不管識與不識,幾乎像“土地公似的,有求必應”。1985年元旦,臺靜農在《聯合報》上以《我與書藝》爲題,發表了他的《告老宣言》,鄭重聲明自1985年起,一概謝絕爲人題書寫字,這樣,許多中外人士都以得不到臺靜農的字爲憾。 臺靜農《詩畫》中對書畫方面提的幾點建議: 一、書法: (一)臨帖:一帖至少臨二百至三百遍。 (二)選帖:字帖對練字的人來說十分重要,因此,他選帖以“墨跡本”爲佳,並推薦唐代褚遂良《倪寬贊》、智永《真草千字文》供初學者參考。 (三)要有耐心,不要求快,要慢慢磨。 (四)要讀書。 (五)要越寫越有興趣,否則將前功進棄。 二、繪畫: (一)臨畫:目的在學筆法、設色。 (二)要經、要熟。 (三)要有功夫、要研討。 (四)求姿態(結構)之美。 (五)見識要廣:可多遊歷欣賞、觀察自然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