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爲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爲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爲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因爲獨尊儒術有利於鞏固大一統王朝,也符合那個時代的需要,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班固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漢武帝當朝大臣汲黯卻當面批評自己的“老闆”:“內多欲而外飾仁義!”搞得漢武帝十分尷尬,“默然良久”。退朝後對身邊的近臣說,汲黯這傢伙太粗暴了!

根據董仲舒的意見,“《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可是,當今的局面是,“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搞得“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因此,他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那麼,“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資治通鑑》卷十七)

隨後,漢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提升六經和儒學地位的政策。比如,設立五經博士,建立太學,招收博士弟子員五十名。更重要的是,“經明行修”(熟悉六經,修養品行),射策選士,成爲士人進入官場獲得利祿的最重要途徑。官府的引導作用,自然使得天下的讀書人“靡然鄉風矣”。

漢武帝爲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但是,就漢武帝用人實踐來說,絕對是不拘一格的。其中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首先,他們都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做出成績,建立功業,如公孫弘爲相、倪寬爲左內史及御史大夫,趙禹、張湯主管法律工作,司馬遷、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張騫、蘇武的外交風采,衛青、霍去病的戰功,霍光、金日磾作爲顧命大臣的作爲,等等。

可見,是否儒學出身,有多少儒學水平,不是漢武帝用人的絕對標準。相反,就儒學知識素養來說,董仲舒(前179-前104)遠遠超過公孫弘(前200-前121),而且足足比公孫弘年輕21歲。但是,公孫弘心思比較靈活,具有實際政務操作能力,得到漢武帝重用,官至宰相。對於比較迂闊的董仲舒,漢武帝卻是嘉許其說,而不重用其人。

其次,這些官員雖然不是儒生出身,但是他們或者在道德品行上有上乘的表現,不悖於儒家的價值觀;或者努力向學,向儒家價值觀靠攏。前者如石建、石慶爲人篤實,汲黯、卜式爲人質直,韓安國、鄭當時爲人忠厚。後者最典型的是張湯,本出身文法吏,但是,自從知道部下倪寬以經書判案獄,得到漢武帝的肯定,張湯“由是鄉學”,重用倪寬幫助自己“以古法義決疑獄”。

總之,漢武帝的所謂“獨尊儒術”,首先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倡導,統治秩序的構建,社會行爲的規範,即所謂“教化”的功能。爲了將這種意圖貫徹下去,必須有制度化措施,作爲保障和驅策工具。於是,就有了太學和博士弟子員的設置,有了徵辟、察舉的入仕途轍。然而,在實際的治國理政操作中,漢武帝是非常務實的:“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可以這樣說,就仕進渠道而言,朝廷並不崇尚法家和縱橫家;另外一方面,在實際人才選拔中,又是不拘一格,注重實際幹才。這樣就出現了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這裏並不矛盾。尊崇儒術,是道、是經,悉延百端之學,是術、是權。不變的原則(經或者道),與變化的世界,難免有不完全契合之處。於是,就要採取變通的措施和做法,這就是“權變”。

可是,外儒內法,也不能僅僅要從“道”與“術”、 “經”與“權”的角度去理解。這還涉及利與弊、時與勢的關係問題。

有一利,必有一弊。我們都知道,漢武帝“獨尊儒術”(儘管此“獨尊”兼容幷包“百端之學”),有利於糾正漢初陸賈、賈誼提出的道德滑坡、社會失序問題,對於後來的中國歷史發展也影響深遠。儒學的教育深入人心,到了西漢後期,特別是東漢,儒學成爲一種神聖化了的意識形態。於是,腐儒、陋儒、僞儒、神儒(讖緯化了的儒學)也紛紛出現。漢元帝爲太子時主張“純用儒生”,已經令漢宣帝憂心忡忡:亂漢家天下者,必太子也!王莽更是成功地借讖緯化的儒學,爲取代西漢王朝造勢。東漢儒學的影響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同時“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僞君子也比比皆是。於是,纔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晉風度出現。這就是利而生弊。

漢武帝爲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2張

怎麼解決利中有弊的問題呢?這就涉及“時”與“勢”的問題。社會的發展,時勢的變化,對於治國之道、化民之術,也需要與時俱進。如何做到張弛有度、剛柔兼濟、禮法合治、德刑並用,考驗着執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所謂審“時”度“勢”,就有這個意思。如果不懂世異,不知時移,就會膠柱鼓瑟,適得其反。假如把由此而產生的問題,歸罪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就十分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