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戴胄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有哪些與戴胄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戴胄,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縣令戴承伯之子。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初仕隋朝,明經入仕,起家吏部雲騎尉,遷門下錄事。反對鄭王王世充篡位,出鎮虎牢關。歸順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參軍,遷兵部郎中、武昌縣男。唐太宗即位後,遷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諫,遷尚書左丞。貞觀三年(629年),代理吏部尚書,主持選官。轉戶部尚書、武昌郡公,參預朝政,位列宰相。貞觀七年(633年),病逝,時年六十一歲,追贈尚書右僕射、道國公,諡號爲忠。

有哪些與戴胄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軼事典故

駁斥宰相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曾在進入東上閣時,沒有解下佩刀,違犯了衛禁律。尚書右僕射封德彝判定:“監門校尉失職,罪當處死;長孫無忌誤帶佩刀入宮,罰銅二十斤。”戴胄卻反駁道:“校尉沒有察覺與無忌佩刀入內,都是一時疏忽所致。陛下若念無忌有功,從輕處置,非法司所該管。如果依法處理,僅罰銅二十斤,恐怕未必合理。”太宗說:“法律乃是天下共同遵守的,怎能因爲無忌是皇親國戚,而不執行?”乃命重新議罪。封德彝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戴胄又道:“校尉因無忌而獲罪,根據法律,處置應當從輕。至於說到他們的過錯,其實是一樣的。我認爲應該改判。”太宗於是免除了校尉的死罪。

面諫皇帝

唐太宗曾針對僞造資歷的官員下詔:“若不自首,一旦查出,判處死罪。”後來,有官員被查出僞造資歷,被戴胄判處流放。唐太宗道:“我曾下令,不自首者死罪,你卻判他流放,這不是讓我失信於天下嗎?”戴胄道:“陛下如果直接下詔處死,臣管不了。但陛下既然將他交付法司,臣就要依法辦案。”太宗道:“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讓我失信嗎?”戴胄道:“法律是佈告天下、取信於民的國家大法,陛下的話不過是一時喜怒說出來的。陛下憑藉一時氣忿所說的話而殺人,這怎麼可以呢?現在將案犯處之以法,這乃是忍小忿而存大信。”太宗欣慰地道:“朝廷執行法律有失,您能加以糾正,我還擔憂什麼呢?”。

有哪些與戴胄有關的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第2張

人物評價

王珪:處繁治劇,衆務畢舉,臣不如戴胄。

劉洎:左丞戴胄,右丞魏徵,並曉達吏方,質性平直,事應彈舉,無所迴避。

李絳: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齡、杜如晦輔相聖德,魏徵、王珪規諫闕失,有溫彥博、戴胄以彌縫政事,有李靖、李勣訓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劉昫:① 胄性明敏,達於從政,處斷明速。議者以爲左右丞稱職,武德已來,一人而已。② 戴胄兩朝仕官,一乃心力,刑無僣濫,事有箴規。雖學術不能求備,而匡益自可濟時,亦所謂巧於任大矣。

朱元璋:歷代任斯職者,獨漢稱張釋之、於定國,唐稱戴胄。蓋有由其處心公正,議法平恕,獄以無冤,故流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