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快遞速度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健步,能疾走者,今謂之急腳子,又謂之快行子。”這是《資治通鑑》中的一段註解。

所謂“健步”、“急腳子”、“快行子”都是古代一種職業的稱呼,如現在的快遞員一樣。不得不說,在中國文化起源的淵源中,郵遞的起源與發展同樣具有着悠久的歷史

據《周禮》記載,我國在西周初年便已經設立了“遺人”這樣的官職。此官職又被稱爲“野廬氏”,其職責就是掌管道路上的廬宿之“委積”,如此方便軍隊在廬宿之中休整。這便是我國郵遞制度的萌芽了。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既然我國郵遞事業已經在數千年前就起步了,那有人可能就好奇了,古代的“快遞”究竟有多快呢?

事實上,從一些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中,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八百里加急”的字樣。而這個速度雖然在今天算不上什麼,但在古代恐怕就是最快的速度了。

一、古代“快遞”的速度

對於中國古代快遞的發展,若是深入思考一番便會得知,此種職業是君王爲了中央集權而設立了一種必要機構。由此推測,在當時社會環境限制的條件下,快遞行業主要是被用於政令和軍情的傳遞,如此,帝王才能通過快遞網絡掌控天下情報。

既然快遞是爲君王傳遞政令、軍情服務的,那麼勢必對其速度會做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說,在秦朝時期《行書律》中有明確的規定,若是傳送的命令文件上面寫有“急”字的,必須立即傳遞,不能有片刻耽誤。

若是上面沒有寫“急”字的,也必須在當天送出,不能積壓,如果不能及時將快遞送出,則必定會受到懲罰。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2張

到了漢代基本上沿襲了秦代的做法,在“五里一郵,十里一亭”的基礎上,每隔三十里設立一“置”,用以傳遞朝廷的緊急文書。此時,以馬送遞被稱作是“驛”,以車送遞被稱作是“傳”。

在這個時期,若是短途普通的快遞,便會要求快遞員每個時辰行走十里,一般會當天送達。若是加急的話,則會用“傳車”送遞,通常每日行走七十里,最多每日可行兩三百里。若是遇到最快的加急文書,則要騎馬送遞,每日可行四百里,這個速度在當時已經是極限了。

到了隋唐時期對送遞速度也做了明確的限制,倘若是“傳車”送遞,則必須日行四驛,若是驛馬送遞,則必須每日六驛。若按一驛三十里計算的話,那麼每日要行走一百二十里到一百八十里。

倘若註明是“急件”的話,則要求日行十驛,相當於每日行走三百里,若是更急的急件,譬如叛亂的緊急軍情或者赦書,則需要日行五百里。

據《隋書》記載,在陳末隋初時,有一位叫做麥鐵杖的快遞員,就曾經“日行五百里”。他曾經由京城夜送詔書至徐州,結果做到了“夜至旦還”的程度。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3張

至宋代以後,郵遞系統被分爲“步遞”、“馬遞”和“急腳遞”三種,其最快的急腳遞跟隋唐時期相差不多,亦可做到每日急行五百里。到了清代以後,由於軍機處的設立,文書傳遞的速度被提升到了一晝夜急走六百里甚至是八百里的程度。

在咸豐和同治年間,因戰事頻繁、軍情緊急的緣故,出現了“紅旗報捷”的現象。一旦打了勝仗之後,快遞員便攜帶銅鈴快馬加鞭送去文書。同時,所有驛站均秣馬以待,一旦聽見快遞員的銅鈴之聲,便身掛銅鈴飛馳而去。這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 經常看到的“八百里加急”。

這個速度到底有多快,可能大家也沒個具體概念。不過,倘若跟現在對比一下,可以說“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跟現在網上購物“快遞”的速度並不差多少了。由此可知,其速度迅疾之處。

既然古代的快遞多用於政令、軍情的送達,那麼其密封措施做的如何呢?

事實上,對比現如今的快遞“封箱”措施來看,古代的文書密封會更加嚴格一點。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4張

二、古代“快遞”的密封措施

因爲古代快遞系統多服務於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遞,因此保密性就必須做出嚴格的規定。否則中途泄密或文書被人僞造,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於是,古人在這方面做出了一番嚴格的措施。

譬如說,在秦朝的時候,對快遞員本身有着嚴格的要求,令“隸臣妾老弱”以及“不誠仁者”不可擔任。除了對快遞員本身作出限制之外,還對文書本身做出一定的保密措施。比如說文書捆綁起來,在結繩處用上封泥並蓋上印章以防止私拆。

到了漢代以後,密封措施更是變得多樣化起來。各種文書物品根據大小裝入不同的封袋之中,然後裝入一種專用的“木盒”當中。到了唐代之後,文書郵件通常會用囊封的手段來進行保密。爲了提升保密等級,封泥更是劃分爲五個檔次,封泥越多,表明文書越重要。

宋明清以後,在封泥密封保密措施之外,還出現了“數驗”、“字驗”、“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等多種封裝保密手段。在這一系列的保密措施之下,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公文郵件上的祕密泄露。

當然,即便古代文書急件的密封措施做的比較到位,且快遞員也不會私自泄漏文書急件上的祕密,但若碰到攔路的強盜後被搶去文書怎麼辦?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5張

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強盜根本就不敢搶“八百里加急”的文書急件。

三、不敢搶的原因

古代快遞員送文書急件的時候,對速度要求很嚴格,通常來說日行二三百里是平常速度,急件便是日行四五百里,再急的話,就是日行八百里。於是,爲了追求速度,快遞員必然是一個人“輕裝”上陣。

如此一來,單兵力量薄弱的快遞員,從某種方面來說正是強盜下手的最佳對象,那爲何朝廷和快遞員都不擔心被強盜搶劫呢?其實,細細探究其原因,我們就可以發現,強盜實在是不能,也不敢對快遞員下手。

首先,各朝律法都對其作出明確的規定,倘若有人敢私自截殺快遞員,因此而貽誤軍情或造成其他後果的,必定罪加三等。如此一來,就不是強盜一人會被處死,更是連同他的家人和親族都會被同樣處決。在這樣的情況下,強盜搶劫快遞員的行爲在很大程度上被制止了。

其次,強盜這個職業雖然在古代是一種讓人不齒的職業,但強盜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搶劫錢財。而朝廷的公文急件只是一些私密情報,對於強盜來說根本沒什麼價值,他們搶來也沒什麼用。如此情況下,強盜自然不會出力不討好,想方設法去搶劫朝廷文書了。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6張

最後,要說明一點的是,除非預先埋伏。否則快遞員所騎的驛馬速度非常之快,不說日行八百里,就說日行兩三百里的速度,也遠遠不是強盜能夠比肩的。換句話說,就算強盜騎馬去追,也是追不上快遞員的。

因此,無論怎麼說,古代快遞員基本上是一路暢通無阻的。不僅在送遞沿途期間,強盜不敢搶,就連各驛站之間也因快遞員有“馳驛證件”的緣故,能夠做到一證通行。

總而言之,古代快遞跟政令、軍務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單是這一點,就足以威懾多數不安分的人了。

結語:

中國古代快遞史上最奢侈的一次業務,就是唐玄宗爲討得楊玉環的歡心,用專門送政令、軍情文書的驛站系統從遙遠的南方將荔枝送到了北方。儘管放在當下已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在當時看來,這是極度奢侈的一件事了。

對此,詩人杜牧專門寫下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

古代快遞速度究竟有多塊 快遞一般都用密封什麼措施 第7張

當然,對於統治者來說,利用手中的資源來方便自己,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對於中下階層的百姓來說,這種行爲就值得玩味了。畢竟,帝王一旦奢侈開始腐敗之後,王朝崩塌之日就不遠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周禮》、《行書律》、《隋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