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過去科舉考試裏,能考中狀元的,都屬於非常頂尖的人才。以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爲例,當時的狀元,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在殿試中榮獲第一的人,含金量非常高。

因爲在對於一個生活在明、清時期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想要成爲狀元,就要經過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的多重考覈。

每一個考覈的難度會不斷疊加,享受的待遇也不斷上升。如果他們通過童生試,就可以成爲秀才。秀才可以享受見到縣官不跪,免除賦稅等待遇。

通過鄉試後,秀才就成了舉人。這個時候,就有直接當官的權力。不過,職位較低,大多是縣官、教諭的職位。而且,舉人還可以全家免除賦稅。這是一個很大不同。通過會試、殿試後,他們就正式成爲進士。而進士的第一名,就是狀元。

也就是說,狀元屬於進士的一部分。但進士當中,並不完全是狀元。進士被分爲三個級別。第一個級別就是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被稱爲一甲。除了清朝順治年間,曾同時擴選兩位狀元的名額。大部分情況下,科舉一甲一般只有三個名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人數較多,但並不固定。他們會被賜進士出身。三甲數量也不固定,他們被賜同進士出身。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既然狀元的含金量這麼高,那它跟普通進士的差別,自然也很大。對於進士而言,他們通過殿試後,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這個機構,其實屬於清水衙門,油水不多,但是分量足夠。翰林院在明、清時期,主要工作是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

這些工作平時看着沒什麼,但是,長期而言,翰林院可以發揮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於那些掌握實權的部門。翰林院的官員接近中樞機構。他們不僅可以瞭解朝廷事務的具體運轉方式。

更重要的是,翰林院官員更容易被皇帝認識。在過去帝王時代,皇帝對官員的提拔與否,遠遠超過吏部尚書的說話分量。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進士都能入翰林院。在當時,除非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位一甲進士,其餘進士想要入翰林院,都要經過考覈。只有考覈通過,纔可以入翰林院。

而且,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非進士無以入翰林,非翰林無以入內閣”。也就是說,只有入過翰林院,將來纔可以更好進入內閣。內閣是當時朝廷機構中,地位最高的,隱然有過去宰相的地位。

所以,明、清時,狀元的成材率還是非常高的。其中大多數人都可以升到四、五品官階。成爲三品以上大員,入主中樞的狀元,也不在少數。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第2張

以清朝史料統計,清朝狀元中,擔任內閣大學士的有14人,擔任軍機大臣的有7人,擔任總督、巡撫的有9人。跟清朝官員數量和狀元數量相比,這個比例並不算少了。

當然,爲了考取狀元,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大的。從目前可以考證的66位清朝狀元的身份中,他們考中狀元時,歲數最小的是24歲,最大的59歲。

也就是說,考中狀元時的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而這66歲狀元中,歲數最小的只有39歲,最大的87歲。也就說,這些狀元的平均壽命在63歲左右。

他們人生中,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爲考取功名做準備。因爲過去科舉考覈的範圍非常廣。需要通曉文字、訓詁、音韻學。

到了清朝時,又有繁雜的八股文。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耗盡一輩子,也未必能走出這些文籍鑄造的迷宮。所謂窮經皓首,並非虛言。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第3張

當然,進士的待遇也不差。雖然他們沒有獲得狀元,但並不代表這些人的能力一定比狀元差。這也是爲什麼朝廷還要再設一道考覈,讓其中的佼佼者可以有機會再入翰林院。

根據《清代科舉制度研究》的統計,清朝744位尚書中,進士出身佔339人;左都御史430人中,進士佔221人;侍郎781人中,進士數量接近六成。

在當時,大部分高級官員還是普通進士。畢竟狀元成材率實在太低。這些人依然可以在朝廷佔據重要位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成爲名臣。如晚清名臣張之洞、曾國藩、李鴻章,雖然都考中進士,卻不是狀元。他們的成就,同樣都不低。

所以,在過去科舉制度中,考中狀元,確實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但是,在漫漫人生長路中,狀元帶來的特殊待遇,總會消散,最終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