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狀元的水平如何?古代狀元有多難考?

古代狀元的水平如何?古代狀元有多難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現行的學位制劃分方法雖然不一,但基本上都有學士、碩士、博士這三級,博士是最高的學位等級。

狀元是不是和博士學位相當呢?

顯然不能。

狀元是科舉制度下的產物,從唐代開始有了狀元這個稱呼。

一般而言,狀元指進士殿試第一名, 但也有的朝代略有變化,如唐代也將明經第一名稱爲狀元。無論如何,狀元這第一名是坐實的了。

全國的第一名!想想都讓人興奮。這也說明了狀元的稀缺程度。

古代狀元的水平如何?古代狀元有多難考?

事實上,科舉制度自隋朝開皇年間創立,至清朝光緒年間(1905 年)廢止,前後持續了1800多年,一共產生了600多位狀元,如果再加上西夏、太平天國等割據政權的十幾個狀元,總人數也不到700人。

平均兩年不到一個人,其難度程度可想而知。

我們從狀元的產生過程,也能看出各種艱辛。

有句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用在狀元身上最爲貼切。

古代科舉看似逐步走向平民,實則是有錢人的遊戲,最起碼也是富農。畢竟,長年累月的堅持,一心只讀聖賢書,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堅持的。

古代讀書人第一次要經過童子試成爲童生或儒童,然後以童生的身份參加院試成爲“生員”,也就是“秀才”。當然“秀才”也分三六九等,有“廩生”“增生”“附生”之說。“秀才”參加鄉試,所有科目都通過了才叫舉人。舉人蔘加第四次考試--會試成爲貢士,貢士們最後還要到皇帝那兒參加殿試,這才產生了狀元、榜眼、探花。

古代狀元的水平如何?古代狀元有多難考? 第2張

一路過關斬將,比現在的高考、研究生考試困難多了。

博士有多少?那就多了去了。現在我國每年招收8萬多、畢業5萬多博士。就稀有程度而言,這博士含金量與狀元相差太遠了。

儘管博士不能比,那麼什麼能和狀元相提並論了。

有一部分人對古代的科舉有誤解,以爲只要熟讀四書五經、背背八股文就可以了。其實,這遠遠不夠。

死記硬背,最多考到秀才。再往上,肚子裏沒有大量的墨水,腦子裏沒有真知灼見,還真不行。

這就涉及到了才華了。我們舉個例子。近年,網上流傳比較多的是趙秉忠的“狀元卷”。

趙秉忠是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殿試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這張試卷就是當年殿試問策時留下的。

這張試卷通篇2460字,闡述了“實心先立”、“實政繼舉”的主張,並列舉了如何改善吏治、興邦治國的對策,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當然,現代人比較關注的是卷子上的字體,這盈盈小楷在當時出類拔萃,放在現代那絕對是萬中無一的書法大家。

我們再來假設一下,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能幹什麼?

在大學教歷史、中文、書法沒有問題,教文學也還稱職,參加詩詞大會、鑑古尋寶,估計問題也不大。最爲關鍵的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狀元開個賬號,做個直播,相信會形成一個很大的I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