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狀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了狀元以後,到底可以做多大的官呢?這個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還真是有一定差別的。

做得好的,入閣拜相不是夢,做得不好的,流落街頭也有可能。

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共錄取有姓名記載的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先說混得好的,也就是實打實地入閣拜相的狀元。

以大唐一朝爲例,有據可查的狀元147人,做了宰相的就有12名,做到尚書級別的也有8位,比較有名的如鐵血宰相武元衡,武狀元郭子儀,還有考中了狀元又被判無效的張九齡,後來同樣做了宰相,其他人相對就比較平庸了。尚書級別裏面著名的有賀知章、王維、柳公權等人。

唐朝混得最慘的一位狀元,唐代昭宗光化二年的盧文煥,之所以混得不好,主要是太貪酒了,他活着的主要任務就是赴宴吃酒,所以也當不了大官,最後窮困潦倒,連酒都喝不起了,其結局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所以說,中了狀元只是能當官的基本條件,能不能當大官,位極人臣,自己的能力、努力和別人幫襯,纔是主要的。

如果自己不爭氣,那結局就是隻能吃土了。

當然,混得很渣的狀元畢竟的少數,做到拜相入閣的也是少數,大部分的狀元官位都是比較普通的,每個人的成就也不一樣。

但無論如何,狀元在最初的時候,也是從基層起步,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纔可以。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2張

那麼,狀元在起步時期可以做什麼樣的官,不同的朝代做法雖然有差別,但從低級職位開始則是一致的。

在科舉制度起步階段的唐朝,狀元一般也都是先到翰林院幹活,做點類似祕書之類的工作,也就是實習性質的工作,熟悉朝廷的規章制度,起草點公文什麼的,很少有直接授予實職的。

這些在翰林院的狀元郎們,品階也就是六品,雖然沒有實職,但因爲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天天和朝中的大臣們廝混,不出意外的話,都能很快適應朝廷的氛圍,加上接觸皇帝的機會也多,也就意味着出人頭地的機會比一般的舉子要多。

狀元們經過基層的歷練以後,有發展前途的,纔會逐漸從一衆狀元中脫穎而出。

大名鼎鼎的武元衡,中狀元以後,就是先從藩鎮幕府做起,然後從正八品下的監察御史、七品縣令,一步步做到宰相之位。

宰相張九齡,最開始則是正九品上的校書郎,大詩人賀知章,起初只是正七品上的國子四門博士

是金子都會發光的,雖然官職起點低,但不影響他們後來青雲直上,成就斐然。

當然,唐朝也有直接授實職的,如唐德宗時的狀元陳諷,直接被任命爲畿縣尉,後來轉從五品上的司勳郎中。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3張

這裏需要提一下的,就是中國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唐高祖李淵武德五年的狀元孫伏伽,歷任大理少卿、刑部郎中,遷戶部侍郎,拜大理寺卿,出任陝州刺史,爲官頗具魏徵之風,令人尊敬。

在晚唐,科舉制度已經變味,世家大族把持,寒門入仕難如登天,這個時候的狀元,水分就太多了。

到了宋朝,吸取唐朝的經驗教訓,科舉制度更加完善,進士也有了狀元、榜眼和探花之說。對寒門學子的舉薦更加公平,對狀元的使用也與唐朝有了一些不同。

宋朝的狀元,一部分會進去翰林院,一部分會被直接下放任實職,比如地方州的通判等,這些雖然是實職,但不是一把手,可以在實職崗位上歷練,有助於快速成長。

從宋仁宗開始,宋朝狀元的初始官階就開始從最基層的幕僚開始了,如“籤書節度判官廳公事”等等。

宋朝最著名的寒門宰相,是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的狀元呂蒙正,31歲取得狀元,先是被任命爲將作監丞,再任通判,一路成就突出,42歲時就已經位居宰相,升遷速度和坐火箭差不多了。

宋朝能夠三度拜相的,也就是趙普和呂蒙正兩人,可見呂蒙正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4張

但並不是所有的才氣滿滿的狀元都和呂蒙正一樣快速升遷,比如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狀元章衡,歷代帝系《編年通載》就是他編纂的;章衡武藝高超,箭術了得,出使遼國時就憑箭術折服遼國皇帝,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但就算如此優秀,章衡的官職也沒有什麼大的進展,官位原地踏步十年,基本是在知府級別上紋絲不動。這樣尷尬的仕途,連他自己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十年前我就站在這個位置,現在還站在這個位置。”這話可不是自言自語,而是他對皇帝說的。

宋朝有名的狀元,還有宋理宗寶祐四年文天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等等。

明朝時期,狀元做到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陳盾、彭時、商輅、謝遷等17人,但這裏面許多人並不是很出名,大部分都是熬出來的,比如謝遷就熬了二十三年。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5張

正德六辛未科狀元楊慎,是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三國演義裏面著名的開篇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是他的大作。但他的官職卻不高,因爲犯案,一直在永昌衛一職。

清朝時期,狀元除了去翰林院,也可以直接外放,擔任各級官員,比如說學政、知府、道員、按察使、侍郎等等,經過在地方上的歷練,優秀的人才就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提拔任用。

光緒三十年的狀元劉春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被稱爲“第一人中最後人”,著名書法家,他是一個很有風骨的人,拒絕了侵華日軍的拉攏。中了狀元以後,也是從翰林院修撰做起,其後官職也不高,沒多久清朝就趴窩了。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6張

最後的狀元劉春霖

狀元中還有一類,就是做了駙馬的,這些僅是少數。有據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爲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鄭顥,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拜駙馬都尉。此後一直升遷到兵部侍郎,出任河南尹。

那些戲曲裏面多如牛毛的狀元駙馬,大部分都是爲了吸人眼球,沒有那麼多的。

狀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爲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時代,大部分時候,科舉是文人和寒門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要不然也不會寫出“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等這樣的千古名句了。

中了狀元,只是具備了博一個好前程的基本條件,是否能夠當大官,還是那句話,入門靠科舉,修行靠個人。

這裏面修行最高的,當屬西夏天慶十年狀元李遵頊,他西夏皇建二年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爲皇帝,是爲夏神宗,他也是狀元裏面當上皇帝的唯一一人。

古代科舉高中狀元之後 狀元能夠做多大的官 第7張

你說,狀元可以多大的官?

當然也有許多因爲各種原因被殺的狀元。

登上仕途金字塔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狀元,依舊泯然衆人矣,就像現在的許多高考狀元一樣,在事業上出類拔萃的,畢竟還是少數。

但並不是說沒有中狀元的,就不能成才了。歷朝歷代那些名家,不是狀元的不在少數,如李白杜甫蘇軾等等,哪個是萬世流芳的人物?所以說,成功的路不只一條,狀元也非唯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