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景頗族習俗 景頗族製作織錦時有和習俗

景頗族習俗 景頗族製作織錦時有和習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景頗婦女不厭其煩,常常是從天亮織到太陽落山。如今依然保持着傳統的織錦工藝技術。景頗族織錦編織技術代代相傳。自古以來,每個景頗族婦女都要學會紡線織布,姑娘從小就被要求掌握紡織編織技術,女孩一般七八歲起就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織布了,一般從簡到難,先從織掛包學起,織了四五件掛包以後,在母親的指導下,慢慢的可以學習織更爲複雜的,如筒裙之類的織錦。學得快的一般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慢的需要五六個月左右,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景頗族諺語裏說:“不煮過大鍋飯,不織過大筒裙的女人成不了家庭主婦”;“小姑娘不會織統裙不能嫁人,小夥子不會耍長刀不能出遠門”。確實,景頗族小夥子不會耍長刀的不多,小姑娘不會織筒裙的也幾乎沒有。一個小姑娘如果連一種織錦一種布也不會織的話,不但被人譏笑,看不起,而且小夥子一般都看不上。因此,景頗姑娘就必須從小勤學苦練,她們一有空就學習織布。這樣,景頗婦女人人都成了心靈手巧、獨具匠心的紡織能手和藝人。母親在傳授編織技藝的同時,也把紋樣的名稱、含義、有關本民族的歷史、創世故事傳授給她們,並做思想教育工作。此外,織品還是景頗人家中的重要財物,一件製作精美、用料上乘的織品筒裙的價值相當於一頭水牛。

景頗族傳統織錦出自地道的農家女子之手,在表現藝術手法上和表現思想感情上,鄉土味特濃,樸實無華。她們根據織物經緯結構的規律和本民族的審美觀,憑藉對於大自然物象的直觀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在對所飾物進行高度的提煉概括後,創作出獨特、古樸、優美的紋樣,製圖講究對稱、平衡,紋樣圖案造型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和藝術性。

景頗族習俗 景頗族製作織錦時有和習俗

織品中,經線一般爲黑色,緯線用各種顏色的毛線、色線,其中大多以黑、紅爲基色,以黃、藍、綠、白等顏色圖紋作點綴,用色不受自然的制約,色調強調對比、鮮明奪目,表現出豐富而統一、絢麗而細緻的色彩效果,有五彩絢爛、渾厚莊重、豔而不俗、豔中含素的藝術效果。

景頗族織錦是景頗姑娘智慧的結晶,是她們藉以顯示手藝、尋偶擇配和憧憬未來的珍貴織物,我們從中多少可以理解景頗族婦女的人生經歷和生活追求。通過這些織錦,我們或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了解景頗族的生活環境、生活習俗和歷史文化傳統。

丹青斑駁,千秋溢彩。景頗族這一織錦藝術的奇葩,將在爭奇鬥豔、琳琅滿目的民族文化藝術的苑囿中越開越豔麗。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