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董仲舒是誰?他爲何能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

董仲舒是誰?他爲何能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統”,“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儒家理論,推崇以儒學爲基礎,道家法家爲輔助的新思想體系。

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要是爲了拔除竇太后所推崇的黃老之說所產生的政治影響,在朝廷中所佔據的位置,開始新的改革。

而董仲舒推崇儒學,則是爲了弘揚儒學,和輔助漢武帝統一治國。

董仲舒是誰?他爲何能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董仲舒爲什麼走上儒學的道路呢?

董仲舒是廣川人,出身地主階級家庭,從小生活條件比較優渥,熱愛讀書。

這裏還有一個關於董仲舒熱愛讀書的典故“三年不窺園”。

據說,董仲舒從小就聰明,喜歡讀書,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董仲舒的父親,董太公非常心疼兒子,擔心兒子讀書讀傻了,就在家中後宅建造了一個花園,希望董仲舒休息的時候,能逛逛花園,養養精神。

沒想到花園建成之後,董仲舒三年都沒有逛過。

董仲舒專注學習就到了如此地步。

其實,在董仲舒讀書的過程中,不止鑽研儒學,而是各家學派典籍均有涉獵,法家,道家,陰陽家,經過董仲舒多年的專注,後來成爲一代儒學大師。

後來漢景帝聽說董仲舒十分博學,於是就封董仲舒爲博士,負責皇帝的諮詢和文書整理。

在董仲舒三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廣收學生,開如孔子一般的教育生涯。董仲舒廣招門生,弟子不限身份地位,但是董仲舒有一個癖好,不願意面對弟子講學,只在帷幕中隔着簾子爲學生講學,可能是有人羣密集恐懼症吧。

後來,董仲舒的弟子有很多都成了才,做了官,其中有的學生還做到了諸侯國的國相。

在整個漢景帝時期,董仲舒都在弘揚儒學,從事教學工作,知道漢武帝繼位。

衆所周知,漢武帝是漢朝歷史上最特立獨行的一位,在政治,軍事,文化,農業,經濟上面都有比較大的改革,這樣看來,漢武帝是一位能接受新鮮事物的主。

在漢武帝繼位初期,因爲年幼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所以,做什麼事都要過問竇太后的意見,漸漸的,劉徹對竇太后出現了政治分歧。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妻子,歷經三代皇帝,是漢朝的繼承者和守護者。那麼竇太后傳承的東西是什麼呢?

其中就有黃老之說,黃老之說,是從呂后時期就傳承下來的傳統思想,因爲當時的漢朝無力興兵作戰,於是呂后就選擇了用黃老之說的思想來治理國家。

簡單的來講,就是我沒有能力當爺的時候,就努力發育,當個縮頭烏龜,不惹事,好好攢錢過日子。

後來因爲國家實在太窮了,所以後來的幾位皇帝,也都用黃老之說來治理天下。慢慢的,漢朝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雖然黃老之說讓漢朝獲得了幾代人的太平日子,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問題。

董仲舒是誰?他爲何能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 第2張

在漢武帝看來,就是國家進步太慢了,照這樣發展下去,漢武帝什麼都幹不成,終其一生,漢武帝不過是個看家人。

而漢武帝想要做個當家人,打匈奴,改革,讓國家強盛,讓後世敬仰。所以漢武帝開始摸索除黃老之學以外的別的出路。

這時董仲舒的思想,傳到了漢武帝的耳中,漢武帝對董仲舒的儒學非常感興趣,就召見了董仲舒,見到董仲舒之後,漢武帝對董仲舒驚醒了提問,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人三問。

那麼天人三問都問了什麼呢?因爲具體內容太深奧,這裏我們就簡單地敘述一下問題內容“如何鞏固統治;治理國家的政術;天人感應是什麼”。

經過董仲舒的詳細闡述,漢武帝對董仲舒非常滿意,基本確定董仲舒的思想就是自己改革的希望。

但是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權,說了不算,貿然董仲舒的思想使用在中央朝廷中,可能會遭到竇太后和守舊大臣的反對。

於是漢武帝先將董仲舒派到諸侯國去,讓諸侯國做這個小白鼠,先行試驗董仲舒的治國思想。

董仲舒先是到江都王劉非的國家做國相,劉非本身是一個非常殘暴的人,但是因爲董仲舒的聲名遠播,所以劉非對董仲舒十分禮遇。

董仲舒在江都王的手下做國相的時間久了,江都王對董仲舒的能力非常認可,於是江都王漸漸地十分信任董仲舒,甚至將自己想要謀反的意圖都透露給董仲舒。

如果董仲舒是一個小人很有可能會將江都王想要謀反的想法告訴漢武帝,但是董仲舒沒有,而是用大一統的思想規勸江都王,於是江都王漸漸的打消了謀反的想法。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董仲舒漸漸有些迷信天象之說,認爲世間存在審判者,存在怪力亂神,人作惡會影響天意,於是經常做法事求雨。

公元前135年,兩座皇家宗廟接連起火,董仲舒認爲這是天意在懲罰漢武帝,想要修書規勸漢武帝,漢武帝董仲舒的想法之後非常惱怒,當場就想將董仲舒斬首,後來想了想,董仲舒大概是讀書讀傻了,不能跟董仲舒計較,於是就將董仲舒貶黜了。

其實漢武帝欣賞董仲舒,是因爲董仲舒弘揚的儒學治國,有利於漢武帝實行中央集權,但是天人感應在漢武帝看來就比較滑稽,漢武帝根本不信哪個東西,作爲皇帝漢武帝的腦子自然是夠用的,他非常知道,神學這個東西,不過是上位者爲了百姓臣服自己,弄出來騙人的。

而董仲舒一定是讀書讀傻了,才相信神學這個東西,就因爲董仲舒比較傻,才用神學這個東西來給漢武帝扣帽子。

就這樣董仲舒因觸怒漢武帝被貶爲平民,又開始了教學工作,過起了讀書人的安分日子。

四年後,漢武帝經過公孫弘的推薦再次任用董仲舒,這次還是讓董仲舒做諸侯國的國相,只是這次的諸侯是膠西王劉端。

膠西王劉端是一位比劉非更難伺候的主,比劉非更加殘暴,兇狠的名聲傳遍天下,雖然劉端對董仲舒不錯,但是劉端這個人性格反覆無常,董仲舒非常害怕,於是,戰戰兢兢的在劉端手下做了四年的國相,之後就告病辭職了。

董仲舒是誰?他爲何能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 第3張

離職後的董仲舒依然繼續了儒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但同時董仲舒還繼續關注着漢朝的消息,每次朝廷有大事需要決策的時候,漢武帝還經常派人到董仲舒的家中來諮詢董仲舒的意見。

就在董仲舒賦閒在家的時候,漢武帝也沒有停止折騰,爲了斂財打仗,漢武帝下令鹽鐵官營等政策,沒想到卻遭到了董仲舒的反對。

董仲舒認爲漢武帝這時竭澤而漁,雖然能夠快速斂財,但是對百姓傷害極大,但是漢武帝不聽,依然我行我素,於是百姓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故,享年75歲,這就是董仲舒的一生。

回顧董仲舒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董仲舒只不過是在恰當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強大的理論,滿足了漢武帝對權力的需求。所以後來,董仲舒才搭上了權力的快車道,他的學說也被逐漸推廣。

說到底,還是因爲董仲舒的學說,符合漢武帝的需求,所以纔會被髮揚光大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