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回看明朝末期的歷史,天啓年間,關寧錦防線還算是穩固。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關寧錦防線是明朝末年爲抵禦後金(清)所構築的自山海關經寧遠至錦州之防線,其中以山海關爲後盾、寧遠爲中堅、錦州爲先鋒。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其間築有多個堡臺作爲聯防據點,分南北兩段。

孫承宗、袁崇煥等人於寧遠之戰前,開始着力構築關寧錦防線,後明軍憑之於寧錦之戰中,使皇太極無功而返。

但在鬆錦之戰後,防線土崩瓦解。

關於其瓦解之原因,前人多從戰爭史實而言,而其他內外因素似乎極少入進研究之視界。

然而一物之成、一事之敗,若僅僅糾結於一處而觀,則大體幾近偏執。

故而從其大時代而觀,究其內外原因,似乎對於這一事件而言,方纔爲公允之歷史處理。

故關於關寧錦防線最終頹勢之因,則竊有數條思議。

一:主帥激進漫言

不得不承認,防線於初時在孫承宗、袁崇煥等人之領導下,建設的有條不紊,中心思想亦在於徐圖以進之,憑此推動着防線之發展。

然而自孫承宗被攻訐辭官,袁崇煥不爲閹黨所喜而自罷,防線之建設在其後便經歷了波折。

在崇禎帝即位之後,對於之前掌權的閹黨做了整治,因此在用人方面亦有更新之勢。

在關外局勢如此緊張之時,便把原來主事關寧錦防線修築的人員之一,也就是袁崇煥重新召還回朝,繼續將防線之修築及鞏固進行下去。

於是崇禎帝便召見袁崇煥,史稱“平臺召對”。

崇禎元年七月十四日,袁崇煥入京朝見崇禎帝,崇禎帝在紫禁城平臺召見其同李標等人,在此向袁崇煥諮詢平遼之方略。

袁崇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

袁崇煥在這裏向崇禎帝許諾,已經有平遼方略,而且如果他給以照顧,大概五年就能夠收復全遼領土,崇禎帝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然而其中也有一則軼聞,其間休息少頃,給事中許譽卿向袁崇煥詢問五年之略的具體內容: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2張

崇煥言:“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 譽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對。異日 按期責效,奈何?”

也就是說,之前袁崇煥之所講只是對崇禎帝的安撫,於是他察覺自己剛剛所言並不極妥當,便在崇禎帝重新回到平臺之後,又對崇禎帝說:

“東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辭難。但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

袁崇煥可謂爲自己開出寬裕之條件,即五年內戶部、工部、吏部、兵部都要予以配合,才能使得五年方略具體實施,崇禎帝對此予以首肯。

這亦算是對於自己漫言海口之補足,自己並非專能不需輔弼。

崇禎帝爲了消除袁崇煥疑慮,便又賜予他尚方寶劍,以示對其重視,再加上之前對於袁崇煥求四部配合請示之首肯,亦算非常時期傾盡全力之支持。

同時袁崇煥亦對崇禎帝進言,力稟希望崇禎帝不要聽信讒言,能夠對他信任。

此“五年平遼”之進策,歷來在史學界都有爭論。

有人說袁崇煥乃經深思熟慮,對於遼東局勢進行正確判斷後,在關寧錦防線順利防衛之情況下,方纔將五年作爲手到擒來之目標。

然而亦有人將“五年平遼”之策看做袁崇煥之個人誇大以及激進的政策,覆水難收,也間接導致其數年後慘死於凌遲極刑下之結局。

事實上,袁崇煥確實在遼事上曾經取得過兩次大捷, 一則是寧遠大捷,二則是寧錦大捷,正是這兩次大戰的勝利,使得袁崇煥對於關外局勢抱有樂觀之情緒。

同時,正如上文所言,袁崇煥自己亦認爲,五年之說是出於對崇禎帝之安撫,因此才“口出狂言”。

在崇禎帝剛剛即位,想要有所作爲的時候,給他打下了一針“麻醉劑”抑或“安定劑”。

若之後有所成就,則相安無事,若今後局勢有變,恐怕袁崇煥之信譽,不管是於皇帝而言,或是對於朝中大臣,甚至是對百姓而言,都會大打折扣。

後來所發生之事也印證了這點。

比如己巳之變,便使得袁崇煥措手不及,他也殞命當時。

如此“漫對”,不僅僅是袁崇煥或是崇禎帝個人受損,整個關寧錦防線,甚至是整個國家的運命都有所波及。

關寧錦防線之瓦解,大概可以將此次提出“五年方略”、激進漫言之“平臺召對”看作是潛流源頭。

二:將帥失和,同室操戈

同室操戈,即是指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一事,其實是明朝內部官員之鬥爭。

需要注意的是,毛文龍坐鎮東江,其實是對後金有着極其重要的牽制作用。

東江皮島可謂海上的戰略要地,在後金大後方隨時可以直插一刀,打亂其計劃,因此東江鎮在後金統治者眼裏,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己巳之變如果深究其原因,似乎也與袁擅殺毛,從而使得其後方安心有關,因而肆無忌憚,無後顧之憂。

袁崇煥作爲統領一區之長官,在此因爲要統一權力,而將鎮守一方之帥官擅自殺害,實在是有些不理智,有失戰略眼光。

在這裏也掩藏着關寧錦防線潰敗之原因。

三:明廷政治腐敗與農民起義

政治腐敗與農民起義,從來都是中國古代政治的關鍵一體兩面。

明朝後期,便也進入了這個怪圈。

明末貪污腐化成風,腐敗之政,自然會有賦稅之增,有所謂“三餉”之說,即遼餉、練餉、剿餉。

遼餉是因爲要對關外用兵,所以要對農民每畝田地多增收賦稅一分二釐。

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萬曆年間,由於要對關外用兵,故而在對農民的收稅中,每畝多增收九釐銀,共有五百餘萬兩。

崇禎年間,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每畝加徵三釐銀。

練餉,則是在崇禎十二年,繼續加派之賦銀,大約七百三十萬兩。

剿餉,則是在崇禎十年增派之稅賦,按所有的田地數量,加糧六合,每石折銀八錢,一共增加二百八十餘萬兩。

同時,明朝宗室子弟日常所需供米以及居住土地,亦大多通過徵賦獲得,以至於明朝後期人數繁衍衆多,政府無力負擔。

這些重賦成爲人民生活的巨大負擔。

於是,許多被壓迫的農民們紛紛起義,來反抗明王朝的統治,其中就包括了後來對明朝覆滅出力尤多之李自成、張獻忠。

現在回看當時之局勢,遼事在東,農民起義在西,可謂兩頭牽制。

朝廷根本無法專心先應付一邊,再處理另一處。

而明廷選擇雙管齊下的結果就是,效果不甚佳好,則是事倍功半,要付出比從前更多的努力與代價。

這便是在朝廷腐敗之緣由下所產生的窘境。

四:後金(清)征服朝鮮

從後金(清)之角度而言,其旁支軍事行動對於關寧錦防線之潰敗亦有極大影響。

對朝鮮用兵並征服之便是其中之一項行動。

而後金對於朝鮮用兵,其實經歷了兩個階段。

在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城失敗之後,率殘部退回瀋陽,半年後崩。

這時,皇太極秉承遺命,繼承汗位,是爲天聰汗。是時,後金新敗,而且新汗即位,勢力尚不穩定。

當時大汗皇太極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一併處理政事,而在皇太極繼位之前,其四人曾並稱“四大貝勒”。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3張

皇太極爲了振作國事,意圖外攻,以勝利來激昂士氣。

然而對陣寧錦亦有前車之鑑,使得他不敢輕易再向防線進攻,於是他調轉槍頭,打算先攻取山東地區,而出兵朝鮮,是爲了先解決後顧之憂,則必須先徵朝鮮。

於是在天聰元年(1627年),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等人帶兵征討朝鮮。

朝鮮不敵清軍無奈妥協,雙方宰白馬黑牛歃血爲誓,約定兩國需遵守約誓,不得違背,從此以後結爲兄弟之國。

這便是第一次徵朝鮮。

第二次徵朝鮮,是在後金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眼看勢力做大,便有登基稱帝之念想。

於是在當年稱帝,改國號爲大清,改元崇德。

以後,他要求朝鮮改兄弟之禮節,而以君臣之禮相待,朝鮮國君臣予以拒絕。

於是當年十二月初一,皇太極率領十萬餘軍隊從盛京出發。

爲了防止朝鮮王再次奔逃江華島,皇太極先派遣一支軍隊,約三百人,僞裝作商賈,奔赴朝鮮京城。

後金大軍可謂長驅直入,直至朝鮮國腹地,並於二月十四日圍困了朝鮮之京城。

朝鮮王驚恐十分,逃至南山漢城,於是皇太極亦率兵赴之。

雙方對峙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二,后皇太極派遣使者,勸服朝鮮投降,並陳明利害,現在形勢對朝鮮極其不利。

同時也開出了投降條件,諸如行君臣之禮,去明朝年號、互通互商、派遣質子等,朝鮮無可奈何,只得同意。

至此,朝鮮已成大清之屬國。

經過這兩次徵朝鮮,其實解決了後金(清)對於明朝作戰、對防線作戰的後顧之憂,朝鮮已成安心之屬。

這對於明清關外戰爭來說,可謂是一個重量級事 件,號稱“小中華”的朝鮮既已歸屬後金(清),那麼可想見關外之命運、明朝之命運。

五:後金(清)招撫蒙古

蒙古地區作爲明末中間力量,亦爲明後金(清)兩朝所拉攏,若被後金(清)收服,則突破關寧錦防線進入關內,就不是其唯一之選擇。

明末之時,蒙古地區其實分爲三個大部,而其中之分別,則是以大漠爲界,爲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

而漠南蒙古則是在明朝與後金之間,起到了一個銜接的作用,於是這裏的戰略地位便顯得十分重要。

誠如上言,作爲天平上的砝碼,偏向何處,便可增加很大勝利機率。

此處勢力亦是犬牙交錯,部族衆多,有鄂爾多斯、巴林、科爾沁、察哈爾等部。

而此處最大的勢力,則是察哈爾部,察哈爾部當時的大汗是林丹汗。

對於後金而言,可謂是西邊一個可怕的對手

明朝一直給予林丹汗以補給封賞,而林丹汗也樂於受賞,於是領命與後金爭戰。

其間,林丹汗還對努爾哈赤派遣而來的使者用刑辱之。

皇太極即位之後,也在戰略上看到了漠南蒙古之重要性,於是一直在對漠南蒙古的多個部用兵。

察哈爾部感受到了威脅,於是在天聰二年(1628年)的六月西遷到現在的山西塞外處。

而西遷之後,喪失了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明朝亦不會多花費錢糧,於是對於林丹汗的招撫亦停止。

皇太極察覺到了時機,對林丹汗發動了三次進攻。

第一次是在天聰二年九月初六,皇太極親自率軍西征,從瀋陽出發,十月十五日回沈。

這一次戰爭,其實並不只是爲了征討察哈爾部,還是對漠南蒙古其他部的臣服之行,通過這次爭戰,許多部歸於後金治下,承認臣屬於後金。

第二次征戰則是在天聰七年(1633年)四月,皇太極再次領兵出征,此次軍隊中,不只是八旗軍,仍並有路中所會之蒙古部軍。

此次征戰中,並無太多收穫,然而對於林丹汗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再次被逼西遷,最後身死異鄉。

天聰九年(1635年)二月二十六日,後金開始了第三次西征,這一次皇太極沒有親自領兵,而是派遣多爾袞、豪格、嶽託等人出戰。

多爾袞利用部下南楮與林丹汗遺孀蘇泰的姐弟關係,不費兵刃收復察哈爾部,此時林 丹汗之子額哲亦表示了臣服之意。

於是皇太極將察哈爾部遷至義州,同時亦設機構管理之,封賞額哲爲親王並配以格格。

至此收服了林丹汗之察哈爾部,即可意味收服漠南蒙古,蓋林丹汗從前爲漠南蒙古部之宗主,後金此舉,可謂一舉將蒙古歸於自己治下。

當時有言,“明未亡,諸部皆折入於大清,國計愈困,邊事愈棘,朝議愈紛,明亦遂不可爲矣。”

此後,皇太極通過對於蒙古的管理,使得後金(清)與蒙古的關係越來越近,甚至“滿蒙一家”。

其內核不外乎幾點,聯姻、封官、編制、攻心。

所謂聯姻即顧名思義,姻親關係,後金(清)最高領導者的后妃之中,有許多便是來自蒙古部落,更不用說其他臣子。

同時,對於蒙古部歸服的首領們,予以封賞,大多封賞親王,譬如上文提到的額哲,就是此例。

關寧錦防線在鬆錦之戰後土崩瓦解,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4張

所謂編制,就是將蒙古仿照滿族舊制,編入旗內。

以至於後來蒙古有蒙古八旗,而漢人亦有漢軍八旗,這算是後金(清)對於異族的一種同化管理。

最後的攻心,即是以蒙古、滿洲習俗相同、語言相近爲說辭,勸服蒙古各部能與滿洲同心同德,共同抵禦明朝之攻擊。

經過了這些舉措,滿蒙之間的關係日益加深。

這也爲皇太極日後繞道進攻關內,以及正面對攻關寧錦防線,解除了後顧之憂,從而無需費力西顧。

於是,後金(清)在征討了朝鮮並使之臣服,招撫了蒙古並使之朝貢之後,便強大並發展了自身,使得進攻明朝之舉並無後顧之憂。

然而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正是後金(清)強大了,於是便有實力去臣服朝鮮、招撫蒙古。

因爲滿洲人在這幾十年裏,雖然經歷了幾次大敗,但是他們也並未因此而沮喪失意,而是積極努力地去找尋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來充 實發展自身,他們的向外拓展無可避免。

況且,將朝鮮、蒙古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可謂一奇招。

從前爲了抵禦異族,各朝各代都會在邊疆修築長城,以保邊疆之和平,防止夷狄入侵。

而滿洲人本身就是異族,因此其戰略眼光自然與從前之漢人朝代不同,就其曾在未入主中原時,所主張的“滿蒙一家”的思想, 便可窺一斑。

於是在邊疆戰略上的眼光得當,使得後 金(清)又多了兩個幫手。

一則在大後方給予支持,一則在邊境之地有可以突破的狹口,再者也爲一統華夏之後的民族政策,找到了最初的源頭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