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君子館之戰簡介:因天氣導致的宋朝北防線潰敗?

君子館之戰簡介:因天氣導致的宋朝北防線潰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君子館之戰發生於986年(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遼戰爭中遼軍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間),於君子館(今河北河間西北)大敗宋軍的一次作戰。宋軍在天凍無法使用弓箭的情況下被遼軍擊敗,劉廷讓的部隊“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宋軍河北防線遭到重創。

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遼聖宗統和四年),宋與遼岐溝關之戰後,宋軍撤至高陽(今河北高陽東)、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代州(今山西代縣(一線佈防。宋太宗趙光義命李繼隆爲滄州都部署,楊重進爲高陽關部署,劉廷讓爲瀛州兵馬都部署,田重進爲定州都部署,張齊賢知代州,分兵扼守邊郡要地,以御遼。遼乘宋轉取守勢,發兵大舉進攻。而遼朝則便準備大舉南征,停問細務,專治甲兵,準備工作十分細緻。同年十一月初八日,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南京御正殿,大勞南征將校。於十一月十二日即大舉南伐,軍次狹底堝,蕭太后親自檢閱輜重兵甲。十三日下詔以于越耶律休哥爲先鋒都統,對宋發動攻勢。又以北院大王蒲奴寧駐奉聖州(今河北諑鹿縣),與節度使蒲打裏共決山後五州軍政事,以防備宋河東駐軍。二十一日,契丹在諸部中設置都監,使各部各守營伍,勿相錯雜混亂;二十三日以青牛白馬祭天地;二十七日,命駙馬都尉蕭繼遠、林牙謀姑魯、太尉林八等人嚴守封疆,不得漏掉宋朝間諜;還嚴禁軍中無故馳馬,防止大軍行動被宋朝知悉。

君子館之戰簡介:因天氣導致的宋朝北防線潰敗?

君子館之戰是宋遼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它與岐溝關之戰一道成爲北宋對遼從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的分水嶺。君子館慘敗,使北宋立國之初所培植的禁軍精銳喪失殆盡,也讓一心要廓清北患的宋太宗差點蝕光了本錢,從此不敢再奢望收復燕雲,轉而在河北構築以定州、真定、河間爲重鎮,以雄州、霸州、保州爲據點的前沿防禦體系,對遼採取守勢。滄州也從後周時期的邊境城市過渡爲具有兵站性質的後方基地,相對比較安定。因鄰近運河,水路交通便利,加上軍事供應的需要,這裏逐漸成爲一個商賈雲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