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垓下之戰導致項羽兵敗身死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垓下之戰導致項羽兵敗身死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嬰引兵進佔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被劉邦封爲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爲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項羽爲將並不算無謀,但不該估計過高,畢竟只用三年就將西楚王國敗的一乾二淨,縱觀古今,也就只有常凱申能與之匹敵。

公元前205年五月,漢軍在彭城大敗後在京索擊敗了項羽的追兵,此戰給予了漢軍恢復時間,爲日後的滎陽之戰奠定基礎

垓下之戰導致項羽兵敗身死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公元前205年六月,劉邦以韓信爲主將,曹參統步兵,灌嬰統騎兵進攻西魏國。消滅西魏國後,韓信向劉邦請求給予三萬援兵,並提出一條戰略構想“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劉邦許之。這十幾個字就正式成爲漢軍的戰略目標。

公元前205年十二月,項羽率楚軍向滎陽成皋一線的漢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拉開了兩年楚漢滎陽成皋之戰的序幕。

項羽沒有過多地注意韓信,而向劉邦所在的滎陽發動進攻,說明了楚軍的戰略目標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尋找漢軍主力並擊潰,達到一戰定天下的目的。而漢軍的戰略又是不與楚軍正面決戰,開闢多條戰線,實現合圍。所以楚漢戰爭就變成了劉邦在前線正面抗楚軍的進攻,其他的偏軍尋機實現對項羽的合圍。

公元前203年三月,韓信滅齊之後,項羽的大後方暴露,直到現在,項羽才反應過來,自己已處在漢軍的包圍之中,露出他這輩子唯一一次害怕。此時除了彭越、英布和韓信之外,還有樊噲、灌嬰、靳歙、劉賈、傅寬、丁義、陳武、蔡演、王周、丁復、冷耳等多路漢軍出現在楚軍北面或東面或南面。

垓下之戰導致項羽兵敗身死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2張

項羽覺得大事不妙,於是想率軍撤回彭城,但東面已被靳歙阻斷,只能往東南方向跑。劉邦眼看合圍圈快要形成,當然不能讓項羽就這樣逃跑,於是率軍追擊。在陽夏大戰,漢軍不利,退入固陵修整,但楚軍傷亡更大,於是就在原地修整,隨後想回到彭城。

但此時彭城已被灌嬰攻下,而南邊的劉賈勸降了楚將周殷,整個九江都投降了漢軍。項羽沒辦法,只能逃往陳縣,劉邦眼看項羽跑了,於是主動出擊進攻楚軍,在陳下大敗楚軍,項羽損失慘重,率軍撤到垓下,但被諸侯聯軍追上來包圍,然後兵敗身死。

項羽在軍事上的失敗主要是對“大局”的輕視,雖然項羽在滎陽戰場上似乎是所向披靡,但戰略高於戰術,劉邦不需要在滎陽打敗項羽,項羽的失敗就會由他自己註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