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寧錦防線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明末,孫承宗主遼東,便建關寧錦防線,甚至於想從建堡壘的方式一直把努爾哈赤逼走收復失地,至袁崇煥寧遠大捷,打死努爾哈赤,似乎更加證明這個戰略是正確的,正如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陣地戰獲勝後對堅固工事的迷信一掉,法國把大事資源投入馬奇諾防線,造成裝甲部隊,火炮編制嚴重不足,結果德國繞開馬奇諾防線進攻時,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是那樣的不堪一擊。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明朝這個吸乾了大明賦稅的關寧錦防線一樣,當敵人看清本質不予理睬時,它真的毫無作用,這種僵死的防禦堡壘羣,把自己本來就不佔優勢的步兵分散到各個地點,被敵人各個擊破,對幹最大的主幹,寧遠,想圍則圍,想走則走,一切主動權都在敵手,只要敵人頭腦不一根筋拼面子,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同時耗銀五六百萬兩超過朝廷歲入,屢次被毀被搶奪物質而後又建,前後耗銀可能幾千萬兩都有了吧。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那麼皇太極繞道長城進關時,它即不能機動的去攻盛京,也不能回到北京城與八旗兵一戰,歷史上已經有很多相同的戰例證明瞭,這種機械呆扳的防禦工事如烏龜殼,縱然真的堅不可破,也不可就讓烏龜成爲強者,很多時候也不能保命。

當時遼東巡撫王在晉建議放棄山海關以外,另在八里浦建城守山海關,這個對嗎?我以爲天啓年間,由於天啓很睿智的通過使用魏忠賢這樣的人收拾了東林黨,國家稅收尚好,接正常狀況,天啓正在壯年,按他的默許,進一步收拾東林黨一干官商資本是肯定的,這個問題估計袁崇煥和孫承宗肯定有預期,那麼隨着國家財政的進一步好轉,這個堡壘羣可以堅固建成的同時,在訓練大量步騎也是不難的,事實上寧錦大捷時,新練成的關寧鐵騎也已初顯威力。所以最初這個構想是以此爲進攻的穩門固後方,而非死陣。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第4張

雖然如此,但我以爲,建此防線時,投入過大了,當時應該強化了寧遠即可,國家接下來多投入的上千萬兩銀子應該全部投入到建立騎兵上去,二戰時對付坦克唯一的辦法是坦克,冷兵器時代也一樣,對付騎兵真正的王道是騎兵,所以走這條路的秦,漢,唐都無比強大,反之的宋就總是被動。

有人說野戰是明之短,所以不可大量投入騎兵,我說,各種空洞的理論辨駁沒有意義,北京廣渠門一戰,關寧鐵騎以九千衆擊潰八旗兵四萬就已經證明了一切,事實上袁崇煥二次上任就已經走這條思路,不到一年已購馬六萬匹。若不生變,估計幾年後關寧鐵騎將有七八萬之衆,足夠在任何場合對付八旗兵了。

爲什麼明末建立的關寧錦防線會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 原因是什麼 第5張

我想說的是,棋是雙方走的,人家也是看到這一點,甚至進攻北京的原始意圖就是圍點打援消滅成長中的關寧鐵騎。

如果當時不要大癡迷於堡壘羣,早幾年強化騎兵,如果廣渠門之戰時,關寧鐵騎已發展有五六萬,那皇太極能否全身而退。換個思路,他還敢不敢繞道進關。所以,當初全部資金投入建城買火炮是不對的,應該以三分之二的錢建立擴大騎兵,城就建到寧遠,騎兵強後,以不斷的作戰消耗清,滿人就那麼點人,死一個少一個,他能經得起消耗戰嗎?

如清滅大小金川的莎羅奔,他如此善戰,又能如何,袁崇煥無奇謀,但幾次作戰證明,打呆仗是個好手,和曾國藩差不多。當初的思路若是迅速發展騎兵並鋪以堅城的話,我認爲,明勝率九成以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