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千古名帝--秦始皇,雖然在位時間並不長,但他在政治上的不同凡響,贏得後人的好評。但是,就有着這樣的一件事情,歷經2000多年遭到後人的唾罵,甚至稱之爲暴君。其原因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措施。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焚書坑儒”話劇

關於這次的“焚書坑儒”事件,直接發生原因就在於當初的分封和郡縣制度。當時秦始皇平掃天下,在政治,經濟領域上實行改革,但這一切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統一之前,就在要不要分封諸侯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但也有人堅持“封國土,建諸侯”制度。於是秦始皇力排爭議採取了李斯等人的話,實行了郡縣制度。但是仍然有多人不同意這樣做,他們是希望秦始皇能夠按照先王的做法。他們認爲春秋戰國之所以戰亂不停,就是因爲分封造成的後果。只有廢黜分封的制度才能免受戰亂。

可是秦始皇不聽勸阻,最終還是走上了法家的治國之路,在很多事情上抑古尊今。於是就激發了這批知識分子的極爲不滿甚至發起詆譭,於是開始對秦始皇頒佈的相關指令進行指責和攻擊。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聽信小人的話,採取了“焚書坑儒”這樣一個極端的手段。衆多知識分子在此次措施中遭到坑殺,大量的圖書也被燒成灰燼。這樣的措施其結果摧毀了許多文化寶典,毀滅了先秦寶貴文化,更是中國文化史上一次空前的災難。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

秦始皇時常被後世批評是暴君,實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條依據就是他焚書坑儒。那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呢?如果從他身爲一代帝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是一次統一思想文化的運動,是對帝國統治有利的事情。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第2張

  秦始皇畫像

秦國統一六國之前,是紛擾混亂的春秋戰國,而在這亂世卻迸發出最爲強烈的思想火花,也就是先秦的百家爭鳴。諸子百家中,流傳最廣泛、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縱橫家、陰陽家等。

現在看來,他們爲中國創造了最燦爛的思想文明,使中國得以與同時期的希臘文明媲美。但是對於統一六國後的秦始皇而言,百家相爭是混亂,是隱患。雖然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因爲他要消除隱患,加強專制的思想統治。

焚書在前,坑儒在後,焚的是除醫藥、卜筮、農業有關之外的所有書,坑的其實也不是表面上的儒士,而是方士。焚書是因爲秦始皇是一個改革者,統一中國、廢分封設郡縣、中央集權等等措施都是他首創,而那些書尤其是儒家書籍最大的特點就是師古,就是崇尚上古或者西周,此外大多和法家相悖,這樣的思想對於運用法家思想的秦朝而言是危險的。而坑儒是因爲,這些方士欺騙他可以尋仙訪藥讓他長生不老,而秦始皇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後一無所得所以惱羞成怒,而可能是因爲當時的方士也學儒家或者穿儒士的服裝所以被認爲是儒士。

毛澤東對此的評價是“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可見他贊成秦始皇。 

焚書坑儒爲什麼沒有毀滅文化

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實行郡縣制度。不在繼承像戰國時期一樣分封自己的帝國,而是將這些國家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劃分爲36個郡縣,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之一政治。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第3張

  秦始皇“焚書坑儒”

一次宴會上部分大臣斥責秦始皇不遵循古道,大怒。於是在聽從大臣李斯的建議後,實行焚燒儒家書籍的的指令,便出現了歷史上的“焚書”一事。一年之後,有兩個書生本來任命給秦始皇煉就長生不老的丹藥,後來他們認爲秦始皇貪慾念很強,吃了藥也是浪費時間,於是就豁然請辭。秦始皇得知後大怒,又想到每次都在書生手裏求不到仙藥,於是下令將國內多達四百左右數量的方術之士和書生統統活埋,便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坑儒”。

不久之後,國內四處起義,出現了反秦高潮,秦朝逐漸滅亡了。漢朝建立後,那些在秦朝政治中受到邊緣化的書生,因爲受到文化重建的影響,又回到了政治中心。後來漢武帝在位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才得以站在正統的地位。

從古至今,文化是一個民族恆定的一個支撐點,與政治經濟相互作用。所以在中國歷史的國度裏,一個統一的政治就需要從文化當中尋找並獲得自身自由。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表現正是體現了對自己的統治經不起文化的質疑。在漢武帝統治時期,也正是自身統治需要文化作爲支撐。所以上下幾千年以來,政治於文化相交融,而這種交融性也應該繼續發揚下去。 

 焚書坑儒的影響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初始目的在於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但結果卻不盡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它的實施開啓了封建時期“愚民統治”的先河。秦朝不僅僅下達了“焚書坑儒”這一指令,還下“挾書令”。 

千古名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爲何沒有毀滅文化 第4張

  “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的本質就是皇帝想要統一思想,當時秦朝剛剛建立,對他來說,統一思想就是維護大一統政治的關鍵。所以秦始皇故事挑唆儒家,於是一場關於思想統一的運動就開始了。手段雖然激烈,但是效果還是明顯的。這場運動結束了中國凌亂的文化發展方式,爲中國的文化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史以來,有積極的影響就會有消極的一面。

關於此次的事件,雖然維護了清朝的大一統政治,但是也加速了政權的滅亡。回望春秋戰國的始末,秦朝統一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春秋週末各個諸侯國圍繞政權展開鬥爭,百家文化開始統一。受文化的影響,秦始皇利用這一點讓自己站到了歷史的舞臺上。但是要從政治的角度出發,“焚書坑儒”無疑會促成國家和軍隊的軟化,然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另一方面,這一行爲壓制了人們的思想。儘管“焚書坑儒”在短期內加強了思想控制,但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國家長久的發展。

總的來說,“焚書坑儒”這一事件大多數是杜撰的事件,但也是秦始皇殘酷暴戾的證據,被後人唾棄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