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現代很多人都不會讀書,古代哲人曾提出了什麼讀書方法?

現代很多人都不會讀書,古代哲人曾提出了什麼讀書方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書,是爲了汲取知識,豐富自身的精神營養。但很多人不會讀書,找理由說自己記性不好,前頭讀後面就忘了。爲此,不少古代哲人提出了不同的讀書方法,今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借鑑。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名相諸葛亮,提出了“觀其大略”讀書法,讀一本書,知道這本書的精華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字字句句都背下來,讀死書;晉朝的陶淵明,與諸葛亮異曲同工,提出了“會意”讀書法,“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其實所謂的“會意”,就是通過讀書悟出了人生道理,書與現實相通,書中找到了知音;

現代很多人都不會讀書,古代哲人曾提出了什麼讀書方法?

宋代大學問家蘇東坡,把讀書比喻爲“八面受敵”,所以他讀書,每讀一遍,領會的精神皆不同,“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比如他讀《漢書》,第一遍學習這本書中的“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這本書中的“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這本書的“人物和官制”,每讀一遍,收穫各有不同。

清代畫家鄭板橋,提出了“求精求當”讀書法,什麼求當呢?就是根據自己的水平、愛好和工作需要,讀適合自己的書。讓一個農民讀科學家的書,肯定讀不懂。那就是不當。找準適合自己水平、愛好和工作需要的類書,還要善於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擇出精品讀,這就是“求精”,不然那麼多書,就會浪費大量的精力。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學問二字,需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現代很多人都不會讀書,古代哲人曾提出了什麼讀書方法? 第2張

明代學者張溥則發明了“七焚”讀書法,並把他自己的書齋命名爲“七焚齋”。這是什麼意思呢?張溥一邊讀書一邊抄寫,差不多了燒掉,然後再讀再抄寫,這樣往返七、八次,書也就背熟、理解了。這樣好是好,就是太浪費紙張了。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就不這樣,他發明了“三讀法”,即復讀、抄讀、遊讀。復讀好理解,抄讀和張溥一樣,但不燒,至於遊讀,就是“讀千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意思了,通過遊學增加學問。而清朝的另一位“聖人”級的人物曾國藩,則垂青“讀書不二”法,一本書不理解通透,決不讀另一本書。這和宋朝朱熹的“循序漸進讀書法”異曲同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