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原本不喜歡讀書,爲何後來會熱愛讀書?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原本不喜歡讀書,爲何後來會熱愛讀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趙匡胤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封建社會的皇帝大多學識淵博,因爲他們要擔負起治國重任,不多讀書是不能勝任的。但是也有皇帝例外,有的開國皇帝就沒多少文化,像漢高祖劉邦,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清太祖等等。但是宋太祖雖然少年時不喜歡讀書而喜歡舞弄槍棒,但是當皇帝后卻十分喜愛讀書。

宋太祖名趙匡胤,出生於公元927年2月16日。父親趙弘殷是個武官,母親杜氏。趙匡胤11歲時母親又給他生個弟弟名叫趙匡義。趙匡義很喜歡讀書。也許出身於將校之家,趙匡胤從小便喜歡習武,對儒家經典沒什麼興趣。他不習慣整日坐在學堂內聽塾師枯燥的講解,而是熱衷於舞槍弄棒,縱馬馳騁。他覺得外面的世界比這沉悶的學堂有趣的多。所以讀書時心不在焉,面對塾師的提問不知所言,所以他的塾師陳學究經常嚴厲地訓斥他,他也沒什麼長進。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原本不喜歡讀書,爲何後來會熱愛讀書?

趙匡胤還喜歡遊戲,像鬥草啦,鬥蟋蟀啦,他都喜歡。而且還爭強好勝,把每次輸贏都看得很重。他覺得人生就像個大斗場,每個人註定都的在鬥場中拼一回,勝利了便贏得富貴,高居人上。失敗了就只好守着卑微和貧寒。他絕不做令人沮喪的失敗者,所以他認爲男兒理應在沙場上體現自身價值。當時社會動盪,連年征戰。趙匡胤的父親對他的學業也失去信心,經過反覆忖度,他終於同意小趙匡胤離開學堂,跟他習武學兵。趙匡胤果然沒讓父親失望,對習武投注了極大的熱情,並且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沒多久,就已經漸通騎射,高於常人。

動盪不安的年代,就應該在戰場上體現自身的價值。所以21歲的趙匡胤別離了結婚三年的髮妻,離家掙前程去了。

他先投靠復州(今湖北天門)防禦使王彥朝,被打發走了。又來到後漢樞密使郭威處,由於投軍後他嚴於律己,遵守軍規,對上司交代的任務全力完成,再加上一身好武藝,又會處理各方面關係,所以沒多久就被任命爲小校。在澶州兵變中由於擁立郭威當皇帝有功,郭威就很重用他。封他爲滑州(今河南)駐軍副指揮使。郭威養子柴榮也很賞識趙匡胤,請命將他招至自己部下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原本不喜歡讀書,爲何後來會熱愛讀書? 第2張

此時趙匡胤身邊團結聚集了一批人才將領,他和他們搞好關係,互稱把兄弟。趙匡胤在士兵中也有很高的威望,這爲後來當皇帝打下良好的基礎

公元960年,時任都點檢的趙匡胤被將士們“黃袍加身”,成爲皇帝,定國號爲宋,趙匡胤作爲開國皇帝,是爲宋太祖。此後宋太祖南征北討,逐漸消滅各個割據政權,國家一統。

趙匡胤自己是武將出身,與其他武將一樣,言談舉止間不時流露出輕文的傾向。但他能很快察覺並改正。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需要使宋太祖認識到,必須要實現從軍人到政治家的過渡。自己可以在馬上打天下,卻不能在馬上治天下,更不能躺在馬上守天下。他意識到必須依靠文人儒士的作用,重用他們,並且讓他們爲鞏固宋趙政權出謀劃策才行。於是他採取了很多發展文化的舉措。自己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一有空閒就拿起書研讀起來,並且從中獲得許多樂趣,更獲得一些治國經驗。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原本不喜歡讀書,爲何後來會熱愛讀書? 第3張

據傳有一次趙匡胤正在伏案看書,忽然下起雷雨,一個炸雷響在案邊,左右服侍趙匡胤的宮女太監着實嚇了一跳,勸皇帝換個地方。趙匡胤說:“一個驚雷有什麼好怕的?”說完一動沒動,又繼續看起書來。這就是趙匡胤學習,雷打不動的美談。

就這樣,宋太祖趙匡胤從一位不愛讀書的行伍出身的將軍,變成了一位手不釋卷的熱愛讀書的皇帝,彷彿要把他少年時沒認真讀的書補回來。他從實踐中體驗、積累、感悟出讀書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爲了治國需要。看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

對比現在社會,也有很多學生不愛學習,也沒有一技之長,就不可能像宋太祖趙匡胤那樣“得天下”。所以奉勸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抓緊學習,不浪費一分一秒,多向宋太祖學習,亡羊補牢,爲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