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亞瑟·叔本華是誰?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生平簡介

亞瑟·叔本華是誰?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生平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亞瑟·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

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裏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讚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爲神明般的,康德爲奇蹟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不贊同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爲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裏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爲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峯,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只能淒涼地離開柏林大學,這也正印證了自己的觀點——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讚賞。

1833年,在大學裏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度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

亞瑟·叔本華是誰?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生平簡介

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

1841年,出版了《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這兩篇是爲不同科學院而作的有獎徵文,第一篇獲得了挪威皇家科學院褒獎,第二篇沒有獲得丹麥皇家科學院褒獎,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

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

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

1859年,《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 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仍然過着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

亞瑟·叔本華是誰?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生平簡介 第2張

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作爲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被常人所認爲的自私。他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讚爲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

脾氣火暴,曾把一個女裁縫推下樓梯(因爲受不了她的吵鬧並且多次勸阻都沒有效果,他爲此還特意寫過一篇論噪音)並造成她殘疾,因此叔本華需要按季度付給她終生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到:“老婦死,重負釋”(obit anus, abit onus)。

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在常人看來相悖更讓他人鄙薄。羅素在他編寫的著名的西方哲學史中這麼說:假若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

在叔本華的論女性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態度。他認爲女性“只是冀求恬靜,平穩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淺顯——一言以蔽之,她們的思想是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不理性”互相仇視”“總事事陷入主觀”。

1860年9月21日,他起牀洗完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1小時之後,當管家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依靠在沙發的一角,永遠地睡着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