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是誰?新西蘭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生平簡介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是誰?新西蘭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生平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年10月14日生於新西蘭威靈頓,本名卡瑟琳·包姍普,家族與俄羅斯全無瓜葛。凱瑟琳的童年在維多利亞式的文化習俗和新西蘭美麗的自然環境中度過。15歲時,她離家來到英國倫敦,進入皇后學院就學,研習法語、德語和音樂課程,她在那裏愛上了文學,並開始寫作,寫一些短篇的散文和詩歌。3年後她回到了故鄉新西蘭,進入惠靈頓皇家音樂學院學習。1908年7月,她說服父親同意她前往英國生活,從此走上文學道路。她用凱瑟琳·曼斯菲爾德這個名字作爲筆名,以一個作家的身份定居倫敦,開始寫作生涯。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讓她時常感到孤寂無助,現實生活也遠非如她所想。一些隨機的個人交往和無所顧忌的性生活並沒有帶給她太多快樂。同喬治·布朗不幸的婚姻使她在結婚後的第二天就離開了他。隨後她出遊巴伐利亞,1911年出版的《在德國公寓》裏寄託了她幻想破滅的無奈心境。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是誰?新西蘭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生平簡介

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系列速寫例如1911年《在德國膳宿裏》,沒有多大特色。1912年,她認識了評論家兼編輯墨裏,二人志趣相投,生活在了一起。墨裏是她生活和文學創作上的良伴。1914年,她的小說集《節奏》和《憂鬱評論》在丈夫米多爾頓·莫里的協助下編輯出版。第二次婚姻給她帶來了幸福。一戰開始後,她不斷在英法兩國間往返遊歷,見到了自己唯一的弟弟,這次見面促使她轉而傾情於新西蘭故鄉和童年生活回憶。然而,她的弟弟不幸死於戰場,這不僅使她病弱之軀再添痛創,也讓她負疚於對家人感情上的疏遠。鬱郁之中,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寄情筆墨,法國南方寫成中篇著名小說《序曲》透露了她對新西蘭家鄉的美好回憶。

1920年,小說《幸福》出版,給她帶來了極大的聲望。1922年,又一部小說集《花園茶會》出版,進一步穩固了她在英國文壇的地位。也就是在這,她無的放矢的感情生活似乎找到了寄託。這應該歸功於著名的芭蕾舞經紀人謝爾蓋·加吉列夫。當時,他領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正在歐洲各大都市巡迴演出,在歐陸舞臺掀起巨大轟動,一場俄羅斯文化熱潮隨之而來。凱瑟琳滿心歡喜地觀看着所有的演出,不放過每一場音樂會,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全新的文化氣氛之中。

對俄羅斯文化的喜愛使她認爲從性格上說自己就是一個俄羅斯人。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俄羅斯式的”,她們的內心世界充滿糾結與掙扎,她的筆法也自然而然地酷似俄羅斯名家。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契訶夫這些大師更是她的文學情侶:“我無法表達托爾斯泰對我的重大影響和啓發,幾句感激的話是遠遠不夠的。”在讀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鬼》後,她深受作家“微暗的街燈下的人們”所感動,陀式的心理描寫在她自己的創作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跡。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是誰?新西蘭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生平簡介 第2張

她的最後時光在法國楓丹白露喬治·古德傑夫主辦的“人類和諧發展機構”度過。在這個有40多位俄羅斯文化人居住的,到處瀰漫着奇妙的俄羅斯文化氣息的環境裏,凱瑟琳·曼斯菲爾德飼養動物,侍弄花圃,寫作和生活得平靜恬淡。西方報界也開始將她的藝術成就同契訶夫相比。1923年,蘇聯官方表示出對她的興趣,蘇聯國家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她的兩部小說集的俄文本。稍後,她以自己作品中對下層民衆的同情贏得了西方文化界的官方認可。60年代兩種最權威的的英語教科書選取了她的小說《一杯茶》用做語法練習文本。

1923年1月9日,常年罹患肺結核的凱瑟琳·曼斯菲爾德逝世,年僅35歲。在凱瑟琳的世界裏,死亡是靜穆和安逸,甚至是美麗的。她臨終前的最後的一句話是:“我喜愛雨,我想要感到它們落到臉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