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真實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彌天大謊

揭祕真實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彌天大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此殘暴的君主,似乎在他的專制統治下發生過的一切殘暴血腥之事都不足爲奇,諸如歷史上着名的“焚書坑儒”事件,那是在秦始皇一生中永不可抹掉的污點。

秦始皇一直爲後人詬罵,甚至連長相也被描述得極其陰險——“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但以常理而言,這種長相可能跟他少年時期在趙國顛沛流離,營養不良有關。秦始皇被世人誤解的,不只是他的長相而已,還有他的真實爲人。

 秦始皇曾有“禪讓”的念頭

揭祕真實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彌天大謊

網絡配圖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用新的帝號,自稱始皇帝,並規定繼任者稱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這是《史記》所記載的。但是自西漢起,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爲,起初秦始皇曾經有過要用禪讓制傳位的念頭。

這似乎與人們心目中乖張、暴戾而且疑心病重的秦始皇扯不上邊。然而,近現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個說法,因爲確實有史料顯示了蛛絲馬跡。

西漢劉向所着《說苑·至公》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召集羣臣商議國家政權交接的事,他說:“古代有五帝禪讓,又有三王代代相傳,你們認爲哪一種更好?我想採用最好的方法。”在場的博士都不說話,只有鮑白令之回答說:“如果以天下爲公,就會禪位給賢能者;如果把天下當私家財產,則會在家族內代代相傳。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爲公,三王以天下爲家。”

秦始皇帝仰天而嘆道:“我的德性可比五帝,我將讓天下人共管社稷,可是,誰能接替我呢?”鮑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說:“陛下行的是夏桀、商紂之道,卻想學五帝讓位於賢者,這不是陛下你所能做的事。”

泰始皇帝聞聽此言大怒,道:“令之你往前站!你憑什麼說我行桀、紂之道?如果說得通則罷了,如果說不通你就別想活了。”令之不緊不慢地說:“陛下你大興土木,後宮女人數百,倡優過千。爲了自己的享受,耗盡天下民力。你還偏駁自私,不能推己及人。陛下你還說自己的功德壓過一切君主。以你這樣的德性怎麼能和五帝比,你又怎麼有資格管天下呢?”

一席話說得始皇面有慚色,過了很久才說:“令之所言,是讓我當衆出醜啊。”於是罷謀,自此再也不提禪讓了。

揭祕真實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彌天大謊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上面這段話中,秦始皇起初自比於五帝,打算仿效他們以禪讓的形式傳遞王位。“五帝”在歷史上有三種常見說法,一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見《世本》;第二種說法是太白皋、炎帝、黃帝、少白皋、顓頊——見《禮記·月令》;第三種說法是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見孔安國《尚書序》。

三皇五帝在歷史上被奉爲德性的最高典範,當時參加會議的博士們可能都認爲秦始皇比不上五帝,又不敢說,於是集體沉默,只有鮑白令之出言將秦始皇斥責了一番,秦始皇才因此取消了原來的想法而“無禪意”。

對於《說苑》中的這段記載,過去人們一般都不大相信,大概是因爲人們對《史記》的絕對信任。此事在《史記》中沒有記載,而《史記》不記的內容,後世學者們往往會不予以承認。再說,說那個赫赫有名的專制暴君秦始皇有禪讓思想,像是天方夜譚。所以《說苑·至公》的這段材料,長期以來沒有受到人們重視。

然而,我們若將《說苑》中的這段資料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有關內容相對照的話,就可以發現,兩者在某些方面是相吻合的。而且,按照當時的客觀事實,此事也是可能發生的。

首先是博士議政的說法一致。

秦始皇時期曾設置很多博士官以充當顧問。凡朝廷要制定或要實施某些重要政策之前,往往先叫博士們或臣僚們加以討論,最後由秦始皇斟酌參考,決定是否執行。用什麼方式傳王位是有關秦王朝當局加強政權建設、鞏固統治利益的大事,所以秦始皇自然要召博士們來議論—番。這一點在《說苑》和《史記》中都有記載。

只是接下來,兩本書有了分歧,《說苑》提出“禪讓”的說法,但沒有了下文,而《史記》則根本沒有“禪讓”的記載。聯繫到秦始皇后來“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的打算,人們選擇相信《史記》。

不過,看歷史不應該只看一家所言。《史記》本身孤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所以以它作爲評判其他史書的標準難免有失偏頗。

揭祕真實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彌天大謊 第3張

網絡配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讓後人對《說苑》的記載產生懷疑,那就是,《說苑》的作者劉向是王莽的得力助手,而王莽是假借“禪讓”篡位的。當時劉向爲了給王莽篡位造勢,不惜篡改前史,特意製造了新五行學說,這種行爲難免讓後人對他的人品產生質疑,也會自然地想到劉向這段文字是爲王莽造勢用的。

實際上,秦始皇有禪讓思想是有可能的。戰國時曾一度流行“讓賢”說,很多人不但深信堯舜禪讓是真事,而且還有人效而行之。魏惠王曾打算讓位給惠施、秦孝公想要讓位給商鞅,燕王噲則是真真實實地讓位給予之。雖說“禪讓”之說是儒家吹捧的,而秦國向來崇尚法家思想,但是其統治者也難免受到影響。

秦始皇成功地統一全國,認爲自己的功德足以壓倒一切帝王,應該與堯、舜等古聖賢王在一個高度,所以極有可能想搞一番行禪讓的舉動,以顯揚美名。

這或許只是作秀,卻是有可能發生的。劉向雖然有過劣跡,但《說苑》中的記載也不可能完成是無中生有的荒誕之說。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苑·至公》中這篇記載可以作爲《史記》的補充資料,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