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是如何評價努爾哈赤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努爾哈赤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建州女真首領、後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實際奠基者、八旗制度的創建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爲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同年,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併戰爭,統一了建州各部。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受封爲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其後,經過二十餘年征伐,統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以北的諸部女真。爲適應當時政治、經濟需要,建立八旗制度。設議政王大臣,與八旗旗主共議朝政。創制滿文。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2]。薩爾滸戰役後,遷都瀋陽。之後率軍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1626年,兵敗於寧遠之戰。同年8月11日,努爾哈赤崩於靉福陵隆恩門雞堡,葬於瀋陽清福陵,尊廟號爲太祖,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後世是如何評價努爾哈赤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誼同父子

努爾哈赤及其弟舒爾哈齊隸李成樑麾下的時候,每有徵戰,勇敢衝殺,捷足先登,屢屢榮立戰功,頗受李成樑的賞識。從此努爾哈赤逐漸接近了李成樑,作了隨從和侍衛。他倆形影相隨,出入京師也不離左右,關係很密切,有的史料說他們“誼同父子”。

矢無虛發

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爾哈赤親自迎娶海西哈達萬汗的孫女阿敏哲哲(哲哲即格格,姐姐之意)的時候,等待於洞城之地。恰在這時,有一個乘馬的人,攜帶弓箭從旁邊經過。努爾哈赤詢問左右隨從,得知此人就是棟鄂部赫赫有名的、以善於騎射著稱的鈕翁錦。努爾哈赤派人將鈕翁錦邀至面前,稱讚數語以後,便指百步之外的一棵柳樹,請他獻技。鈕翁錦毫不椎辭,從容下馬,舉弓搭話,連發五矢。結果三中兩失,所中的三矢落點上下不一。努爾哈赤見後,隨即起身,搭箭在弦,拉長弓如滿月,也連發五矢,結果矢矢皆中,五矢落點相去不遠,從人見了,無不喝彩、敬服。

姓名軼事

野豬皮是對努爾哈赤的稱呼。在滿語中,野豬皮這個詞是nuheci,後人推測努爾哈赤(nurgaci或Burhaci)含義爲野豬皮。

後世是如何評價努爾哈赤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清史稿》:“太祖天錫智勇,神武絕倫。蒙難艱貞,明夷用晦。迨歸附日衆,阻貳潛消。自摧九部之師,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餘年,建國踐祚。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遷都瀋陽,規模遠矣。比於岐、豐,無多讓焉。”

《清太祖實錄》:“鳳眼大耳,面如冠玉,身體高聳,骨格雄偉,言詞明爽,聲音響亮,一聽不忘,一見即識,龍行虎步,舉止威嚴。其心性忠實剛果,任賢不二,去邪無疑,武藝超羣,英勇蓋世,深謀遠略,用兵如神,因此號爲明汗。”“帝自幼不飲酒,心正而有德,深於謀略,善於用兵,騎步二射絕倫,勇力出衆,睿知神聖,不思而得,闡微言,創金書,順者以恩撫之,逆者以兵討之,賞不計仇,罰不避親,如是明功賞,嚴法令,推己愛人,鋤強扶弱,敬老慈幼,恤孤憐寡,人皆悅服。自二十五歲隻身崛起,帶甲僅十三人,不侵無罪者,中正合宜,天故祐之,削平諸部,及徵大明,得遼陽廣寧地,又徵蒙古,威名大震,有光於祖考,興國開疆,以創王基。”

後世是如何評價努爾哈赤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歷代評價

李如梅:“此賊精兵七千,而帶甲者三千;此賊七千,足當倭奴十萬。厥父爲俺爺所殺,其時衆不過三十,今則身自嘯聚者至於七千,雖以十人來犯境土,即報遼東而求救。西北雖有韃子,皆不如此賊,須勿忽。”

李登:“奴酋威行東夷,雖子弟有犯必加誅滅,故人股慄,用兵之際,有進無退。”

熊廷弼:“奴酋能強能弱,詭譎而難馭也。”

袁崇煥:“奴夙知兵,今又屢戰屢勝,熟於用兵。”

徐光啓:“厲志四十年,尊禮謀士,厚養健卒,博諮密議,簡練訓齊,其制器選士,政教服習,不合於法者鮮矣。”

乾隆帝:“爾時草創開基。篳路藍縷。地之裏未盈數千。兵之衆弗滿數萬。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師直爲壯。荷天之龍。用能破明二十萬之衆。每觀實錄。未嘗不流涕動心。思我祖之勤勞。而念當時諸臣之宣力也。” [27] “鐵背山頭殲杜鬆,手麾黃鉞振軍鋒;於今四海無爭戰,留得艱難締造蹤。”

陳康祺:“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後,益勤勞國政,靡間晝夜。每五日一視朝,焚香告天,宣讀古來嘉言懿行,及成敗興廢所由,訓誡國人。以議政五大臣參決機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務。國人有訴訟,先由理事大臣聽斷,仍告之議政大臣,覆加審問,然後言於諸貝勒。衆議既定,猶恐或有冤抑,令訟者跪上前,更詳問之,明核是非。故臣下不敢欺隱,民情皆得上達,國內大治。蓋敷教明刑,其難其慎,早具帝者規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