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朱元璋封王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歷史上分封諸侯王的弊端是這些諸侯王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反你,西漢分封劉氏子孫,爆發了七國之亂,西晉分封司馬氏諸侯王,導致了八王之亂。之後大多朝代都不再搞分封諸侯王這一套了,但是爲什麼到了明朝朱元璋卻又力排衆議,堅持分封藩王呢。難道他沒有讀過史書嗎?這其中的弊端他不明白嗎?其實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一是他不相信異姓人,不過也確實沒有有能力鎮守邊疆的將領。二是跟朱元璋的平民出身有關,他吃過苦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福,三是想京師有難時,各地藩王可以進京勤王。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在與其謀士們總結歷史上治亂興衰的經驗時,一致認爲,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於是以前朝爲鑑,決定建藩。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他不相信異姓人,把自己兒子分封在各地能保障江山不被外姓人奪去

朱元璋多疑的性格爲後世所詬病不已,他的手下帥才大將有很多。開國大將接連被他用各種手法給除掉,只留下幾個他認爲對他和他的後世沒有威脅的少數幾人。他建立錦衣衛,鎖釦大臣,手下大將被殺的殺,囚的囚。如果讓這些有能力的大將去鎮守四方無異於是放虎歸山,給了他們造反的條件,就算他在位時他們不反,等到他死以後不能保證這些人不反。於是,朱元璋不得不剷除這些有功之臣,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各地,鎮邊關內地。防社稷不穩。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第2張

也正是因爲他除掉了有能力的大將,到了朱允炆時期,朝中沒有善戰大將,而分封在東,北的兒子們得到了很好的磨練,最後燕亡成功舉起了反旗,雖然不被異姓人奪去,但是卻被同姓的兒子奪取江山。他將各個兒子封王鎮守邊疆的同時,除掉了朝中的大將們,這也等於給接下來的繼位君主埋下隱患。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決定並不能代表所有後代,之後的明朝歷史中,造反的藩王還是有不少。

二是跟朱元璋出身有關,他從小吃苦長大,不想再讓子孫後代吃苦,就分封各地養着他們。當初朱元璋提出分封藩王,臣僚們就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對於臣僚提出的宗室分封過濫會導致類似於七國之亂的時候,朱元璋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認爲是漢景帝將七國逼反的,不是七國故意謀反之心,分封制的益處大大優於不分封。

爲此朱元璋還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即所謂“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宗室藩王僅僅具有部分軍事上的權力(到了朱棣多得江山後就把僅有的軍事權力也給剝奪了),另外還不讓子孫們當官參與政事,總之就什麼事都不用幹,每月領取國家的養老金就行了。皇帝們總是想機關算盡,可是一個人想做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事是不可能的。

明史記載:“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之後這些子孫後代呈爆發的增長,中後期成了明朝一個重要負擔。也可以理解朱元璋想讓自己的子孫不受苦的想法,可是他不能知道幾百年後是什麼樣,這就是典型的好心做壞事。

朱元璋本意是京師有難,各地分封的藩王可以進京勤王,可是沒想到到了朱棣時期這些藩王就沒有了兵權。明初,朱元璋還實行分封制,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治。洪武后期,這些藩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這不僅防止了軍權旁落,又鞏固了邊疆的穩固。

他分封藩王的理由也相當冠冕堂皇:“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爲久安長治之道。”

朱元璋的目的其實還是比較明確的,用諸子“衆建屏藩以衛京師”。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第3張

一旦京師有變,裂土臨民並手握重兵的藩王們隨時可以起兵勤王。後來“靖難之役”中明成祖打出的旗號“靖難清君側”,其理據就在於此。朝中出現奸臣了,作爲藩王,有權利、有義務率師“勤王、清君側”。朱元璋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很可能與宋元宗室衰弱有關。宋王朝重文抑武,對於宗室限制得則更加嚴格,親王、郡王不裂土、不臨民,更加沒有兵權。

可是他一邊讓藩王鎮守各地又打壓他們手中的軍權以及軍隊數量,到了朱棣多得皇位後深知藩王擁有兵權的危害。於是一削到底,乾脆不讓這些藩王擁有屯兵的權力,這就與朱元璋的“衆建屏藩以衛京師”背道而馳,朱元璋沒想到他指望的拱衛京師的藩王們在他死後幾年就喪失了拱衛京師的能力。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嗎 朱元璋爲什麼還堅持分封藩王 第4張

之後的藩王們就徹底成了一羣“飯桶”,也很少有人瞭解他們的苦悶,於是有的投身於琴棋書畫中,修身養性。有的則無惡不作,霸佔良田,強搶民女,明朝藩王實在是明朝一大“危害”。到了明朝末年滿清入關後,各地的藩王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哪裏還能進京勤王呢?

朱元璋力排衆議堅持分封藩王,他主要認爲宋元是因爲“主弱臣強”,得不到藩王的庇護。同時他也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於是他刻意地規定了藩王手中的權力。他在位時這些都是對的,沒有問題,可是當他崩後沒幾年,一切都變了,他以爲的拱衛京師的藩王徹底喪失了拱衛京師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站在朱元璋一個父親,爺爺的角度來看,朱元璋當初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之後還有很多他沒想到的,一個人不可能做幾代人的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