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爲何要這麼做?

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爲何要這麼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藩王又稱蕃王:是介於地方官吏與天子之間的統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亂。比如在西漢時期,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漢景帝年間發起了“七國之亂”。再比如西晉時期,八王之亂時間長,波及廣,成爲西晉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至於唐朝時期,各地的節度使,和藩王具有相似性,所以被稱之爲藩鎮,而唐朝的滅亡,自然也和藩鎮割據存在直接的關係。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的經驗教訓,爲何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還要採用藩王制度,分封25個藩王呢?

首先,根據《明史》等史料的記載,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在借鑑歷代藩王分封的基礎上,建立了明代藩封制度,並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先後將其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封於邊疆及內地的主要城市。由此,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分封了25個藩王,在數量上完全不輸西漢、西晉等朝代的藩王了。

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爲何要這麼做?

那麼,問題來了,基於什麼的理由,朱元璋纔要冒着藩王割據的風險來建立藩王制度呢?對此,在筆者看來,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一方面,這是明朝初期的形勢,存在分封藩王的必要。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不僅外有北元勢力,內部也是人心尚未完全歸附。在元末明朝之際,各地的起義力量蜂擁而起,而朱元璋只是其中的一個。

雖然朱元璋擊敗了張士誠、陳友諒等對手,笑到了最後。但是,想要完全掌握天下,自然需要一個過程。更爲關鍵的是,元朝雖然成爲了歷史,但是,北元等遊牧民族勢力,依然虎視眈眈,這都是讓朱元璋十分頭疼的問題。於是,朱元璋分封了25個藩王,這些藩王中,一部分位於北方邊境地區,比如大家熟悉的燕王朱棣等,也有部分藩王位於內地的主要城市,起到扼守要地的重任。

綜上,通過這一佈局,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自然可以迅速掌控天下,一旦各地出現叛亂或者北元入侵的話,那麼這些擁有兵權的藩王可以迅速響應。畢竟都是朱元璋的親人,對於他來說,自然非常信任這些藩王。而這,自然也是西漢、西晉等朝代分封藩王的重要初衷。

另一方面,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清除了不少功臣。對此,在筆者看來,清理功臣和分封藩王之間,實際上相輔相成。在明朝初期,不少功臣行爲逾矩,甚至有謀反等大逆不道之舉,比如胡惟庸、藍玉、李善長等人。在清除掉這些功臣後,朱元璋自然需要分封藩王來拱衛皇室。當然,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藩王,也可以說是朱元璋用來取代功臣的。

在朱元璋看來,不管是功臣之後,還是藩王之後,都會對明朝皇室忠心耿耿。而相對於功臣,朱元璋無疑更加信任自己的親人。此外,顧念親情,正是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的又一個重要原因。衆所周知,相對於漢高祖劉邦,朱元璋的出身,可謂更加貧苦,這在古代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幾乎無人可以相提並論。

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爲何要這麼做? 第2張

最後,對於童年、少年吃盡苦頭的朱元璋,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後人也品嚐同樣的滋味。因此,朱元璋分封藩王,自然是想給這些親人一個穩定的港灣,促使他們的生活擁有一個長遠的保障。同樣的道理,漢高祖劉邦在建立西漢後,除了異姓王,也分封了衆多劉氏宗室爲藩王。在明朝時期,藩府的爵祿有細緻規定,等級有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各個等級有不同的俸祿待遇。

雖然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藩王制度還是導致了很多負面影響,這不僅是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擊敗建文帝朱允炆,更因爲明朝後期,藩王宗室帶來的資源消耗,無疑拖累了明朝朝廷,成爲明朝走向滅亡的原因。對於朱元璋一手建立的藩王制度,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