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朱元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換句話說,既然大家都認爲分封藩王是開歷史倒車,是弊大於利,那朱元璋這位從千萬人中博弈出來的勝利者,爲何還要這樣做嗎?這背後肯定還有着更復雜的思考。

事實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給出的理由: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爲久安長治之道。”

當然,很多人對朱元璋的這個理由嗤之以鼻,覺得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但其實呢,朱元璋分封,就是爲了確保大明江山能夠長久穩定。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朱元璋所分封的藩王,我之前西漢的藩王,還有西晉司馬炎所分封的藩王,是存在着本質區別的。西漢和西晉時期的藩王,他們的封地至少都是半個省的面積,比如西漢齊王的封地,幾乎是整個山東省,囊括74個郡。

更重要的是,西漢和西晉的藩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是軍、政、財和人事權一把抓,不僅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小朝廷,並且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收取賦稅,甚至封地內官員的任免也都由他們自己決定,完全相當於一個獨立小王國。換句話說,他們是貨真價實的王。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反觀明朝的藩王,他們雖然被稱之爲王,但他們的封地,大都侷限於一座城市,比如實力最強的秦王、晉王、燕王、周王和寧王,他們的封地並不是陝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內蒙古,而是西安、太原、開封、北京和寧城這幾座城市而已。所以從實力上來說,那是不可同日而語。

更關鍵是,明朝的藩王,在他們自己的封地,只有統兵的權力,至於行政區、財政權和人事權,都由中央派遣來的官員來負責。在這種背景下,明朝藩王不僅沒有收取賦稅的權力,也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力,甚至他們軍隊的後勤,都統一由當地政府官員來負責。

在這種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質就是一個在外統兵的將領。只不過相比於其他外姓統兵將領,他們的地位、級別和待遇要更高一些而已。至於其他方面,並沒有多大區別。換句話說,明朝的藩王,其實只是一個掛着藩王頭銜的將軍而已。

事實上,朱元璋分封諸王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子作爲在外統兵的將領。

因爲,明帝國的北部邊防,從建國開始就始終處在蒙古殘餘勢力的威脅之下,他們時不時的會越過長城長城一線進行侵擾;與此同時,朱元璋爲徹底消滅蒙古殘餘勢力,也經常需要組織大軍北伐。

問題是,明帝國的首都在遙遠的南京,也就是說大明帝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重心都在千里之外的南方。這樣不管是防禦蒙古的侵擾,還是組織大軍北伐,都會顯得力不從心,至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快速和及時響應。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朱元璋想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兩個有效方案:

一是直接把首都遷到北方,這樣帝國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重心自然也就轉移到北方,這樣不管是防禦、還是有效打擊蒙古勢力時,明軍都會處於比較主動的地位。

第二個方案,就是單獨把帝國的軍事重心轉移到北方,換句話說,在北方設置諸多軍區,尤其是在圍繞長城一線的城市駐紮重兵,這樣自然也可以做到有效防禦和打擊蒙古勢力。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第2張

現在,如果你是朱元璋,你選擇怎麼做呢?

如果選擇遷都,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比如南京衆多人口和財產的遷移,還有沿途的衣食住行、修路搭橋、新皇宮的建造等,這無一例外都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當時明朝纔剛建國不久,一切都百廢待興,又哪裏經得起這樣的折騰,更何況也沒有這樣的財力來折騰。

至於單獨把帝國的軍事重心轉移到北方,在北方設置諸多軍區,雖然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問題是,一旦設置軍區,必然涉及到要派將領來統領,這山高皇帝遠的,時間一長,這些將領們很容易變成驕兵悍將。到時他們一旦有所不軌,其帶來的災難,恐怕不會比藩王遜色。

在這種背景下,朱元璋纔將自己的兒子都給封王,讓自己的兒子坐鎮到各個軍事重鎮,這樣朱元璋既不用遷都,也不用擔心驕兵悍將的現象發生。至於藩王之亂,由於朱元璋對他們都做了各種限制,只讓他們只是單純統領軍隊,所以他們缺乏造反的實力。

同時,雖然這些藩王權力上只是一個統兵將領,但地位上卻都享受王的待遇,爵位還可以世襲,這就相當於他們既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爲,而不是被當廢物養起來;同時他們在地位和待遇上,又是僅次於皇帝的藩王,所以他們也缺乏造反的動機。

事實上,當時朱元璋的大部分兒子,都被分封在圍繞長城一線的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和甘肅六省。

尤其是朱元璋四個最年長且能力最突出的兒子,都坐鎮在北方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比如老二秦王坐鎮西安、老三晉王坐鎮太原,老四燕王坐鎮北京、老五週王坐鎮開封。

只要我們瞭解這一點,就應該能夠明白朱元璋分封諸王的良苦用心。

雖然,朱元璋的這種做法,也不能說沒有缺陷,問題是,即便有一些缺陷,但這個權力格局,至少可以保證皇權在十年到二十年內不會遭到任何人的威脅。否則,不需要朱允炆動手,鐵血的朱元璋自己就會動手削藩。

朱元璋堅持分封藩王,他考慮的到底是什麼? 第3張

所以,朱允炆即便對朱元璋的這種做法不滿意,但也應該相信憑朱元璋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經驗,他所留下的政治佈局,肯定可以保證朱允炆的皇位在他繼位前十幾年不會動搖。

這樣等朱允炆皇位坐穩,並積累其足夠的政治經驗後,再來對朱元璋的佈局進行修改,結果肯定要遠遠好於他一上來,就全盤否朱元璋的佈局。事實上,按照朱元璋的構想,就是等十幾年後,大明帝國積累起來足夠的財富後,就有能力實現遷都,這樣那些手握兵權的藩王們,自然而然就會成爲歷史,可惜這些朱允炆不明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