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東晉八次北伐,爲什麼始終未能光復北方?

歷史上東晉八次北伐,爲什麼始終未能光復北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分析一下東晉未能北伐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一,位高權重的大將,借北伐實現自己的野心。桓溫心術不正,他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贏得聲望並獲取政治資本,來幫助他實現篡位的野心。桓溫的行爲,自然受到東晉門閥士族的抵制,同時他爲了保存實力也不會在北伐一事上下多大心思,每當小勝便淺嘗輒止。而劉裕雖然在北伐一事上取得較大進展,兩次北伐,前後滅南燕,破北魏,亡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了大片國土,然而卻藉此剷除北府兵中有能力的新銳將領,例如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朱齡石、蒯恩等一批人。此後劉裕回到東晉便着手篡位,並最終建立了劉宋政權,而奪回的北方大片領土在此後又淪陷胡人之手。

歷史上東晉八次北伐,爲什麼始終未能光復北方?

桓溫北伐

第二,寒門外戚領兵北伐,朝廷不放心。祖逖在沒有朝廷支援下,憑藉個人聲望和愛國民衆的努力,曾經一度收復河南,朝廷卻坐失良機,不肯將兵權交付給他,導致北伐成果功虧一簣。庾亮,在東晉屬於外戚,他們從湖南等地反擊後趙的進攻,並屢次上書請求朝廷支援,卻數次受阻,北伐無疾而終。祖逖出身寒門,在魏晉南北朝注重門閥出身的時代,屬於不被信任的階層,朝廷怕他懷有二心,所以不支持他。庾亮屬於外戚,這在歷朝歷代,尤其是有了漢晉外戚干政的經驗,東晉朝廷也不放心讓他領兵。所以此二人的北伐得不到朝廷認可,難免失敗。

第三,胡人實力強勁,因部分北伐將領的無能,導致北伐失敗。殷浩趁着後趙石虎去世,北方大亂的時機出兵,卻因自己指揮不當而錯失先機。又因爲勸降敵軍將領的計謀敗露,遭到羌人姚襄的進攻,七萬大軍全軍覆沒,讓東晉失去了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機遇。

第四,東晉士族苟且偷安,只顧自己利益。自東晉南渡後,政治經濟中心南移,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以前掌握大權的北方士族,在受到重創後流亡江南,跑馬圈地,廣置田產,一門心思全放在恢復昔日榮光之上。況且胡人強悍,北方士族可沒有勇氣再次面對他們。而南方士族也不願意朝廷北伐,因爲他們怕成功之後朝廷北反,讓他們失去了朝廷的依仗,進而失去權力。這也是東晉八次北伐而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歷史上東晉八次北伐,爲什麼始終未能光復北方? 第2張

東晉在我國歷史中,其實不算闇弱無能的一個朝代。相比其他南朝政權,以及南宋等只有半壁江山的朝廷,東晉算得上是武功赫赫,實力強勁的了。只不過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朝代背景之下,東晉在外敵內亂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皇帝來領導國家並致力北伐,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