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明朝權宦干政盛行,爲什麼清朝沒出現這種情況?

明朝權宦干政盛行,爲什麼清朝沒出現這種情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的十常侍,欺主年幼,把持朝政,染指皇權,甚至有了廢立君主的實力,他們的胡作非爲是導致天下動亂、羣雄起義的重要原因;唐朝自玄宗起,宦官可做高官、可擁兵權,埋下了亡國的禍根;明朝則是太監干政的巔峯時代,在朝堂各個機構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從王振到魏忠賢,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你方唱罷我登臺,前仆後繼的將大明王朝搞得烏煙瘴氣。

到了清朝,太監似乎完全被限定在了傭人奴才的定位上,因爲從沒聽說過清朝有權宦,其實清朝的太監也是有官職的,只不過清朝對太監管理的十分嚴格,成功的阻止了太監參政誤國的悲劇。

清朝入關,禮制多襲明制,是如何能在太監職能問題上另闢蹊徑,避免重蹈覆轍的呢?本文從明清兩朝太監機制的對比,來闡述這一問題。

明太祖曾立下祖訓,禁止太監干政,明朝爲何還會權宦氾濫?

永樂皇帝,需要太監充當耳目,加強中央集權,設立東廠

明太祖朱元璋這位草根皇帝,曾在社會最底層苦苦掙扎,一路披荊斬棘成爲了九五之尊,大半生的戎馬奔波讓他更珍惜成功的果實,在明朝建立後,汲取了前朝太監誤國的教訓,特敕令“內官毋預外事,凡諸司毋與內官監文移往來”,還特意在宮門前,立大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爲了從根源上斷絕危害,朱元璋乾脆下令不準太監認字。

明朝權宦干政盛行,爲什麼清朝沒出現這種情況?

明太祖在防止太監干政上,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不肖子孫辜負了他的苦心,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繼承大統,燕王朱棣爲了奪權,發動靖難之役,成功上位,這其中除了強兵悍將的努力,也離不開朱棣拉攏了朱允炆身邊的太監充當耳目,傳遞軍情,裏應外合,所以朱棣對太監這一職業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朱棣得位不正,來自朝堂民間的質疑聲不斷,他迫切的需要一支忠於自己、獨立於朝堂之外的勢力,監視朝中的動向,幫助加強中央集權,而宦官就是他最信任的羣體,於是朱棣不惜違背父親的旨令,重用太監,建立東廠。

東廠受皇帝指揮,有監管百官之責,地位在錦衣衛之上,地位超然,尤其是掌握東廠的大太監,由皇帝寵信的太監擔任,絕對襯得起“權宦”二字。明憲宗時期,設立西廠,廠衛憑藉皇權,獲得了很大的權利。

明宣宗,需要抵抗文官集團,組建內書堂,開創司禮監秉筆制度

仁宣時期,文官集團實力凸顯,這些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士子們,最喜歡通過地緣、同窗、師承等紐帶,抱團取暖,形成集體後最熱衷的事情就是集體指責皇帝的過失,明仁宗朱高熾那麼一位善良淳樸的老實人,還動不動就被文官集團指着鼻子罵,明宣宗朱瞻基就更不堪其擾,其實朱瞻基的執政能力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喜歡鬥蛐蛐,也沒太多的劣跡,但總能在朝堂上遭到文官集團的抨擊。長此以往,朱瞻基不僅厭惡文官集團,甚至因此厭惡上朝、厭惡處理政事。

苦於現狀的朱瞻基,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效忠自己、抵抗文官集團的羣體,那就是宦官,於是他下令組建內書堂,讓太監們讀書寫字,又一次將明太祖禁止太監識字干政的祖訓拋諸腦後。

因爲懶得寫字,朱瞻基索性將批改奏摺的事宜交給了心腹太監,開啓太監代筆硃批的先河,不過朱瞻基雖然不愛寫硃批,但是太監改完的奏章,他都會過目,所以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出什麼亂子。

明朝權宦干政盛行,爲什麼清朝沒出現這種情況? 第2張

可是他兒子朱祁鎮只學會了重用宦官,卻沒領悟爲我所用的精神,反倒被太監利用,最後釀成了土木堡之變,差點就斷送了大明江山。

明朝龐大的宦官政治體系,滲透到了朝廷內外

明朝宦官政治依靠皇權,在朝廷內外的各方勢力角逐中,發揮着不可小覷的作用,相應地,宦官機構也相當龐大,即赫赫有名的二十四衙門,下分爲十二監、四司、八局;

十二監是司禮監、內宮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

其中司禮監是宦官系統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掌理內外奏章,照閣票批朱,監督、管理皇城內的出籍、內書堂、儀禮、刑法、關防門禁;司禮監總管大太監是宦官之首,通常兼任東廠提督一職。

四司是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惜薪司負責薪、炭;鐘鼓司負責皇帝上朝時鳴鐘敲鼓、演出時奏樂;寶鈔司負責各種草紙;混堂司就是管澡堂的。

八局是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除此之外,還有內府供應庫、司鑰庫、內承運庫、十庫等等,負責了皇室各個方面,周到得簡直令人髮指,這些由宦官組成、或監管的機構都是服務於皇權的,可實際中卻藉助皇權,鞏固了本身的實力,很容易造成太監干政的局面。

清朝承襲明制,早年在學習明朝宦官制度時就有所防範

清朝制度多襲明制,可在太監問題上卻背道而馳,因爲有感於明朝太監誤國的悲劇,清朝統治者對太監心生憎惡,可又需要這個羣體提供服務,所以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限定太監的言行,使其只能是服務於皇室的奴才,沒有干政弄權的機會,且清朝歷代皇帝都將這種觀念作爲祖宗遺訓,嚴格遵守,代代相傳,所以終清一朝,幾乎沒出現過太監干政、太監誤國之類的事件。

不過,清朝的宦官體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不斷摸索中逐漸完善的,清太祖時期提倡男性家奴閹割,可是受刑者較少,故而未形成階級,也就沒有專門負責管理宦官的機構;

清朝入關後,太監數量激增,順治皇帝主張“明朝太監干政完全是皇帝不夠英明,不能防患導致的,而非太監或者太監製度的問題”,故而效仿明制,創建了十三衙門,分別爲:乾清宮執事官、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司設監、尚膳監、尚衣監、尚寶監、御馬監、惜薪監、鐘鼓監、直殿局、兵仗局;同時裁撤內務府。與明朝二十四衙門如出一轍,都是負責皇宮內的方方面面,且宦官也有官職品級、俸祿朝服,幾乎與朝廷大臣等同,例如地位最高的乾清宮執事官,喚作“都管中堂大人”,地位與內三院的大學士相當,其他各掌事太監稱“部堂大人”,地位相當於六部尚書。

提高太監地位的同時,順治皇帝也頒佈法令限制太監的行動“凡系內員, 非奉差遣, 不許擅出皇城;職事之外, 不許干涉一事, 不許招引外人, 不許結交外官, 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結, 不許假弟侄等人名字置買田屋, 因而把持官府, 擾害人民”。順治十二年,順治有感於太監勢力漸大,特鑄造了十三衙門鐵牌,強調“但有犯法干政、 竊權納賄、 囑託內外衙門、 交結滿漢官員、 越分擅奏外事、 上言官吏賢劣者, 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順治朝雖有限制,但太監實權增長,不過這種“復辟”是短暫的,康熙繼位之後就下令廢黜十三衙門,恢復內務府,他堅持認爲太監是誤國的根本,幾朝之亂皆因宦官而起,應該遵從祖訓,不得重用宦官。

明朝權宦干政盛行,爲什麼清朝沒出現這種情況? 第3張

康熙年間設立敬事房,標誌清朝太監製度的最終確立

康熙十六年,清朝主管太監事宜的“敬事房”出現了,敬事房屬內務府管轄,負責的事宜並非僅有我們熟知的閹割太監、負責后妃侍寢、記錄皇帝起居錄之類的,其實敬事房負責傳達大內一切事務,“凡奉行諭旨及承行府屬各文移, 俱照欽定宮中則例辦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下旨:設敬事房五品總管一名、五品太監三名、六品太監二名。清朝太監才正式被授予官職,但最高也只有五品。

雍正時期,將內務府封爲三品衙門,敬事房大總管升至四品;乾隆時期,規定四品就是太監官職的極限,後世不可再升品階,所以清朝的太監最高也只能做到四品。同時,將太監的官職、名額、職權範圍都非常仔細的編輯成冊,要求後世子孫照此執行,還將太監人數規定在3300人以內,比明朝時期少了許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太監干政的可能。

清朝對太監的懲治制度也比明朝嚴苛,太監有罪按律分三等處罰:死刑、發配、杖責。 最高刑罰就是交刑部殺頭或交慎刑司祕密處死;其次發往盛京充軍、發往南苑伍甸餵馬;最輕的責罰就是交由敬事房或者各宮主子杖打。清朝太監犯錯死亡率是很高的,據載慈禧太后在處置珍妃時一次性就打死了40多太監,高壓之下清朝太監都是戰戰兢兢工作,不敢懈怠,更不敢心生歪念。苛刻的處罰制度也導致了清朝太監隊伍經常處於缺編狀態,逃了、自盡了、缺人招不上來的情況常有,這樣實際的太監人數更少了,更沒有明朝那種拉幫結夥、算計皇權的實力了。

嘉慶及以後歷代皇帝,都嚴格遵照祖訓行事,即使清朝逐漸走向衰敗,對太監的監管卻並沒有因此放鬆,趁亂逃出皇宮的太監倒是大有人在,到了清朝末期,皇宮裏招募太監人數減少,應徵入宮的也少,可是逃跑的一直有,所以越到後來,太監的缺編率越高,就更不足以構成皇權威脅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