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後宮的管理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歷朝歷代皇帝都有衆多后妃,清朝同樣如此。但要說能干預到皇權的女人,大多隻有一些品級比較高的人,更何況能做到干政的后妃,估計只有皇后、太后這樣的級別了。

史書上記載了不少關於清朝後妃的生平事蹟,這也爲了解后妃干政的情況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清朝有哪些后妃干政過,且干政後又有哪些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間接干政

清朝初年,孝莊太后不僅輔佐了清太宗,還在順治帝和康熙帝的繼位過程中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孝莊太后雖未垂簾聽政,但仍間接掌控着朝廷大事。

太后不預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後行。——《清史稿》

孝莊太后

孝莊太后爲了鞏固滿蒙聯姻和維護家族利益,雖然順治不喜歡,但還是先後爲他立了五位蒙古族后妃,另外順治帝臨終前想要傳位於兄弟,在孝莊太后的極力干涉下沒有成功。

政治革新的順治帝和康煕帝欲推行漢化政策,都與頑固保守的孝莊太后發生過激烈的爭論。不過順治帝親政後一直未能抗爭過母親,而康熙帝則用巧妙的政治策略和鬥爭方式迫使祖母不再幹涉朝政。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慈禧太后在晚清先後三次垂簾聽政,她從咸豐十一年發動政變奪取最高統治權直到光緒三十四年病死,執掌政權長達48年,是晚清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咸豐帝臨終前安排贊襄政務王大臣肅順等八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太子載淳,卻把與自己最爲親近且聰明能幹的兄弟恭親王奕排除在顧命八大臣之外。這樣的安排爲日後奕與慈禧太后聯合起來剷除八大臣勢力埋下了伏筆。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病死在熱河行宮。肅順等八大臣專擅朝政,他們咄咄逼人的態勢令慈禧太后又怕又恨,她不甘受制於人,便想到了恭親王奕。剛好奕對肅順專權也非常不滿,並且渴求得到中樞權力。

八月十日,兩宮太后召肅順等八大臣商議御史董元醇所奏請垂簾聽政並和親王一起輔政事宜,八大臣用祖訓法令以本朝無太后垂簾聽政的說法抗論力爭,嚴辭拒絕。

次日,八大臣拒絕辦公,慈禧太后被迫妥協。雙方初次交鋒,肅順等人輕易取勝,在之後的鬥爭中他們更是麻痹輕敵,步步失算。

九月三十日,奕與慈禧太后合謀在京發動政變,剷除了八大臣勢力。肅順等人死後,兩太后(慈溪和慈安)掌握了最高統治權。

清朝嚴禁后妃干政的措施

雖然清朝史上確實有這幾位干預朝政的后妃,但清朝開國之初就設立了各種方法嚴禁后妃干政。

清朝立國之初就把后妃不得干政定爲祖宗家法,此後的歷朝皇帝都必須嚴格執行這一規定。

清太祖規定如果幼主即位,必須要設立輔政大臣輔政,后妃不得干政。

清入關後,兩位幼主先後繼位,分別確立了親王輔政體制和四大臣輔政體制,而不是由后妃臨朝稱制。

比如順治帝即位時年僅6歲,睿親王多爾袞爲攝政王輔政。

再比如康熙帝即位時年僅8歲,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大臣輔政。

清世祖還下詔規定如果后妃在皇帝面前干預朝政,必須從重懲辦。清高宗則制定了《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以嚴密的宮規條文制約后妃的行爲。但清朝家法規定皇后有權杖斥皇帝所召幸的不合格嬪妃,防範皇帝沉迷嬪妃而荒廢朝政。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第2張

就比如咸豐六年,咸豐帝夜宿懿嬪處,幾日不上朝聽政,皇后鈕祜祿氏“乃頂祖訓至宮,正跪,命人請皇帝起,聽訓。”咸豐帝急忙讀祖訓,立即起身上朝。

另外,慈溪太后雖然垂簾聽政多年,但她臨終遺言中卻有一句話:以後勿再使婦人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真是諷刺,諷刺啊!

清朝除了制定祖訓法令約束后妃外,還特別注重對后妃的禮法教育,企圖以封建道德規範禁錮后妃思想。

乾隆年間,乾隆帝命在後宮東西十二宮內懸掛十二幅有關古代后妃美德懿行的宮訓圖,每宮分別懸掛一幅。每幅宮訓圖上還有皇帝的御製讚語。

即便清朝有如此嚴格的規定,但依然還是有我們前文所說的干政的后妃,這是爲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后妃想要干政,那自身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才行。清宮干政的后妃中,有一些后妃受過良好的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關心國政民生,對朝政大事往往能提出一些獨到見解,進而對政局發展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

比如孝莊太后就聰慧機敏,深受滿蒙文化影響,政治才能很高,是一個傑出的女政治家。清太宗時期,孝莊太后就經常參與政務,後來她曾對康熙帝說道:予雖在宮壺,太宗行政亦略知之。

孝莊太后對政務不是略知,而是很熟悉。孝莊目睹過很多重大國事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這對於她增長見識,提高分析力,大有裨益。

由於這種特殊環境的薰陶,孝莊從少女時代就對政治產生濃厚興趣,她關心國政,關注清皇室的命運和前途。在皇太極死後的皇位繼承危機中,她力主由自己的兒子福臨繼位,而後採取果斷策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施展個人政治手腕,利用多爾袞和豪格的激烈矛盾,終於使自己唯一的兒子福臨登上皇位。

此後,孝莊太后又悉心培養教導了年幼的順治帝和康熙帝,使他們成長爲偉大的帝王。她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間接地掌控着政治大局,對於清朝初年的政治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個原因就是如果繼位的新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大事,皇太后就會代替皇帝來處理朝政,等皇帝長大後再歸政。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第3張

比如同治帝即位時年僅六歲,熱心政權的慈禧太后在剷除肅順爲首的顧命八大臣勢力後打破祖制,以皇帝年幼爲名開始垂簾聽政。

同治帝病死後,慈禧太后爲把持大權,又選擇了年僅四歲的載湉繼承皇位,繼續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

雖然中國曆朝歷代都極力阻止后妃干政,但不得不承認,后妃干政有壞處但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清太宗在崇德殿無疾而崩。由於皇太極生前未明確立嗣,統治者內部立刻爆發了皇位爭奪衝突。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和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爲爭奪皇位劍拔弩張。

在這一關鍵時刻,孝莊太后排除萬難讓自己兒子福臨繼位,避免了清朝統治者內部爲爭奪皇位而可能爆發的大規模軍事內戰和政局混亂。

福臨得以繼位,還與其母莊妃的高貴地位有很大關係。莊妃利用她的聰明才智,脅迫多爾袞立其子爲帝,成功地將福臨扶上皇位。

第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專權。年僅19歲的同治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當天立即召恭親王奕訴、軍機大臣寶鋆等人商議嗣君人選。

按照清朝的祖宗家法,同治帝無子,嗣君應從溥字輩近支中擇立。當時國勢艱難,也應擇賢而立長君。

但慈禧太后爲了個人權力私慾,堅持立幼帝,而且不立溥字輩的人,以便繼續以皇太后的名義垂簾聽政。載湉既是她的侄子,又是外甥,形同母子,而且年僅4歲,於是載湉就被扶持成了皇帝。

最後,慈溪從垂簾聽政,到訓政,到歸政。從表面上看,她把最高的皇權逐步地移交給了光緒帝。但實際上,慈禧太后一再違背後妃不得干政的祖訓,牢牢地掌控着朝政。

清朝時期爲何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有何影響? 第4張

第二個負面影響就是過度奢靡。慈禧太后活了72歲,不僅貪圖權力,而且貪圖奢侈生活。慈禧太后每次一頓飲食,上百菜品,花費一百多兩白銀,每年飲食耗費幾萬兩白銀。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兼具西洋古典建築與中國傳山水園林之美,耗費鉅額銀兩和多年時間修建。清朝皇室有很多時間都居住在圓明園,咸豐帝更是常年居住在圓明園,流連忘返。

另外慈禧太后在國難期間幾次大肆操辦壽誕,耗費鉅額銀兩。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旬大壽,適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但慈禧太后不顧國難,講究排場,仍大操大辦,這次壽誕極爲奢靡,也是她大壽中最爲隆重的一次壽典。

爲了增加喜慶氣氛,從頤和園到紫禁城的所有經過道路都要分段搭建景物。這些銀兩耗費無數百姓的心血,只是爲了滿足慈禧一人的奢侈慾望。當時遼東前線戰爭悽慘悲壯,而紫禁城內卻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參政做官是男性的權利,廣大女性被排除在政權之外,這是對女性政治地位和權利的不平等壓迫與歧視。

一般來說,每朝每代的皇帝對后妃參政都會作出種種限制,后妃干政被他們視爲禍亂,但后妃干政並不能就這樣一概否定。封建專制皇權至高無上,無論是皇帝掌權,還是后妃掌權,本質上都沒有太大區別。歷史上不乏昏庸無能的皇帝,也不乏有政治功績的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