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文徵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後世又是如何紀念文徵明的?

文徵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後世又是如何紀念文徵明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徵明有什麼後世影響與紀念?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後世影響

其一,衆多文氏後裔與門生,匯成蔚爲大觀的吳門書派,使文家筆法風靡江南,大有籠罩一代之盛。從周道振、張月尊同纂的《文徵明年譜》中所附《後裔表》與《及門表》來看,文氏後裔中有擅長文藝者及門生各達五十多人,其後裔則跨越明清兩代,門生中則有三十餘人兼善書法。在文徵明後裔中,文彭、文嘉、文振孟等均非常傑出。

文徵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後世又是如何紀念文徵明的?

文彭不僅書畫繼承家風,而且開創吳門印派,成爲文人篆刻流派的開山之祖。文振孟則有“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版署額與其曾祖相”之譽。這一時期文家筆意風靡江南,此間情形在翁方綱一段題跋中有所反映:“予嘗見明初人手跡,每多深得趙書神致,實遙接周馳之後。明中葉,而猶未大變。宋、沈、詹、解雖自成格,而所津逮,無若吳興之綿遠。

直至文衡出山,而江左字體,乃多用文家筆意,不僅趙體。”即使到明末董其昌將松江書風推至巔峯,吳門書派衰微之時,吳中一帶的文氏書風仍未被董氏取代。其實董其昌的成功也離不開文徵明對他的影響。

其二,對董其昌的影響。文徵明的書藝風靡江南,影響巨大,但吳門書派至明末卻日見衰微。而董其昌在此間崛起爲一代大師。董其昌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師文徵明之跡,而師文徵明之心,師文徵明之徑一力追古人。

董其昌在學書之初即以文徵明爲參照與競爭的對象。參閱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我們可以瞭解了董其昌的評論,研習過晉、唐、宋人法書名帖基本上也是文徵明所研習過的,此外董常以己書與趙孟府相比。這些正是文徵明的學習途徑。可見董其昌能在吳門書畫衰微之時異軍突起,文徵明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

文徵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後世又是如何紀念文徵明的? 第2張

其三,文氏書藝,遠播日本。文徵明生平立下三不應的規矩,即“宗藩、中貴、外國”三不應。文徵明書畫不肯應酬外國人,恐怕與他痛恨當時樓寇經常從海上來犯騷擾有關。儘管如此,他的書畫還是流傳海外,以日本的最多,並以書法爲甚。這一時期,文徵明的書法在日本得到傳播。而當時中國己進入清朝康熙年間,書法專重董其昌時代,至於有清一代,帖學書家並重趙董,而文徵明不與焉。

後世紀念

墓地

文徵明墓坐東朝西,墓道東端的墳冢呈圓形,墓道兩旁有石獸和石馬。

墓地1982年被評爲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石碑背後的“文徵明墓重修碑記”記載,1984年維修過一次,2007年省、區和街道共同出資49萬元再次維修。

文徵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後世又是如何紀念文徵明的? 第3張

文徵明簡介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

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