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西亭子送李司馬》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西亭子送李司馬》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亭子送李司馬

岑參 〔唐代〕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與雲齊。

盤崖緣壁試攀躋,羣山向下飛鳥低。

使君五馬天半嘶,絲繩玉壺爲君提。

坐來一望無端倪,紅花綠柳鶯亂啼,千家萬井連回溪。

酒行未醉聞暮雞,點筆操紙爲君題。

爲君題,惜解攜。草萋萋,沒馬蹄

譯文

《西亭子送李司馬》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高高亭子位於郡城以西,直上千尺與那浮雲相齊。

順着山崖向着山頂登去,羣山向下覺得飛鳥更低。

半天空今馬兒陣陣嘶叫,遊壺美酒本爲好友而提;

坐到亭上放眼一望無際,紅花綠柳處處鶯鳥亂啼,千家萬戶連着彎彎小溪。

飲灑末醉已聽傍晚雞啼,提筆寫詩送別爲友離去;

爲君題詩啊,哀傷別離,春草萋萋啊,沒了馬蹄。

創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參任爲虢州長史。這首詩即是作者於虢州西山亭子送別友人而作的。

賞析

這篇作品爲送別之作,描繪西亭景物,抒寫惜別情懷。

詩的開頭四句寫登亭。首句點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點,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來直寫其高,以“與雲齊”來陪襯其高。三、四兩句則寫登亭,用“羣山”、“飛鳥”來烘托西亭之高,並點出已登上。

《西亭子送李司馬》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詩的中間五句寫登上西亭後所見景物。“使君五馬天半嘶”,點示主人身份並從側面寫西亭之高,與上面“羣山”,“飛鳥”構成頗爲雄壯的景象。“絲繩玉壺爲君提”,順便點出“送”字,併爲下面“酒行末醉”伏線。接着,詩中使用一“望”字領起,寫登亭後所見。“無端倪”寫總的感受,意境遼闊,很符合登高特點。下面兩句具體寫景物。“紅花綠柳”,以濃郁的互相映襯的色彩寫所見,“鶯亂啼”寫鳥聲的喧嚷,是所聞。這一句描繪出百花盛開,百鳥鳴囀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圍景色。“千家萬井連回溪”是俯望所見,勾劃出寧靜幽美的田野風光,是山下景色。這幾句景物描繪,由近及遠,用筆極自然,深遠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氣息。

詩的後面六句寫“送”。先以不覺時間流逝,寫願與友人相聚長久,留戀不忍別離,接着又兩處點出“爲君題”,這種復唱的句式,與上文“爲君提”一樣,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攜”,直寫心懷,感情十分深摯。詩的結尾兩句:“草萋萋,沒馬蹄”,是詩人對送別的聯想。友人就要跨馬登程,而路上春草卻要沒過友人的馬蹄。以景寫情,“惜”字從中得到含蓄的表現。

這首詩寫景物,語句清新優美,意境深遠開闊。詩爲七言古詩,句句用韻,一韻到底;中間以三句爲一節,結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寫得揮灑自如,自然流暢。結尾以萋萋春草寫別情,既點明題意,又十分優美含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