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在百姓心中織女是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近年,這一天又有了“中國情人節”的說法。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正式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紀念七夕這一天、在七夕這一天祈願,往往也都圍繞着“心靈”、“手巧”這兩個主題,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特別是古代,這些風俗是異常豐富而多彩的。

乞巧節

縱觀七夕民俗活動,多與七夕民俗的兩大主題:“乞巧”、“婚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從這兩大主題發展出的習俗。同時又因爲這兩大主題與女人關係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紀念活動的主體是年輕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稱作“女兒節”,或稱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清代《月曼清遊圖》冊描繪的是大家閨秀一年12個月的貴族生活。其中一幅名爲《桐蔭乞巧》的,正是對京中“七夕”風俗的描繪。全畫細緻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這就是清代七夕節盛行的“投針乞巧”,也叫“丟巧針”。與針線有關的“乞巧”活動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絲乞巧”、“穿針乞巧”、“投針乞巧”、“蘭夜鬥巧”等。

蜘蛛乞巧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唐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溼,花上乞得蜘蛛絲。”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也寫過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宋代《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喜蛛應巧”或曰“蛛絲乞巧”,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乞巧方式,女人們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稱喜子)放在事先準備妥當的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開盒子,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標準評價蜘蛛一夜所織,來研判得巧豐寡。這個習俗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後來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2張

蜘蛛乞巧

穿針乞巧

周處《風土記》雲:“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也)織女。”唐詩人祖詠《七夕乞巧》詩云:“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迎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一根綵線連續穿過爲巧。《醉翁談錄》:“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

“穿針乞巧”,是較早的出現的乞巧方式之一,即首先製作不同類型的多孔針,有雙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乞巧針,然後由年輕女性在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誰先穿過就是“得巧”。關於乞巧穿針的民俗最早始於漢,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最早記載了穿針乞巧的民俗:“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荊楚歲時記》中也有“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的記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則記載得更爲詳細,不僅記有七夕綵樓,還有祭祀擺設,更包括了穿針乞巧的競賽規則:“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作爲後續發展,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中則有:“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後世的穿針乞巧民俗基本以此爲準繩。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3張

穿針乞巧

丟巧針

《燕京歲時記》:“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或名丟巧針。清代詩人吳曼雲《江鄉節物詩》:“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餘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4張

隨着時代的發展,乞巧的形式有所衍變,姑娘們不僅“穿針乞巧”,還會“投針驗巧”,也稱“丟針卜巧”或“丟巧針”,這不能不說死“穿針比巧”的民俗變體。程序是這樣的:在七夕正午時分,一盆清水置於戶外爆曬,一段時間以後,漂浮而至水面的塵土會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放在水上,有了薄膜的支持,針就會浮在水面,不會下沉。水中會出現不同的針影和波紋,如果出現花朵、雲彩、鳥獸的形狀,就意味着得巧了。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此民俗與明清兩代尤爲盛行。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的記載就是上述驗巧的具體再現:“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所引《宛署雜記》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驗巧過程:“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如《燕京歲時記》:“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斜簪茉莉作幡勝,鬢影過處繞香風。”

直到現在七夕節染指甲仍廣爲流傳,在西南一帶的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用鳳仙花瓣染指甲,今日鄉間依然可見。取鳳仙花瓣和明礬適量放入碗中搗碎成糊狀。取少量已經制作好的糊狀物覆蓋在指甲蓋上,並用使用透氣度適量的樹葉,如構皮樹葉包裹手指,用棉線紮好。翌日拆開,指甲就是紅的。選擇透氣度適量的樹葉,如構皮樹葉,而不選用布條或者塑料袋包裹手指,主要是因爲布條透氣太強,糊狀物會迅速乾結。而用塑料布抱住手指,缺少透氣,會令手指不適。

《東京夢華錄》載:“摩侯羅惟蘇州者極巧,木瀆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蘇州虎丘有玩具市場,被稱爲“虎丘耍貨”,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畫鮮妍,製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稱爲“湖上土儀”,有泥孩兒、鶯歌、花湖船等。《夢粱錄》載:“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叫摩睺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襴座,用碧紗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宋許棐“泥孩兒》詩云:“牧瀆一塊泥,裝塑恣華侈。雙罩紅紗廚,嬌立花瓶底。少婦初嘗酸,一玩一心喜。潛乞大士靈,生子願如爾。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5張

染紅指甲

摩侯羅亦作"摩睺羅"﹑"摩訶羅"。唐﹑宋﹑元習俗﹐用土﹑木﹑蠟等製成的嬰孩形玩具。多於七夕時用﹐爲送子之祥物。語本梵語摩睺羅伽(Mahoraga)。可惜,因爲多種原因,就連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中解釋“摩侯羅”時候,也語焉不詳。20世紀30年代傅芸子先生在《宋元時代的“磨喝樂”之一考察》中有這樣的記載:“它源出於佛典。自印度傳來,經過一番中土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爲美妙可愛的兒童。爲“七夕節”祭物之一。”不免片面。實際上,此物始於唐代,稱爲“化生”。鮮卑人叫它Mahoraga,可以譯作:車軲轆娃。“摩侯羅”早期是穿有服飾的泥、木、蠟偶,供養祈求生男孩。後演繹爲送婚親家之禮物,因兒童喜愛,做了非莊重的玩偶。唐宋時名字還有:摩喝樂、磨合羅、摩訶羅等多種。宋元百姓漢語俗稱爲“泥孩兒。”在摩侯羅的塑造上,以(宋)蘇州製作最爲精巧。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6張

供摩侯羅

清代臺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爲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清鄭大樞《臺灣竹枝詞·七夕》詩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錢琦《臺灣竹枝詞·拜文昌》詩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裏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鬥,天上人間各自忙。”當地人稱織女爲『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民間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間謂“魁星主文事”。閩臺兩地,特別是讀書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爲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爲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一帶,“七夕”這晚,天井裏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爲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

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爲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現在各地的魁星樓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爲現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家長個個望子成龍,學子無不企盼金榜題名,於是都來拜魁星,每個魁星樓都有當地歷年高考文、理狀元榜。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7張

拜魁星

《爾雅翼》卷二:“荊楚之俗,七月,曝經書及衣裳,以爲卷軸久則有白魚。”魏晉時代在七月七日曬書,後改爲六月六日三伏時曬書。《燕京歲時記》:“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蠹。”清潘弈雋有《六月六日曬書詩》。

晴空朗朗的盛夏,陽光熾熱,心情是何等的明快。到了農曆的六月初六,讀書人首先想到的是曝曬書籍字畫,去黴殺蟲,使之不腐不爛,以便傳之久遠。

古代人怎麼過七夕節?古代男女怎麼過七夕的 第8張

曬書翻經

伏天曬書,魏晉時早已興之,不過是農曆的七月初七,“郝隆七月七日出谷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世說新語·排調》)以後,才逐漸演變爲六月初六曬書。無論是“六”還是“七”,曬書這種習俗都已經少見了。

習俗漸行漸遠,關於曬書翻經的小故事卻流傳至今: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鑑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爲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裏。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鬱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着,人家問他爲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爲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