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夕節由來已久,是從我國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也被叫做“中國情人節”。我們都知道這個節日是紀念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就在這一天他們會在鵲橋相會,在這一個代表着堅貞不渝的愛情的節日裏,古代的人們是怎麼過“七夕”的呢?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傳下來的。很多史料記載表明,在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人們會將瓜果吃食全部擺到院子裏和家人一起賞月,還會將準備好的五彩線和九尾針拿出來,家裏的女眷會對着月亮穿過去,祈求自己會像織女小姐姐那樣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被叫做“乞巧節”。

蛛網應巧

大家看到蛛網別害怕哈,這個蜘蛛網怎麼會出來捏?這個習俗是南北朝有的,這會兒的人們發明了新的習俗。他們會在七夕的那天捉蜘蛛,然後把它們放到盒子裏,等第二天再打開看,有網就是討到巧了,沒網就是沒討到。到了唐代換了一種判斷方式,如果盒子裏面的蜘蛛網非常密的話,說明昨天討的巧多;如果蜘蛛網稀疏的話,說明討的巧少。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第2張

投針驗巧

這種過法是明清時候人們最喜歡的。現在的人們不興晚上玩了,在中午的時候,婦女會把一碗水放在日頭下面,然後將手中的針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有的水紋倒影像細絲一樣能描繪花紋,有的像花,有的像小鳥,還有的像風景畫,這種的就是好兆頭;有的波紋特別粗,這種的就是沒討到巧的。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第3張

種生求子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七夕這一天求子。古人會在七夕節的前幾天找個小木板,然後把黍米、綠豆、小麥這些作物的種子灑在木板上,然後天天灑水培養,等它們生出來嫩芽以後就把它們用繩子綁起來擺在外面,這種的叫“殼板”。還有的將這些嫩芽灑在水面上,也是看波紋判斷有沒有討到巧。除了這些習俗,還有習俗就是把蠟制的娃娃玩偶扔在水裏,可以祈求生孩子。這個有點小恐怖,小編看到會嚇死的。

七夕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古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 第4張

除了向織女乞巧,人們還記掛着那頭幫助了牛郎的老牛,在七夕這天,孩子們會把採來的野花做成花環套到牛角上來紀念老牛的犧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