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生在七夕死在七夕,千古詞帝李煜年僅41歲

生在七夕死在七夕,千古詞帝李煜年僅41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是千古詞帝,生於南吳睿帝天祚三年七月初七(937.8.15);24歲繼位稱帝,但他沉迷書畫詞賦、爲人風流放縱,在位14年失國退位;被俘後封爲違命侯,因一首"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虞美人》令宋太宗大怒,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初七(978.8.13),在他生日這天將他毒死,他是南唐後主李煜,年僅41歲。

唐末以來,歷史上出現了衆多的詞人,有以白居易、辛棄疾、岳飛、陸游爲代表的愛國詞人,以柳永、蘇軾、秦觀、李清照等爲代表的抒懷派詞人,這些人都寫出了很多膾灸人口的名篇。但是今天我要講的是南唐亡國君主李煜的悲情亡國之恨。

李後主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古代君王詞人,在評論界常有人把他的詩詞與毛澤東的詩詞作比較,儘管兩位都是帝王。一個是開國之君,一個是亡國之主,毛君的詩詞有着宏曠的胸懷,但我認爲以李後主的創作技巧婉約筆法是毛詩所難以比擬的。

現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煜其人:

李煜(937~978) 五代詞人。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繼位,史稱後主。38歲時,宋師長驅渡江,迫圍金陵,次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被宋太宗賜服毒藥而死。

李煜的詞,可以分爲前後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 他降宋時作爲界線。

前期的詞已表現出他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喜遷鶯》"曉月墜"、"宿雲微"、《一斛珠》"晚妝初過"、《菩薩蠻》"花明月暗飛輕霧"等;也有寫離別相思的作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等,寫景抒情,融成一片。

生在七夕死在七夕,千古詞帝李煜年僅41歲

到了後期,李煜由小皇帝變爲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國的深痛,往事的追憶,使他詞的成就大大超過了前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反映了他身世與詞風的轉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無言獨上西樓"等是他後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裏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了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作爲降王,宋帝在生活上並沒有難爲他。但是他們卻剝奪了他的人身自由,並且百般凌辱他的人格和尊嚴,羞愧,惱怒,痛恨,後悔,種種情感奔騰洶涌,此時他寫出的最有代表意義的詞是《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表達了對故國、家園和往日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反映出詞人從一國之君淪爲階下之囚的淒涼心境。

上闋兩句採用了倒敘的手法。夢裏暫時忘卻了俘虜的身份,貪戀着片刻的歡愉。但美夢易醒,簾外潺潺春雨、陣陣春寒驚醒了美夢,使詞人重又回到了真實人生的淒涼景況中來。夢裏夢外的巨大反差其實也是今昔兩種生活的對比,是作爲一國之君和階下之囚的對比。寫夢中之“歡”,誰知夢中越歡,夢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易見。

“簾外雨潺潺”,這雨是詞人心間下起的淚雨;“春意闌珊”,春光無限好,可是已經衰殘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難返;“羅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淒涼孤冷的內心世界。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莫憑欄”是說不要憑欄,因爲憑欄而望故國江山,會引起無限傷感,令人無以面對;

“莫憑欄”意謂暮色蒼茫中憑欄遠眺,想起江山易主,無限往事。

“別時容易”,可見“容易”是爲了突出一別之後再見之難;“見時難”似也包含着好景難再,韶華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就象水自長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結,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階下囚的遭遇就象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天上人間”暗指今昔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天上人間”是個偏正短語,語出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意謂天上的人間,用在這裏暗指自己來日無多,“天上人間”便是最後的歸宿。

這首詞表達慘痛欲絕的國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謂“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千古哀音”。詞的格調悲壯,意境深遠,突破了花間詞派的風格。

後主被擄之後,以一個喪國的君主而言,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時時刻刻如影隨形,這期間他寫下了許多篇短幅的小令,每一首都如泣如訴地述說着他心中的孤獨、苦悶、哀愁和悔恨,其中一首《相見歡》是他小令中最爲悽婉的作品。《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寫道“此詞最悽婉,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相見歡: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又名《秋夜月》、《上西樓》、《烏夜啼》等,雙調三十六字,上闕平韻,下闕兩仄韻。

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鬱。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爲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後接以九言長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鬱的感情。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此句運用了白描,短短六個字就使得李後主愁恨滿懷,踽踽獨行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登上西樓,舉頭望去,只見新月如鉤,鉤起一串舊恨新愁;低頭看桐蔭深鎖,鎖住了滿院清秋。淒涼的景物中,蘊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此所謂“無聲勝有聲”,此種無言之哀,勝於痛哭流涕。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的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也寫出了他所處的淒涼環境。

梧桐,在古典詩詞中,從來就是個表現愁情的物象。“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等等,表現的都是愁悶的境界。

李煜善於以貼切的比喻來表達抽象的情感,將心中的意念轉化爲具體的形象,把抽象的事物表現得生動傳神。這首詞中,以絲縷喻愁思,“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將千絲萬縷、紛繁難解的離愁以及那說不清、道不明、揮不去的滋味形象地表現出來了。這樣貼切的比喻,將作者複雜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了,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造就了膾炙人口的詞句。

末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別是”,就是不同於一般。以滋味喻愁,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雲,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於一旦,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於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只能讓它始終圍繞在心上久驅不散。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統觀全文,說的全是白話,自然率真,和血和淚,藝術造詣,居上上乘。詞以情勝,造就了不朽之詞作。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世間最美好的景物,然而李後主卻發出“何時了”的感慨,因爲春花秋月會引起他那風流旖旎的過往。只是時移世變,如今身爲臣虜,過往因而變得那樣的不堪回首。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爲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着春風,望着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故國不堪回首”的倒裝句。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裏暗含着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裏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爲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着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爲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實際上是一種茫然的無奈。

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詞以明淨、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象徵、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王國維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前面提到這首《虞美人》是李後主的絕命之作,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之夜,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於是這首“泣血之作”就成了李煜的絕命之作。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